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专版2018_2019年高一地理专题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 6 0

新高考专版2018_2019年高一地理专题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 6 0

专题10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 提炼学习重点, 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大牧场放牧业(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我国的内蒙古草原、新疆的山地地区有大面积的牧区, 但由于经营方式和技术等条件限制, 还不能发展成为大牧场放牧业。

(2)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分布于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的草场广阔地区;牧牛或牧羊为主;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3)我国的畜牧业:在草原和荒漠地区, 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称游牧畜牧业。

家畜主要是草食动物。

经营管理粗放, 农牧结合不密切, 饲草供应季节性波动大, 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 家畜生产力低而不均衡。

中国的牧区位于北部和西部边疆, 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区, 共有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0%以上, 牧畜头数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22%。

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天然草场;重点进行草原建设和其他建设, 如开发水源, 贮草备料, 改善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畜群结构, 发展季节性生产, 如羔羊当年屠宰, 肉牛早期育肥屠宰, 扬夏饱秋肥之长, 避冬瘦春乏之短;农林牧结合发展;以及采取适用技术, 加速技术改造等。

2.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潘帕斯草原。

(2)饲养牲畜:牛。

(3)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气候温和, 、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区内交通便利, 且距海港近, 促进商品性经验;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型冷冻船运输, 拓展市场空间;本区没有大型猛兽天敌;有悠久的方面历史;有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

(4)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采取的措施改善交通条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以及种植饲料, 合理利用草场;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研究牛群病害;(5)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牧业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较、借鉴3.游牧业(1)概念:游牧业过去被认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比狩猎采集阶段先进, 但是比定居农业落后。

现在认为游牧业是定居农业的一个分支, 而不是其前驱。

它是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经营方式。

游牧业驱赶牲畜, 逐水草而流动。

但游牧业又不是随机的漫游, 牧民们是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而迁移。

大体上, 每一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游牧业有四个要素, 即“人”、“牲畜”、“草原”、“游牧迁移”。

(2)游牧业和大牧场放牧业比较金少;粗放农业;分布于北非、东非、中东、中亚等地区。

4.乳畜业(1)乳畜业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乳畜业生产对象:奶牛。

(3)乳畜业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奶粉、黄油和奶酪)。

(4)乳畜业分布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 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在郊区。

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5)乳畜业靠近市场(城市)的原因:牛奶及大部分制品不耐储存, 且不便运输, 靠近市场可以减少运输压力, 降低成本, 也提高牛奶及其制品的保鲜度。

(6)乳畜业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边。

4.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市场和饲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土壤因素-----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气候因素-----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温凉潮湿, 多雨多雾, 日照少, 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因素-----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高。

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因素-----西欧乳畜业机械化程度高, 挤奶自动化。

种植优质牧草和精饲料作物, 为奶牛提供饲料。

5.比较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气候半干旱、干旱气候气候温和湿润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以人工草场为主分布地广人稀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郊区)产品肉、皮、毛牛奶及其制品机械化程度较高高市场以外地市场为主以本地市场为主二、梯度练习, 理解和运用知识【学法提示】独立练习, 独立思考, 理解知识;有疑则问, 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前提, 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 请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试题部分1 必做习题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 完成1--2题。

1.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 乙——西欧乳畜业C. 丙——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D. 丙——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2. 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精耕细作, 种植经验丰富B.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C. 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答案】1. D 2. D“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

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内蒙古高原。

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 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

据此回答3--5题。

3. 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乳畜业D. 混合农业4. 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是A. 生产规模小B. 商品率高C. 水利工程量大D. 单产高5.与内蒙古蒙牛相比, 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A. 劳动力充足B. 政策支持C. 交通便利D.靠近市场【答案】3. C 4. B 5. D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 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

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

读图, 完成6—7题。

6. 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A. 接近市场B. 地广人稀C. 降水丰富D. 劳动力充足7. 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地区特征有A. 机械化程度高B. 水利工程量大C. 受市场影响大D. 投入劳动力多【答案】6. B 7. C【解析】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园艺业。

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

7.结合上题,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主导区位是饲料和市场;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园艺业, 主导区位也是市场, 故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

试题部分2 选做习题13.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

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 人口428万, 森林覆盖率达30%, 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 有“世界净土”之称, 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 但粮食不能自给。

(1)归纳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产品的运输。

(3)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耕地面积等方面思考, 该国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形崎岖,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不利于谷物生长, 全年温和多雨, 光照不足, 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国土面积小, 畜牧业占用大量耕地。

14.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北热南冷, 中部温和, 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 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 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 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下图为阿根廷简图。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答案】自然方面:位于平原, 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 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 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 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 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 畜产品远销国外。

【解析】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综合分析问题。

注意审题, 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来回答, 再结合书上所学知识回答。

潘帕斯草原位于东部平原, 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该国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 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 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 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 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 畜产品远销国外, 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牧区。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自然中的地理现象)我国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农耕区, 以畜禽饲养为主。

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 饲养的牲畜占全国总数的80%, 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

查阅有关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

形成条件:①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 如农作物秸秆、加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都可以作为饲料;②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分布区, 人口稠密, 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③人们的饮食结构看, 除了牛羊等肉类, 主要的肉类食品以以饲养畜禽为主。

④我国农耕区饲养的牲畜占到全国总数的80%, 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肉类、乳类产品, 是我国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