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轼《浣溪沙》ppt[1]3
苏轼《浣溪沙》ppt[1]3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间的沙路通过雨水的冲刷洁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晚上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鸣叫着。
(上阕)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既然门前的流水能向西流,人为什么 不能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能等到年老时才感叹时光的流逝。
(下阕)
•
快乐探究 一、《浣溪沙》上阕写景,描绘了 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苏轼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 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 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与《前后赤壁赋》等。
作词背景
苏轼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被关在狱中,幸
得众人相救,最终被贬黄州作团练副使。幸 而苏轼生性旷达,并不因此而绝望颓丧,他 得到黄州郡守的许多关照,也得到老朋友马 正卿的相助,最后在城东沙湖营防废地买来 数十亩荒田,开荒种地,自食其力。 在这 期间,结识好友庞安,这首诗就是在与庞安 游玩清泉寺时有感而发的。
快乐检测 学习目标
•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 1、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主 • 背诵这首词 旨
2、背诵这首词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 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 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 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 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 进,激动人心。
这首诗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 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指引 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 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 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 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 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 你们说对吗?”
苏 轼
浣 溪 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 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 眉州人,祖籍栾城。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 年—1112年)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
二、下阕转入抒怀,抒发了 怎样的情怀?
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 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 ,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本诗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 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 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 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 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 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 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 值得回味。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
•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 流。
• 蕲(qi)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
• 蕲水有个清泉寺,寺边有一条兰溪,溪水 向西流。
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翻译本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刚刚抽出嫩芽的兰草浸泡在溪水中。
1、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 兰草。 2、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 3、黄昏时流涕细雨中布谷鸟在啼叫
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 上阕(que)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 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 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 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 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 彩。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 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 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 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 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 乐观向上的精神。
同学们注意,此乃苏 轼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 内容及主旨 2、试着背诵这首词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 兰溪,溪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