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 上述目标只是田径运动教学中最基本的目标,不同的课程
性质,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其教学目标会有 所不同。如田径普修课程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热爱田 径运动,初步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 能,并初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而田径专修课程的教 学目标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对田径运动 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训练能力和研究能力;又如 田径运动的拓展课程:野外生存、田径健身运动、定向越野 等课程,其目标更加注重健身性和社会适应性,更加关注学 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再如不同的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目标重点是 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教学目标是重点 培养学生的训练能力,社会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目标重点是 掌握田径运动的健身方法和组织各种健身活动。因此,在学 习田径运动课程时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达到本专业培养目 标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 田径运动教学系统
• 田径运动教学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教
师、学生、教材、媒体、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某种 教学功能的综合体。它主要由教与学两个要素组成,教与 学两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形成了教学活动,教与学虽 是教学系统的两个基本要素,但教与学分别又可以作为两 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由不同教学要素所构成。“教” 这一子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教学媒体等要素;而“学”这一子 系统包括学习者的素质与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要 素。教学系统的具体形式见图2-1。教学系统的特点是它 的整体性,即其各个部分是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各个环 节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否则这个系统就不能有效地运转。
一、“教”的系统

布卢姆分类系统 认知:
1、知识 2、智慧技能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情感: 接受 反应 形成价值观念 组成价值体系 形成价值情绪
表2-1 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表
加涅的分类系统
楣田壑一的分类系统
(一)认知:
1、言语信息
认知领域目标
2、智慧技能
基础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辨别
(达成目标) 运动领域目标
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
认知领域目标
(二)态度:
提高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情感因素
(向上目标) 运动领域目标
认知因素
行为因素
(三)动作技能
一、“教”的系统
心因动作: 知觉 动向 有指导的反应 机械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适应
体验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运动领域目标
目前对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分类还没有达成共识。美国体育学者 安娜里诺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创立了“体育教学目 标操作分类学”,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四类:身体领域(机体 发育);运动领域(神经肌肉发育);认知领域(智能发育); 情感领域(社会、个体的情感的发展)。日本著名体育学者高 桥健夫认为体育的具体目标即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一种根据 课程原理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全方位目标体系,它包含了认识目 标、技能目标、社会性的行动目标和情意目标四个方面,
一、“教”的系统
单元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目的
体育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图2-2 体育教学目标系统
一、“教”的系统
• 2.教学目标的分类 • 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代表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加涅和日本的楣田壑一。从表2-1可以看出布卢姆、加涅 在大的领域上分类完全相同,均为认知、态度和动作技能, 所不同的只是用词的差异。布卢姆所用的标准是测量学的, 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目标的测量,但其并未阐明知识和智慧 技能是怎样习得的,所以用它来导教、导学是有困难的。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提出及形成年代较晚,吸取了现代认 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他划分了五种学习结果(类型):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阐明 了每类学习结果得以出现的过程和条件以及检测的行为指 标。这样的分类目标不仅可测量和评价,而且可以导教和 导学。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楣田壑一提出了具有东方色彩的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提出“三分类”到达目标理论。三 类目标中都包含认知、情感和运动领域的一系列目标,并 有具体达成度的要求。
田径运动教学目标是: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田径教学、训练、 研究、健身、组织竞赛等项工作的基本能力,形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
• 具体要求是: • 1.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田径运动;
• 2.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
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组织控制作用。教 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方法、选择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评价教学效果 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一)制定教学目标 • 1.教学目标的涵义
一、“教”的系统
•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
结果和标准,是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在方 向上对教与学起着导向作用;它是对学生 学习结果的描述,具有指导教学策略选择 的功能(导教)、指导学生学习的功能 (导学)和指导测量与评价的功能(导 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体育教学目标系统见图2-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就是改进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使
整个系统功能上达到最优化。有机地组合、运用这些要素,形 成可操作性的一系列方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图2-1 教与学的系统 (引自皮连生《教学设计》,2000年,P12)
第二节 田径运动教学系统
• 一、“教”的系统
• 在“教”的子系统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控制因
田径运动 教学理论与方法
目录
•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目标 • 第二节 田径运动教学系统 • 第三节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目标及内容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目标
•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
明确规定田径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并拓展了田径教学内容,除了田径竞技项目以外, 将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户外运动等内容列 为“田径类”教学内容。随着田径运动外延的扩 展,对田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田径课程,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也将是多方面的。 现将田径运动的教学目标介绍如下:
本技能,能够运用田径运动的知识、技能指导学 生学习技术和健身强体;
• 3.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及创新精神。使学生达到
“五会”,即会做、会讲、会学、会教、会评价; 具备指导学生利用田径项目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 具备组织基层田径运动会的能力;
• 4.田径专修学生应具备基层田径运动训练的能力和基本的研
究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