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影视特效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影视特效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影视特效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1. 影视特效行业基本介绍: (5)
1.1 影视特效主要流程 (5)
1.2 影视特效公司的核心技术 (6)
1.3 特效行业特点:人力成本占比最高,公司核心是人才 (7)
2. 影视特效产业的潜在投资机会(宏观行业角度) (8)
2.1 回归分析角度:成熟市场高特效投资显著拉动票房,中国市场尚不成熟,未
来精品影视内容可期 (8)
2.2 市场容量角度:中国电影市场潜在增长空间为加大特效投资提供可能 (10)
2.3 制作方角度:国产影视剧低成本、低特效、高利润模式难以继续 (11)
2.4 观众角度:对精品内容的追逐倒逼影视剧投资改革 (16)
3. 从 Framestore、 Technicolor、 Larson 看特效公司 (18)
3.1 特效公司发展史 (18)
3.2 特效公司财务摘要: Framestore、 Dexter、数字王国 (20)
3.3 中国特效公司布局 (23)
3.4 以史为鉴:从 R&H的破产与 Pixomondo的转型看特效公司商业模式 (25)
4.影视特效行业的投资机会(微观公司角度) (28)
4.1 中国特效公司地处亚洲时区,受益特效制作全球化趋势 (28)
4.2 技术细分化,低端特效环节由低成本人力承担 (29)
5. 中国特效市场规模测算 (31)
5.1 头部电影特效市场规模 (32)
5.2 尾部电影特效市场规模 (32)
5.3 电视剧与动画特效市场规模 (32)
5.4 网络剧特效市场规模 (33)
6. 企业分析 (33)
7. 风险提示 (33)
图目录
图 1:影视特效流程图 (5)
图 2:特效行业发展里程碑 (6)
图 3:特效行业成本结构 (8)
图 4:中、美典型高特效投入电影回归结果/高斜率,高R2(亿美元) (9)
图 5:中国票房收入头部电影特效投入回归结果/低斜率、低R2(亿美元) (9)
图 6:2011-2017E中国电影市场规模 (10)
图 7:2011-2017E美国电影市场规模 (11)
图 8:头部美剧单集制作成本远超中国(万元) (12)
图 9:头部美国电影单集制作成本远超中国(亿美元) (12)
图 10:中国影视剧演员片酬占比偏高 (13)
图 11:中国影视剧特效投入占比偏低 (13)
图 12:2010-2016中国头部电视剧利润率 (14)
图 13:2012-2016中国头部电影利润率 (15)
图 14:A股、美股上市公司影视业务毛利率/EBITDA margin对比 (15)
图 15:2012-2016前十名票房总贡献(亿元) (16)
图 16:2012-2016年过十亿票房电影数量(部) (16)
图 17:Netflix的高速增长——美国付费视频正在成为新趋势(对比传统好莱坞电影) (18)
图 18:Framestore的发展里程碑 (18)
图 19:Technicolor发展里程碑 (19)
图 20:Larson studio发展里程碑 (20)
图 21:Framestore营收/净利润变化(百万英镑) (20)
图 22:Framestore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21)
图 23:韩国Dexter营收/净利润变化(百万元) (21)
图 24:韩国Dexter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22)
图 25:数字王国(VFX业务)营收/净利润(百万港元) (22)
图 26:数字王国(VFX业务)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23)
图 27: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逼真特效 (25)
图 28:1992年成立的R&H特效工作室宣布破产 (26)
图 29:特效公司传统商业模式的缺陷(以R&H破产为例) (26)
图 30:Pixmondo全球云协作 (27)
图 31:特效产业覆盖亚洲时区的原因 (29)
图 32:特效行业中国/欧美人力成本对比(元) (29)
图 33:《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云海西国特效来自美国公司 (30)
图 34:《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骷髅军团特效来自韩国Dexter (30)
图 35:2015年中国特效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32)
表目录
表 1:中、美头部电视剧制作成本 (12)
表 2:2015、2016头部影片票房对比 (17)
表 3:中国特效公司(分支)汇总 (23)
表 4:历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获奖名单及特效公司 (24)
1. 影视特效行业基本介绍:
1.1 影视特效主要流程
影视视觉特效(VFX),主要是指对真人拍摄的镜头进行处理以及通过计算机合成全新的虚拟场景。

按照时间划分,影视视觉特效可分为四大阶段。

特效技术研发:属于筹备阶段,主要包括各类软件技术研发、场景、流体、角色、生物等方面的研发,整体特效拍摄方案的制定、动态预算、分镜故事版绘制和概念设计等。

前期概念设计:主要是特效场景、 CG 物体等完全或者主要依靠电脑特效技术的物体的概念设计,由概念设计师根据导演的想法做出概念设计图和 Previz 预览。

Previz 是在正式拍摄之前将拍摄内容简单制作一遍,用低模、简单动画展示出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大方向,供导演、摄像指导等人拍摄时参考。

它不仅将飘渺的创意具体化,而且确保了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效率。

现场视效拍摄:主要分为物理特效和数字特效。

无论是哪种特效,都要比一般常规的拍摄镜头复杂,虽然目前数字特效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很多镜头非常适合使用物理特效来完成,如特效组运用模型、动物机器人技术、烟火制作技术等其他传统技术拍摄镜头等。

数字特效比较复杂,它解决了很多物料特效和常规拍摄无法实现的场景,数字特效渗入到影视生产的方方面面,从剧本的创作、策划到前期的摄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发挥着它巨大的功力。

特效制作:大致流程如下——I/O 数据制作、模型环节、贴图环节、数字绘景、跟踪匹配、绑定、动画、特效、灯光渲染和合成等。

图 1:影视特效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