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原理

σ’=σ-u u=γwH2 u=γwH2
H1 satH 2
毛细水上升时土中有效应力计算
总应力 - 孔隙水压力 = 有效应力

毛细饱和区
H
whc
-
H whc
sat
ht
hc
hw
H sath t
+
wh w
H sath t w h w
有效应力σ’
Aw 1 A
( As ≤0.03)
PS
'u
' u
地下水位变化对有效应力的影响
(1) 静水条件 地下水位

σ’=σ-u =γwH1+γsatH2
-γw(H1+ H2)
H1
=(γsat-γw)H2 = γ ’H 2
sat
H2
σ’与地面以上 水位H1无关,与 地下水位H2有关。
H w h
渗透压力:
w h
基底压力 与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
概述
上部结构 建筑物 设计 基础 地基
基础结构的外荷载
上部结构的自 重及各种荷载 都是通过基础 传到地基中的
基底反力
基底压力 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 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 也称基底接触压力。
地基沉降变形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分布规律
基底压力的影响因素
•大小、方向、分布
荷载条件
基底压力
地基条件
基础条件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土类、密度、土层结构等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基础抗弯刚度EI=0 → M=0;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 变形;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 若不同将会产生弯矩。
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
土体是由固体颗粒和孔隙水及空气组成的三相 集合体。外荷在土体中产生的应力是通过颗粒 间的接触来传递的。由颗粒间的点接触传递的 应力会使土的颗粒 产生变形,引起土 体的变形和强度的 变化,这种对土体 变形和强度有效的 粒间应力就称为有 效应力’。
A
孔隙水压力U
• 如果土体中的孔隙是互相连通而又充满水,则 孔隙中的水服从静水压力分布规律,这种由孔 隙水传递的应力就称为孔隙水压力U。
• 由于孔隙水在土中一点的 各方向产生的压力相等, 它只能压缩土颗粒本身而 不能使土颗粒产生位移, 而土粒本身的压缩量是可 以忽略不计的(当压力值 达到600kpa时,土颗粒体 积压缩5%),所以不能 直接引起土体变形和强度 变化的孔隙水压力又称为 中性压力。
总应力
• 总应力等于该 a-a断面通过土颗 土体单元面积 粒的接触点 以上土、水自 重和所施加的 所有外荷之和 a
• 3、基底压力简化计算依据:圣维南原理
基础形状与荷载条件的组合
荷载条件
竖直中心 N 矩 形 基 础 形 状 B L
竖直偏心
N x y o B N Mxy M yx p ( x, y ) A Ix Iy N B
倾斜偏心 N
L
B
L
pN A
N B
N Nv Nh
N
B
条 形
pN B
土不能承受拉力
p p max B N 2
2N 3KB
压力调整
p max
p max
L K e 2
2N L 3 B ( e) 2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基底 压力 合力 与总 荷载 相等
条形基础竖直偏心荷载 (长度上取一延米计算)
e N N Nh B
N Mx p( x) B I
P Pv Ph
基底附加压力
由于工程建筑活动或其它原因,使基底处 额外增加的压力
p0 p - d
上部荷载F 基底压力 基础自重G 基底附加压力 地基中各点附加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p0 p - d
P 0 P dd
d
h
i 1 i
接近弹性解 马鞍型 抛物线型 倒钟型
基底压力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 分布形式 十分复杂 根据圣维南原理,基底压力的具体分布形式 对地基应力计算的影响仅局限于一定深度范 围;超出此范围以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 布将与基底压力的分布关系不大,而只取决 于荷载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位置。
基础尺寸较小 荷载不是很大
min
N 6e 1 A L
x e
B
e<L/6:小偏心 梯形 e=L/6: 三角形
p max
y
p max
pmin 0
pmin 0
L
N 6e pmax 1 A L min e>L/6:大偏心
B
高耸结构物下可能 出现的基底压力
x e y
出现拉应力区
具体计算结果见教材P71表3.3.1
土中水渗流时有效应力计算
Δh
H γ sat
粘土层
Δh
H γsat
砂层,承压水
砂层,排水 向下渗流
向上渗流
向上渗流
Δh
粘土层 当 向H 上 渗流时,若 0, 则 土 层 处 于 悬 浮 状 , 态
发 生 流 土 和 管 涌 。 条为 件 H - w h 0 A H w h 砂层,承压水 h h u icr sat 即 H H w H sat Hw w ( H h ) u w ( H h ) 式中: icr 称 为 临 界 水 力 坡 降 。 w h H w h 渗透压力 : 只要满足条件 i icr, 就 会 发 生 流 土
倾斜偏心荷载
Nv
p max
min
N 6e 1 B B
分解为竖直向和水平向荷载, 水平荷载引起的基底水平应力 视为均匀分布。
小结
• 1、基底压力:是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 基的压力,也是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 • 2、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特性的因素: • 基础刚度、平面形状、尺寸大小、埋置深度、 上部荷载的分布、地基土特性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反证法: 假设基底压力与荷载 分布相同,则地基变形与柔性 基础情况必然一致;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砂性土地基
— — — —
粘性土地基
γsat
向下渗流
向下渗流:
渗流压密 具体计算结 果见教材 P72表3.3.2
A
Δh H γsat
砂层,排水
H w h
地下水位下降,会在土层中产生朝下的渗流,从而 sat H u 使有效应力增加,导致土层发生压密变形,称为渗 sat H w ( H h ) u ( H h ) 流压密。这是引起地面沉降的又一个原因。 w
n
i
h
i 1
n
i
1、地下水位下的密度取有效密度; 2、基础埋深d,从设计地面或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 算起,对于新填土场地则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3、对多层地基,取加权指标计算。
L
p max
min
N M yx A Iy
当e y e, e x 0 p max
min
N A
6e 1 L
N N e B ( ) A LB B 2 2 ( ) 3 2 N 6e 1 A B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L
p max
u:孔隙水 压力
A
a
土单元的断面积 A: As: 颗粒接触点的面积 孔隙水的断面积 Aw:
A AS A w
有效应力计算
a-a断面通过土颗 粒的接触点
A
A AS A w
A Psv uAw
u:孔隙水 压力 a
a
Psv A w u A A
PS
PSV
简化计算方法: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
矩形面积中心荷载
F G p N A A
+0.00
G
d
室内设计地面 G
d
F
+0.00
F
室外设计地面
b
b
p (a) (b)
p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B
当e y 0, e x e
N Mxy M yx p ( x, y ) A Ix Iy
x e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