B C
D A 12.3.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定理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分别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2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5、如图,在△ABC 中,AB=AC ,
(1)若AD 平分∠BAC ,那么 、
(2)若BD =CD ,那么 、
(3)若AD ⊥BC,那么 、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实验猜想
如图,将一个长方形纸条进行折叠,叠和部分所成的 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2、思考:
ΔABC 中,当添加一个什么条件时,可以成为等腰三角形?
3、提出猜测: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
如图,在△ABC 中,已知∠B=∠C ,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简称为“ ”) 。
几何语言:因为在△ABC 中, (已知)
所以 ( )
即
(三)拓展延伸,运用新知
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
2、如图,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
3、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B是等腰三角
形
(四)小测
1.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30°,且它恰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二倍。
这个三角形
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2.如图,△ABC中,AB=AC,∠A=36°,BD平分∠ABC,DE∥BC,则图形中共有等
腰三角形()
A.2个B.3个C.4个D.5个
(第2题)第3题第4题
3.如图,△ABC中,AB=AC,B=36°,D、E是BC上两点,使∠ADE=∠AED=2∠BAD,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4.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D点,∠ADC=130°,
那么∠CAB的大小是()
A.80°B.50°C.40°D.20°
(五)作业
D
C
A
B
D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