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4、青年期,从15岁到成年
特点和任务:“暴风雨和热情的时期”,这个时期爱弥儿应该回
到城市。必须施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
•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培养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
志,而其核心是博爱。
• 道德教育的方法:培养善良的爱人的感情和思想,不能靠说教,
而要通过观察了解社会,了解人类的贫困和苦难。
• 教育的基本任务:身体的保健和养护,使身体健康发展。 • 教育要求:反对捆扎和束缚儿童,认为这样会剥夺儿童的
活动自由,阻碍其血液循环,影响其性格与气质。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2、儿童Fra bibliotek:从2岁到12岁
• 身心特点:孩子在这个时期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 儿童还没有达到理智阶段,还不能形成概念,只 能形成形象。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种不同于 封建社会教育的“新人”,或者说“自然人” (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自食其力的人)
“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 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按照其本性发展的人, 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 康的人。
《爱弥儿》简介
•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 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 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 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 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 教育。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来源和含义
卢梭认为教育有三个来源:
(2)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残害人性的教育所发生 的挑战,开创了新的教育培养目标,其理论至今仍是教育 思想中的宝贵财富。
(4)不足:如对儿童天性过度地强调,忽视社会的影响和 人类使传统文化的影响,过高地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
(五)自然主义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第一次把儿童看作教育 的主体,把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不仅是对 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深刻的批判, 而 且使人类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 使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
(五)自然主义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1)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发展, 奠定了欧美新教育的改革的思想基础。
• 来自自然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 是自然的教育。
• 来自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 • 来自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
经验 。
遵循自然的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儿 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来源和含义
自然教育的含义:归于自然(核心)。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就是遵从自然的法则,顺应 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2011192121 崔蓥滢
卢梭简介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 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
教育代表作:《爱弥儿》 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 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 养自然人的教育理想。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卢梭简介
•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8世纪中期 倡导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根据 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培养反封建的新人。 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引起 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 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 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 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
• 教育方法:“消极教育法”(自然后果法)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3、少年期:从12岁至15岁
身心特点:身体已变得强壮有力,感官也发展良好,并且有 了强烈的好奇心 。 • 教育任务:智育与劳动教育。 • 智育任务:培养学习兴趣和做学问的方法。 • 教学内容:有益的、必需、正确的又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 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 教学方法:以儿童经验为基础,反对经院主义的脱离实际、 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认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观察, 主张广泛地使用实物教学好进行科学实验
(三)“自然教育”的儿童观
• ①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人格。 • ②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
促进儿童主动发展 • ③应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1、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
• 身心特点:身体软弱无能,但柔韧,善于活动,能够接受 锻炼。心理方面,既无感情,又无思考,甚至感觉也极微 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