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General Map Compilation © Ying Song Department of Map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14
General Map Compilation © Ying Song Department of Map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11
(3)方法:首先确定类别的选取;其次是同类要素的选取。 方法:首先确定类别的选取;其次是同类要素的选取。 选取指标有两种形式:选取资格、选取定额 选取指标有两种形式:选取资格、 对应的两种方法为:资格法和 对应的两种方法为:资格法和定额法 a 资格法 确定某一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标准。 确定某一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标准。 如:“1厘米长以上的河流全选”; 厘米长以上的河流全选” “乡镇级以上的居民地全选”等。 乡镇级以上的居民地全选” b 定额法 规定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数量。 规定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数量。 如:居民地的选取指标:80-100个/dm2 居民地的选取指标:80-100个 具体实施时,通常将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具体实施时,通常将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9
五、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 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 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概括和关系协调, 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概括和关系协调, 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 制图方法。 制图方法。 制图综合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制图综合的科 制图综合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 学性,在于制图综合具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 学性,在于制图综合具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 制图综合过程的创造性, 制图综合过程的创造性,在于编制任何一幅地图都并非 各种制图资料的堆积,它需要制图人员的智慧、 各种制图资料的堆积,它需要制图人员的智慧、经验和 判断能力,运用有关科学知识进行抽象思维活动。 判断能力,运用有关科学知识进行抽象思维活动。
8
主要的与次要的是相对的, 主要的与次要的是相对的,表示与不表示也不是任 意规定的,而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地图用途、 意规定的,而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地图用途、比例 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它们决定着对制图物体和现象 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 的评价及其在地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精确程度。 的评价及其在地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精确程度。
12
选取: 选取: 居民地: 居民地: 等级? 等级? 数量? 数量? 行政区划界线: 行政区划界线: 等级? 等级? 水系: 水系: 密度?多少? 密度?多少? (道路:?) 道路:?)
13
2、概括: 概括:
(1)概念:对选取了的制图物体进行形状、数量和质 概念:对选取了的制图物体进行形状、 量特征的化简。概括分为形状概括、 量特征的化简。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 量特征的概括。 量特征的概括。 (2)方法: 方法: a 形状概括 通过删除、合并、夸大等手段来实现。 通过删除、合并、夸大等手段来实现。 删除 等手段来实现 (删除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重要特征) 删除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重要特征)
影响制图综合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影响制图综合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地图用途:决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综合程度 地图用途:决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2、地图比例尺:影响综合程度、表示方法 地图比例尺:影响综合程度、 3、地理景观条件:决定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 地理景观条件: 4、图解限制:视觉约束、技术水平等 图解限制:视觉约束、 5、数据质量:原始数据的详细程度和精度 数据质量:
22
选取基本规律(密度曲线图) 选取基本规律(密度曲线图)
原始密度曲线
新图密度曲线
23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 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 各地区之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各地区之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24
四、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图形的基 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 本特征。 本特征。
25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 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
26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类型特征。
27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结构类型、结构密度)。 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结构类型、结构密度)
28
渠网的结构密度对比
5
二、制图综合的基本要求
1:10万地形图 1:10万地形图 编绘 1:25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
基本要求(在地图用途与比例尺一定的条件下) 基本要求(在地图用途与比例尺一定的条件下): (1)较好地反映原图上各要素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较好地反映原图上各要素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2)既详尽可能多地表示内容)又清晰,无阅读障碍。 编图时需要考虑:选择哪些内容?选多少? 编图时需要考虑:选择哪些内容?选多少? 被选内容的图形特征? 被选内容的图形特征?
15
b 数量特征概括: 数量特征概括: 数量特征的概括是指制图物体的密度、长度、 数量特征的概括是指制图物体的密度、长度、面积 等数量特征的概括。它是选取和形状概括的结果之一 等数量特征的概括。 不需要专门操作)。 (不需要专门操作)。 质量特征概括: c 质量特征概括: 通过采用合并 删除的手段减少要素的分类 分级。 合并和 的手段减少要素的分类、 通过采用合并和删除的手段减少要素的分类、分级。
20
三、制图物体选取的基本规律
1、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选取标准越低,但被舍弃目标的绝对 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选取标准越低, 数量越大。 数量越大。
21
2、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保留大的,重 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保留大的, 要的目标,舍去较小的、次要的目标。 要的目标,舍去较小的、次要的目标。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向低 密度区逐渐减少,即选取后的密度曲线与原始的密度曲线 密度区逐渐减少, 之间呈漏斗形状。 之间呈漏斗形状。
方法? 方法?
6
三、制图综合的任务
用制图综合方法解决缩小、 用制图综合方法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模型 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就是实现资料地图 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内容到新编地图内容之间的转换,在编绘过程中就 内容到新编地图内容之间的转换, 是要实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 是要实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和 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和 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3、移位: 移位:
是编图时处理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要保证 是编图时处理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 地图内容各要素总体结构特征的适应性,即与实地的相似性。 地图内容各要素总体结构特征的适应性,即与实地的相似性。 移位原则 重要性/ 重要性/定位优先级
处理方法:舍弃(一方) 处理方法:舍弃(一方) 移位(单方移位或双方移位) 移位(单方移位或双方移位) 压盖(点压面、线压面) 压盖(点压面、线压面)
18
地图用途的影响:地图用途决定了地图内 地图用途的影响:
容的主题。不同用途的 地图,对主题内容的要 求不同。
行政区划图
普通地理图 地势图
19
第四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一、图形最小尺寸问题
受地图用途、视觉极限、图形背景等因素的限制, 受地图用途、视觉极限、图形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制图综 合中应灵活处理图形最小尺寸问题。 合中应灵活处理图形最小尺寸问题。
第四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制图综合的方法 第三节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第四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1
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一、制图综合的产生 制图综合,有着它的特殊含义和内容,它的产 制图综合,有着它的特殊含义和内容, 实质和作用是由地图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生、实质和作用是由地图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将地表景观表现为地图,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矛盾: 将地表景观表现为地图,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矛盾: 1、地球曲面与地图平面的矛盾 2、缩小、简化了的地图模型与 缩小、 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投影 制图综合
7
四、制图综合的基本原则
制图综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制图综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表示主要的、舍去次要的。 表示主要的、舍去次要的。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制图物体的主要与次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 要是由其本身的质与量以及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 要是由其本身的质与量以及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 制图综合的工作, 制图综合的工作,就是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认识制图物体和现象的规律性, 认识论,认识制图物体和现象的规律性,将它们区分为 主要的和次要的。 主要的和次要的。
2
3
1:25万
1:50万
4
1:1万
1:2.5万
General Map Compilation © Ying Song Department of Map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二、地图载负量问题
地图载负量 地图的容量(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地图的容量(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地图载负量的几种形式: 地图载负量的几种形式: 面积载负量 数值载负量 单位面积里符号和注记的面积。 单位面积里符号和注记的面积。 单位面积里要素的个数。 单位面积里要素的个数。 如:居民地个数/dm2 居民地个数/dm 问题。 制图综合需要考虑极限载负量 适宜载负量问题 制图综合需要考虑极限载负量和适宜载负量问题。 极限载负量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