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石油化工--合成氨,炼油,乙烯
2020/5/4
化工设备的一些高温高压管 道,虽然所承受的应力小于 该工作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 度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 产生缓慢而连续的塑性变形 (蠕变),使管径逐渐增大, 最后导致管道破裂。
燃气涡轮发动机
涡轮盘及叶片
2020/5/4
高温下钢的抗拉强度随载荷 持续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试验表 明,20#钢450℃时短时抗拉强度 为320MPa,当试样承受225MPa 的应力时,持续300小时断裂;如 将应力降低到115MPa,持续1000 0小时也会断裂。在高温短时载荷 作用下,材料的塑性增加,但在 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塑性却显 著降低,缺口敏感性增加,呈现 脆性断裂现象。此外,温度和时 间的联合作用还影响材料的断裂 路径。
空洞、微裂纹的形核,长大
δ0
伸长率δ
温度t=常数 应力σ=常数
d c
b
Ⅱ aⅠ
O

时间τ
图7-1 典型的蠕变曲线
2020/5/4
• 蠕变变形是通过位错滑移、位错攀移等方 式实现的。
• 在常温下,若滑移面上位错运动受阻,产 生塞积现象,滑移便不能进行。
• 在高温蠕变条件下,由于热激活,就有可 能使滑移面上塞积的位错进行攀移,形成 小角度亚晶界(此即高温回复阶段的多边 化),从而导致金属材料的软化,使滑移 继续进行。
2020/5/4
• (3) 晶界的滑动蠕变机理:晶界的滑动是由 晶粒的纯弹性畸变和空位的定向扩散引起的, 后者起主要的作用。金属、陶瓷材料。在常温 下晶界的滑动变形是极不明显的,可以忽略不 计。但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晶界上的原子容易 扩散,受力后易产生滑动,促进了蠕变的进行。 随温度升高,应力降低,晶粒度减小,晶界滑 动对蠕变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总的来说,它在 总蠕变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约10%。
的移动没有方向性,因而宏观上不显
示塑性变形。但当金属两端有拉应力
作用时,在多晶体内会产生不均匀的 图7-4 应力场,如图7-4所示。
承受拉应力的晶界(如A、B晶界)空位浓度增加;承受压应力 的晶界(如C、D晶界)空位浓度减少,因而在晶体内空位将
从受拉晶界向受压晶界迁移,原子则朝相反方向流动,致使
晶体逐渐产生蠕变伸长,称为扩散蠕变。
0
时间的延长,弹性应力逐渐降低的
σso
现象叫应力松弛,材料抵抗应力松 弛的能力叫松弛稳定性。
测定方法:恒定温度下,保持
初始变形量恒定,测定试样的应力
σsh
随时间而下降的曲线。
时间
松弛应力,σs0= σ0- σsh , σsh剩余应力,越高松弛稳定性越
图7-14 应力松弛曲线
高。
2020/5/4
图7-15
时间τ
图7-2 应力和温度对 蠕变曲线的影响
二、蠕变变形及断裂机理
1.蠕变变形 (1) 位错滑移蠕变机理:
在高温下,位错可借助于外界提供的热激活能和空位扩散 来克服某些短程障碍,从而使变形不断地产生。位错热激 活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螺位错的交滑移、刃位错的攀移、 带割阶位错的攀移、带割阶位错的运动等。高温下的热激 活过程主要是刃位错的攀移。
2020/5/4
• 蠕变第一阶段以晶内滑移和晶界滑动方 式产生变形。位错刚开始运动时,障碍 较少,蠕变速度较快。随后位错逐渐塞 积、位错密度逐渐增大,晶格畸变不断 增加,造成形变强化。在高温下,位错 虽可通过攀移形成亚晶而产生回复软化, 但在蠕变初期由于晶格畸变能较小,所 以回复软化过程不太明显
2020/5/4
2020/5/4
(4)冶炼工艺的影响:各种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冶炼工艺 的要求都很高,因为钢中的夹杂物和某些冶金缺陷会 使材料的持久强度极限降低。高温合金对杂质元素和 气体含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一些杂质如硫、磷、铅、 锡、砷等,即使其含量只有十万分之几,当其在晶界 偏聚后,会导致晶界严重弱化,使热强性急剧降低。 例如,某些镍基合金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真空冶炼 后,其铅含量由百万分之五降低到百万分之二以下, 其持久寿命提高了一倍。
• 表示某材料在600℃下工作1 000h的持久强度为 200MPa
• 断裂时间经验公式:
•测定方法:测定一组试样在不同应力下的断裂时间, 对试验数据拟合后,求出常数A’和m后,可以外推 出材料长时间的持久强度。
2020/5/4
图7-12
2020/5/4
图7-13
应力lg
3. 松弛稳定性
材料在恒变形的条件下,随着
2020/5/4
图7-9
• 宏观特征:断口处有塑性变形、有裂纹、 表面有龟裂现象、有高温氧化现象。
• 微观特征: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 • 高应力高应变速率和低温时金属材料产
生解理断裂和晶间断裂,不属于蠕变断 裂,低应力高温时有较大断裂应变,属 于蠕变断裂。
2020/5/4
• 三、 蠕变性能指标
强度
晶界 晶粒
TE 温度
等强温度
TE并不是不变化的,比如 变形速率对TE就有较大影 响,如右图所示。由于晶 界强度对变形速率的敏感 性要比晶粒的大得多,因 此TE随变形速率的增加而 升高。
2020/5/4
强度
晶界 晶粒
低变形速率 高变形速率
TE1 TE2
温度
温度和变形速率对金属断裂路 径的影响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不能只简单地用常温下短时拉伸的应力-应变 曲线来评定,还必须考虑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 这里所指的温度“高”或“低”是相对于该金 属的熔点而言的,故采用“约比温度”来说明。 若实验温度为T,金属的熔点为Tm,当T/Tm>0.5 时为高温,反之为低温。不同的金属材料在同 样的约比温度下其蠕变行为相似,力学性能的 变化规律也相同。
❖ 蠕变第二阶段,晶内变形以位错滑移和攀移方式交 替进行,晶界变形以滑动和迁移方式交替进行。晶 内滑移和晶界滑动使金属强化,但位错攀移和晶界 迁移则使金属软化。由于强化和软化的交替作用, 当达到平衡时,就使蠕变速度保持恒定。
❖ 蠕变发展到第三阶段,由于裂纹迅速扩展,蠕变速 度加快。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便产生蠕变断裂。
晶界上存在第二相质点
图7-8 晶界滑动形成空洞示意图
• (2) 空位聚集模型:
• 这种裂纹成核的过程为:首先由于晶界滑动在晶界的台阶 (如经二相质点或滑移带的交截)处受阻而形成空洞。然后 由于位错运动产生的大量空位,为了减少其表面能而向拉伸 应力作用的晶界上迁移。
• 当晶界上有空洞时,空洞便吸收空位而长大,形成裂纹。
2020/5/4
• 瞬时蠕变+减速蠕变 +恒速蠕变+加速蠕 变
• 应力和温度对蠕变曲 线影响:
• (a)等温曲线(σ4> σ3>σ2>σ1)
• (b)等应力曲线(T4
>T3>T2>T1)
2020/5/4
伸长率δ
伸长率δ
σ4
σ3
σ2 σ1
应力σ4>σ3 >σ2>σ1
时间τ
t4 t3 t2 t1
温度t4>t3 >t2>t1
右图表示试验温度对长时载 荷作用下金属断裂路径的影响。 随着试验温度升高,金属的断裂 由常温下的穿晶断裂过渡到沿晶 断裂,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时晶界 和晶粒的强度都要降低,但晶界 上原子排列不规则,扩散容易通 过晶界进行,因此,晶界强度下 降较快,两者强度相等时的温度 TE称为等强温度。
2020/5/4
• 再绘制蠕变速率与外加应力之间曲线,结果同一温度下, 蠕变速率与外加应力之间存在下列经验公式,
• 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A和n值后,再用内插和外推法,即可 求出规定蠕变速率下的外加应力,即蠕变极限。
2020/5/4
图7-11
• 2.持久强度 • 持久强度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和规定的时间内,
不发生蠕变断裂的最大应力
2020/5/4
• 2. 外部因素 • (1) 应力:高应力下蠕变速率高,
位错运动机理起控制作用;低应力下扩 散蠕变机理起控制作用。
• (2) 温度:温度升高,蠕变速率提 高。蠕变激活能和扩散激活能的相对关 系影响着蠕变机制,两者是温度的减值 函数。
2020/5/4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其他高温力学性能

• 一、 高温短时拉伸性能 • 高温短时拉伸试验主要测定材料在高
2020/5/4
• (2)组织结构
• 均匀分布的强化相有利于提高持久强度,回火温 度应高于使用温度100-150℃,珠光体耐热钢采用 正火+高温回火,奥氏体耐热钢采用固溶处理+时 效处理。
• 由于高温合金在使用中,通常在垂直于应力方向的 横向晶界上产生裂纹,因此采用定向凝固工艺,使 柱状晶沿受力方向生长,减少横向晶界,可以大大 提高持久寿命。比如有一种镍基合金采用定向凝固 工艺后,在760℃、645MPa应力作用下的断裂寿命 可提高4~5倍。
2020/5/4
层错能越低的金属愈易产生扩展位错,使位错难以产生 割阶、交滑移和攀移,从而降低蠕变速率,提高蠕变 性能,面心立方金属高温强度高于体心立方金属 。 由于弥散相能强烈阻碍位错的滑移,是提高高温强度的 更有效的方法。 在合金中添加能增加晶界扩散激活能的元素(如硼、稀 土等)既能阻碍晶界滑动,又增大晶界裂纹形成的表面 能,对提高蠕变极限,特别是持久强度极限非常有效。
2020/5/4
表示材料在500℃,10000h产生1%的蠕变 应变的蠕变极限为100MPa。
具体选用哪种表示法应视蠕变速率和服役时间而定。
若蠕变速率大而服役时间短,可取tέ表示法;若蠕变
速率小而服役时间长,可用tδ/ τ表示法。
2020/5/4
2020/5/4
图7-10
• 测定方法:在同一温度、不同应力下进行蠕变试验,测出 不少于4条的蠕变曲线,求出蠕变曲线第二阶段直线部分的 斜率,即稳态蠕变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