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教
学
新
理
念
邹城市兖矿一中地理组
狄东富
2015-11-2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改革春风吹遍了齐鲁大地,文明礼仪的教育圣地---孔孟之乡正乘势奋进,不断践行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在这大好的教育形势下积极探寻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
下面就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和各位同行共勉,望批评指正!
一、现实中的传统课堂分析: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的高中课堂教学大多数还是传统课堂----老师的一言堂、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被上课。
尤其是数理化学科,通常是一节课老师不断的讲、不停的板书,学生一直在听,偶尔老师提问便立刻机械的回答“是”、“会”、“明白”,但是一做题基本不会。
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做得太多,讲得太多,占去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机会和时间,往往是强化了老师的主导地位而同时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至于学生因为没有机会参与本该属于自己的课堂而倍感无聊,进而对课堂失去兴趣,开始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学习。
因而我们的传统课堂变得效率很低,脆弱得不堪一击。
于是老师开始重点关注班里比较专心、自制力较强的少部分学生,几乎每堂课甚至几乎每个老师都围绕这极个别的学生设置,而其他的学生则是被学习,因而传统的课堂对于全体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1、老师对全体学生的不信任:
我们的老师总认为学生就是学生,就应该专注于听从老师的讲解,总认为学生什么都需要老师讲解,放不开手甚至不敢放手,其实就是怀疑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不信任学生自己能处理学习的事。
因而导致恶性循环,学生不能参与课堂,于是就不关心课堂(特别是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一走神被老师批评便开始厌恶课堂,甚至于抵触课堂。
2、班主任对全体学生的不公平对待:
很多班主任按成绩排座次,直接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位置靠前;成绩差的学生在一起,位置靠后。
班内两极分化严重,后面学生自暴自弃乱成一片,几乎天天开会,学习风气很差。
还有的班主任按性别排座次,前三排是女生,后四排是男生,班级情况也不理想。
基于以上情况我本人常常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难管理?是学生的问题严重?还是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问题?于是我就开始不断反思我的地理教学课堂,想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动员他们抓好小组合作,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于是便开始了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探讨,以下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二、从传统课堂向自主课堂转变: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是向实施了几十年的权威的传统教育发出挑战,因而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其中最直接、最强烈的就是学生,对我表示质疑甚至坚决反对,因为在这之前学生们没有接触过这种思想和课堂,所以很不配合。
但是在我
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终于被我说服了,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高效课堂”也开始扬帆起航了。
1、指导思想的转变:
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秉承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把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进行有机的结合,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
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动口说转变为主动的动脑想、动手写、用心思考。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原先我们认为的课上学生活动就是多提问,多爬黑板,还有象征性的分组讨论,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学生盲目合作探究。
现在不行了,学生活动要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上讲解、还有课下复习,有始有终。
通过学生活动把解决不了的难点、疑惑点精心筛选出来,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自己主动问同学和老师加以解决,最后由老师出面重点解决,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而不是全部由老师去做这些工作,真正把课堂归属于学生。
3、老师角色的转变:
原先我们的老师是讲演家、表演者、课堂的主宰者,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附属的地位;但是今后要改变,变成策划者、导演家、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
老师要尽量少讲、精讲,重点是解决疑惑。
4、学生思想的嬗变:
原先学生只有听老师讲课的权利,没有组织上课甚至讲课的权利,只是被动的学习;现在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集思广益,互相取长补短,团结奋进,共同学习,健康成长。
三、自主课堂的实施前提:
1、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从学生一入学开始便进行思想动员,教育他们自己已经是高中学生了,不能再像初中时严重依赖老师而学习了,必须学会自学,学会团结互助,小组合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由刻意的引导转变成潜意识的主动参与。
2、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一进入高中肯定不适应全新的自主课堂,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没有参与过,因而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么不会组织讲课,要么不敢组织讲课,明显的表现为自信不足,能力欠缺。
所以老师尽量多让学生上台讲演、发言,以便提高互相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3、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是做好了基础的准备工作,能不能得以施展还要看老师是否给机会,因此要求我们的老师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能有施展的平台。
我们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好班会,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班会的轮流召开,有问题上讲台大胆的讲出来,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
4、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动力:
如果学生能得到所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那么就会充满
无限的前进动力,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动脑思考如何变监督学生学习而施加的压力为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让我们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激情的学习。
四、自主课堂的实施细节:
1、按照座次表进行相邻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划分:
有关学习小组的划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与摸索我认为每座次相邻的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最科学、最合理,最好能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成员的学习程度为一名好的、一名差的和两名中等的。
2、从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
从学习小组中选出每一组成绩最好的当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分工以及小组的学习情况的总结与反思。
3、先让每个组的组长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带动全组成员:
在自主学习课堂上组长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承担监督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和帮助小组成员学习的责任。
4、适时适量的安排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时机要恰到好处,一定不能过早,否则学生就会只围绕有限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其他大多数知识则荒废了;一定在即将上课时或一上课突然进行小组分工,同时注意学习分工的知识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同时注意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开梯度,层层递进。
5、让课代表组织上课,把疑难问题筛选出来重点解决:
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得我们辛苦勤奋的老师把课代表的作用压抑
的非常狭小,仅仅局限于收发作业、布置作业、把习题答案抄到黑板上等而已。
而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课代表的潜力,适当的让课代表顶替老师多参与组织上课、习题讲解、试卷讲评等活动,同时做好课堂记录,把全班同学合作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筛选出来汇报给老师,最后由老师讲解。
实践证明,学生带着疑问积极主动的听老师有限的讲解注意力非常集中,是有准备、目的明确的专心听课,课堂施教效果很好,效率很高。
五、自主课堂的注意事项:
1、小组学习任务分工切忌笼统,一定具体到人,落实到位,以防备学生偷懒;可以先进行面上的分工,让其全面准备,临上课时再进行点上的分工,让其重点准备,以便于课上提高教学效率。
2、当学生在讲台上实在讲不下去或不敢讲时,切忌不要将其赶下随便换人,要细致、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渡过难关,维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挑战自我、勇于进取的积极性。
否则,学生会承受不住打击,不再配合自主课堂教学了。
3、每个学习小组在组织完讲解内容以后,老师应适时的动员其他学生鼓掌加油、致谢,老师也及时褒奖点评,鼓舞士气,调动学生参与自主课堂的积极性。
4、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视形势而及时调整,初用时一般是老师根据学习程度按好、中、差进行四人一组(最好男女搭档)的有机搭配,用得时间长了以后可以适当放开让学生本着学科互补的原则自主挑选同位和四人制的学习小组,尽量让他们愉快的合作,尽兴的合作探
讨,高效的抓好学习。
总之,新时代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老师敢于相信学生,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学生才会听从老师甚至配合老师,师生才能密切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课堂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实施,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