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刀刀耕耕火火种种 石石器器锄锄耕耕
奴隶社会
(商、西周)
石刀、石斧 耒耜
刀耕火种(……)
水稻、粟
少量青铜农具, 主要是耒耜和石
石器锄耕、排 水、沤肥等、
粟、稻、黍、稷、
锄,石犁
井田法
麦、桑、麻等
春秋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出现犁壁 代田法
封 两汉 耧车
一年一熟

社 魏晋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4、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 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5、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耒耜②青铜农具③铁锄、铁 犁④耧车
土地所以制的确立③一些诸侯国扶植个体小农的改
革④牛耕的普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有
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发展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④往往导致阶级矛盾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白虎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课本P4的历史纵黄横河的流内域容体现出中国 早期农业(起源)的哪些特点?
独立发半展坡,遗自址成(陕体西系) 。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二. 古代农业的发展
请仔细阅读课本, 完成下面表格。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小农经济的性质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 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进行耕耨,故从“辰”。
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
声。从“晨”,取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之意。
本义:耕,耕种。
铁制农具
骨耜 铁制农具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结合材料及课本引言分析中国 古代农业的创立者及形成时间
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
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制耒耜,教民农耕。
1. 小农经济的形成
(1)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耕作技术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②耕作方式:集体劳作→个体劳作 ③土地所有: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体现在:
三.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的形成 2. 含义/特点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分散性 B、(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结合, 男耕女织 C、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封闭性 D、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封建社会 )农 业生产的( 基本模式 )。
唐朝的曲辕犁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西汉赵过推行的 一种适应北方旱作 地区的耕作方法,能 防风抗旱。
在同一地块上的 田垄隔年代换﹐所 以称作代田法。
代 田 法
至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豆(菽)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 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耒耜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先民 在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
弹库出土)
铁犁头 (1951年于河南
辉县出土)
铁镰刀 (1959年于浙 江绍兴出土)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湖南长沙砂子塘出土)
战国时期铁锄 (湖南长沙出土)
翻 车 的 模 型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利用水力)
明清 风力水车
思考: 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 (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 方面概括)
•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 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 铸造;
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甲骨文字形,从
林,从辰。古代森林遍
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
伐木开荒,故从“林”;
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 石器
耕耙耱技术、
会 南北朝
耕耙技术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铁 犁
隋唐
曲辕犁,犁评

耕 宋朝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筒车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
马 桥 文 化 石 锄
马桥文化石犁
马桥文化, 其遗址主要分布 在浙江湖州,距 今4000年。
马桥文化石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双齿木耒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 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 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 业,头白不出门。••••••”
铁双镰 范,河北省 兴隆县古洞 沟出土。此 范系双范, 背后有弓形 把手,一次 可铸两镰。
战国铁农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机架牵引 排种管
种子箱 输种管
开沟器 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犁评,调节犁耕深浅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6、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是
A.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B . 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 C.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 D.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原因
7、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得以初
步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①铁农具的逐步推广②封建
•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 自然力牵引。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 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 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 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