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①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国际推广研究”(06JZD0028)成果及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课题07“美国汉语‘扩张’及其影响”的研究成果。
②此数据由国家汉办提供,文中其他未单独注明出处的信息均来源国家汉办,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陈倩(1978-),女,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海外华文教育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国家汉办资料:目前全球超过3,000万人学习汉语,每年有90,000名外国学生到中国“取经”。
其中欧美学汉语的人数每年增加4成。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中,目前开设了汉语课的已超过800多所。
[1]2004年至2008年之间,全美主流大、中、小学学汉语的人数增加1倍多,从5万人增加到超过10万人。
据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预测,到2015年,全美学汉语的高中学生可能达到75万人。
截至2008年底,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30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中,有近60所建在美国。
②与此同时,2006年,美国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4,700多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学生赴亚洲留学的最大目的国,并成为全球第九大留学目的国。
[2]2008年全美中文大会发布了《中文2008:不断扩展的领域》,与会者包括高校、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中文教育在美国的前景表示乐观。
可见,随着中美关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也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活跃的国家。
美国汉语热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对于“关键”外语学习的重视以及国外教育政策、模式与合作等方面的特征。
学校体系内的华文教育美国学校教育系统对于华文教育越来越重视,汉语已成为美国多元文化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大学生经常修习的12大语种中,汉语是近年来选修人数增长最快的一个语种,目前排在第7位。
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名牌高校,汉语甚至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3]据美国“亚洲协会”《扩大美国的中文教学》报告称:截至2003年,美国已有16,000名学生注册学习中文,“全美中文学校美国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启示陈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美国的教育一直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中美关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汉语在美国也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语言”。
文章通过考察美国学校体系、政府机构、各民间组织对汉语学习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华文教育在美国的现状及其对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与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并以此为个案管窥美国教育在政策制定、教学改革和教育合作等方面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华文教育;教育政策;全球化;关键语言中图分类号:G74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10)03-0084-05●海外华文教育—84—联合总会(NCACLS)”(港台移民创立,教繁体中文)和“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大陆移民创立,教简体中文)两个传统中文学校共有15万名学生。
[4]据统计,截至2006年,在美国学习汉语的7~12年级中、小学生已达5万人,2,400多所中学申请开设汉语基础课程。
[5]作为汉语推广的重要载体,到2008年底,美国的“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已有57所。
同期,全美开设了汉语课程的大学已有800多所,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1,000多所,学习汉语的学生总数已超过10万。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2003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在美国高校入学的“学业成绩考试”(AP)中设立了汉语项目,并于2007年举行考试,成绩成为美国重点高校招生时的重要参考。
这一项目和考试的设立标志汉语已正式进入了美国国民教育体系,华文教学也从边缘走向主流。
[6]随着“汉语热”急剧升温,中文老师成为紧俏职业。
美国大学理事会和中国国家汉办联合筹建的“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预计至2009年从中国引进250名中文教师,但这远远不够。
“亚洲协会”在《美国汉语需求不断扩大》的报告中称,到2015年,至少5%的美国中学生将学习汉语,到时需要5,000~7,000名汉语老师。
[7]出于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美国家庭对会说中文的幼儿教师和保姆需求也越来越大,自2000年以来,中文保姆在美需求量增长了9倍。
师资的巨大缺口也反映出汉语的传播现状与发展态势。
参加中文考试在美国也越来越成为时髦。
截至2008年,美国已设立了16个中文考试点,基本上覆盖了美国各大区,考试项目也包括HSK、BCT 和YCT多种。
中文教材种类大量增加,内容也在不断改良之中。
在2008年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CT-FL)的年会上,展出了10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汉语教材(包括有声教材和光盘),如《汉语900句》、《快乐汉语》、《汉语图解字典》、《长城汉语》、《汉语800字》等。
对于美国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大而教材、教师、教学法等方面相对不足的问题,美国许多学校正着力解决。
比如,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不仅开设汉语基础课程,还十分重视中文教师培训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
2006年夏季,该校孔子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师资短期培训班。
课程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名著、中国文化要略、中国当代社会考察等;2007年3月,又召开了首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国际研讨会,研讨了美国中文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夏威夷大学则依托于美国教育部在该校设立的“国家东亚研究资源中心”、“国家外语资源中心”等机构,积极进行华文教育,该校孔子学院于2007年暑假主办了“沉浸式体育汉语夏令营”,用“任务教学法”培训汉语零起点学生,初次开展“朋友项目”,在剑桥拉丁高中举行的灯笼制作、折纸、书法等活动,让近百名学生和家长在愉快的气氛中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该项目已在全美推广。
民间组织与华文教育美国各种民间组织(包括学术机构)对华文教育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汉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在诸多民间机构中,创办于1926年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较为典型,它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
2006年暑期,该社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全球第一个孔子学院研究生班,旨在缓解美国中文教师紧缺的状况;同年,“华美协进社”还在纽约组织召开了来自IBM等20家大型跨国企业共175名管理人员参加的高层会议,旨在推进汉语与中国文化在纽约的传播;2007年1月,由该社牵头举办了首届全美孔子学院年度大会和题为“书在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再创”的展览。
[8]再如有多家分支机构的美国“亚洲协会”,于2005年召开“如何在2015年前达到5%的美国高中生学习中文的目标”的会议,提倡扩大汉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K-16(幼儿园至大学)的中文学习机会,会后发布“扩大美国的中文教学”的报告,从中可看出它对汉语教育的高度重视。
[9]2008年10月,亚洲协会与中方续签中文推广项目合作备忘录,计划开展以下项目:制作相关DVD,帮助美国人了解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好汉语;筹备2009年的全美汉语大会;出版《在美国培养汉语教师报告》,以期更好地调查美国汉语教师培训的能力并建立广受认可的汉语教师培训标准;每月出版电子通讯,报道美国最新华文教育情况。
“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是美国最大的从事亚洲研究的非政治、非赢利性学术机构。
这个协会分—85—为中国和亚洲腹地委员会(CIAC)等4个地区委员会,常年资助与华文教育相关的课程、研讨会、学术访问。
在亚洲研究协会2005年年会上,由“中文教师协会”赞助召开了一个圆桌会议,讨论电影等多媒体设施在汉语教学课堂上的运用。
[10]2006年年会上,亚洲研究协会新增“中文教学讲座”,重点研讨AP中文考试的规则、计算机中文教学法,同时特别强调提高中文教师在文化教学方面的总体水平。
[11]民间组织也十分重视与正规教育机构开展相关合作。
比如2008年底,美国百人会、亚洲协会等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孔子学院合作,推动洛杉矶市通过了2020年外语教学规划纲要,将中文列为首要外语。
除了学术组织,民间基金会也为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是美国较早关注亚洲问题的组织,它资助美国一些知名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从事亚洲研究,其中许多项目与华文教学有关。
1936年创立的卢斯基金会(Henry Luce Foundation)也长年为亚洲研究和华文教育提供奖学金。
从其2006年年度报告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研究仍是它的重点资助方向。
[12]弗里曼基金会(Freeman Foundation)近3年给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培训项目的资助达40万美元。
另外,卡耐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卢斯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还在台北创建“大学间中国语言研究项目”,为国际各高校间的汉语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凯特林基金会(Charles Kettering Foundation)、斯塔尔基金会(Starr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等也都先后向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和其他相关组织提供巨额资助。
美国一些民间教育组织对华文教育十分重视。
成立于1900年的“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近几年与中国国家汉办开展了全方位的中文教学合作。
2006年双方签订“中国语言文化项目”,推动AP中文项目的实施;2008年,双方又续签了相关计划书,继续开展“汉语桥”系列活动。
“全美中小学中文教师协会(CLSAA)”和“中文教师协会(CLTA)”、“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等机构也定期对美国正式学校体系之外的中文学习人群进行调查,探讨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美国华人华侨的支持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美中教育交流基金会”、“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等组织也对汉语在美国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机构学术性较强,推广汉语的同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介绍,设立了一系列美中之间互派学生和教师的项目。
另外,大型跨国企业出于商业合作需要也积极鼓励员工学习汉语。
政府机构与华文教育美国政府各部门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高度重视华文教育,目的性极强。
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是大力倡导掌握汉语的政府部门之一。
经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五角大楼发现,外语人才不亚于某些新式武器。
掌握外语不仅有利于士兵逃生,还能从当地获得重要情报。
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6年)中指出:“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力对于赢得长期战争的胜利以及适应21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
国防部必须增强国民对于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等关键语种的掌握能力,并将这种能力提高到运用于实践和决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