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TE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VTE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5. VTE预防
目录
1. VTE定义
2. VTE形成机制
3. VTE临床表现 4. VTE诊断与治疗
5. VTE预防
定义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




深静脉血栓(

DVT)


是一种常见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大多数PTE阻塞肺
动脉或其分支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 ②损伤静脉壁,暴露出血管内皮下的胶原,促进血小板
和凝血因子的活化。 2. 下肢静脉穿及静脉置管对静脉壁的机械性损伤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穿刺及置管操作破坏了血管内 壁的完整性,从而诱发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3.药液对静脉壁的化学性损伤 药液渗透压是评估化学性静脉炎风险的重要指标,化学 性静脉炎的低、中、高风险渗透压值分别是 240~450、 450~600、>600mOsm(1mOsm=2.573kPa)。胃肠外营 养液渗透压>600mOsm,氯化钾渗透压为 600mOsm,均 为妇科肿瘤术后的常用药,尤其是应用浅静脉留置针重 复经同一静脉输注加重了静脉壁的化学性损伤,导致血
Virchow学 说
1. 恶性肿瘤本身 ①肿瘤细胞可释放凝血酶样物质; ②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2. 血液浓缩导致高凝状态 ①术前、术中禁饮食,术前清洁灌肠导致体液量不足; ②术中失血失液,补液量不足导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
。 3. 输血及止血药物应用不当 ①库存血液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促使了血栓的形成
VTE预防 术前预防
1.筛选高危患者 2.术前宣教
①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②让患者了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后果及预 防;
③训练患者做下肢主动运动,做深大呼吸,床上咳嗽,锻 炼肺部功能,通过讲解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VTE预防 术前预防
1.筛选高危患者 2.术前宣教
3.预防血液浓缩
)。PTE发病率约在1‰,死亡率在40%以上,住院
静脉血栓栓塞
病人5%~10%死于PTE,三分之一未经治疗的PTE患
症(VTE)
者死于之后的某一次PTE发作。
肺血栓栓塞症 (PTE) 7
目录
1. VTE定义
2. VTE形成机制
3. VTE临床表现 4. VTE诊断与治疗
5. VTE预防
8
VTE形成机制
。 3. 手术时间 ①手术持续 1~2h,血栓发生率为 20%; ②持续 2~3h,血栓发生率为 46.7%; ③持续 3h 以上,血栓发生率高达 62.5%。
4. 术后下肢活动减少 ①术后长时间卧床、疼痛影响等原因导致下肢活动减少
;②血管舒缩反射减弱亦导致下肢血流缓慢。
11
VTE形成机制
合并高危因素 恶性肿瘤本身、高龄、合 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DVT诊断
17
PTE诊断
18
DVT治疗
PTE治疗
VTE预防
术前预防 术中预防 术后预防
VTE预防 术前预防
1.筛选高危患者 ①急性感染;
②年龄>40岁,超体重,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或糖尿 病史;
③查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
④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时间长、口服避 孕药及雌激素应用等类型患者。
静脉血栓的预防
——你该知道的N件事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妇科 范伯林
1
背景
? 10月13日
鲁道夫·路德维希·卡尔·菲 尔绍( 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简称Rudolf Virchow
2
背景
我国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发生 率
739 名患者(148 例妇科恶性肿瘤,591例妇科良性疾病) 68名患者术后出现DVT,发生率为9.2% 恶性肿瘤术后发生率27.03% 良性疾病术后4.73% 开腹手术后17.48% 腹腔镜手术后3.97%
3
背景
我国妇科术后血栓预防现状和 问题
多数妇科医生认为妇科手术后血栓发生率很低,而实际并没 有相关数据支持
为避免术后出血,多数医生不愿采用药物预防
各种原因导致机械预防不能普遍使用
围手术期血栓检查和预防增加医疗支出
4
目录
1. VTE定义
2. VTE形成机制
3. VTE临床表现 4. VTE诊断与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等,都 是 VTE形成 的高危因素。
12
目录
1. VTE定义
2. VTE形成机制
3. VTE临床表现 4. VTE诊断与治疗
5. VTE预防
13
DVT临床表现及特征
1.DVT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充血、皮肤湿疹、局部压 痛和功能障碍,但是有症状患者的比例仅仅占30%。
2.DVT发生时间 术后3~5天是血栓早期筛查的最佳时期。 3.DVT的发病部位血栓部位为小腿肌间静脉、腓静脉或胫后响 ①雌激素可促进激素敏感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与
妇科肿瘤发生相关。 ②雌激素可通过提高血浆多种凝血因子的浓度和活性; ③避孕药作为外源性雌激素,可增加外周血液黏稠度,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9
VTE形成机制
Virchow学 说
1. 手术操作对静脉壁的机械性损伤 ①盆腔深部操作,直接对下腔和髂静脉的管径产生影响
管内膜损伤,引起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
10
VTE形成机制
Virchow学 说
1. 麻醉 ①麻醉导致下肢肌肉松弛,周围静脉扩张,血流速度缓慢
; ②组织破坏释放凝血活酶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2. 手术时体位 部分患者截石位,如果体位安放不当,下肢静脉回流因 静脉受压而阻断,致使下肢丰富的静脉窦中的血流停滞
DVT的发生 率应高于右侧。
14
PTE临床表现及特征
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不明原因 的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 、情绪不安、呼吸急促、晕厥 、血氧饱和度下降。但并非所 有都存在这些临床典型症状。
15
目录
1. VTE定义
2. VTE形成机制
3. VTE临床表现 4. VTE诊断与治疗
5. VTE预防
16
对年老体弱排泄多者,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防止体液丢 失太多,血液浓缩,形成高凝状态,诱发静脉血栓。
VTE预防 术前预防
1.筛选高危患者 2.术前宣教
3.预防血液浓缩 4.术前应用抗血栓药物
①针对高危人群,术前采取一些预防性治疗;
②但要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VTE预防 术前预防
1.筛选高危患者 2.术前宣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