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酶ppt课件
• 有一种脂溶性的羧基试剂称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简称 DCCD,也称DCC或DCCI,DCCD也有抑制质子通 过Fo的作用,对哺乳动物,它只要与Fo蛋白中的一个
亚基的一个谷氨酸残基结合,就可起到抑制作用。对大 肠杆菌是与天冬氨酸结合。
• 因DCCD是一个脂溶性的羧基试剂,与DCCD发生反 应表明有一个羧基位于脂质环境,也即是埋藏在膜内。
• 哺乳动物的Fo共有6个这种能与DCCD结合的蛋白质, 称为DCCD—结合蛋白,也称DCCD—结合蛋白脂。这
些蛋白质联合起来好像木桶的桶板构成具有极性的 H+通道。这个通道中埋藏. 着谷氨酸残基。
• ATP酶复合体
• 线粒体内膜的表面有一层规则地间隔排列
着的球状颗粒,称为ATP酶复合体,是ATP 合成的场所。
• ATP酶,含有5种不同的亚基(按3、3、 1、1 和1 的比例结合)。OSCP为一个 蛋白,是能量转换的通道。F0为一个疏水 蛋白,是与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连接的部位。
• 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是在内膜 上进行的。
.
• 柄包含有两种蛋白质。
• 一种称为寡霉素敏感性付与蛋白(OSCP)。因这种蛋白质 使酶复合体对寡霉素产生敏感性而得名。寡霉素是一种抗 生素,它干扰对质子梯度的利用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 柄的另一种蛋白质称为偶合因子6(F6)。
.
• F1催化ATP合成的部位在β亚基上,δ亚基是F1和Fo相连接
ATPase)。
.
F1单元和Fo单元的结构
• F1单元是球状结构,其直径为8.5-9.0nm,已知由5种不同 的多肽链组成。化学计算表明其组分为α3β3γδε,它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378 00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重组后的FoFl颗粒可清楚地看到这个颗粒 呈哑铃状。Fo和Fl之间由一个大约5 nm的柄相连。
所必需的。
• Fo是跨线粒体内膜的疏水蛋白质。它是质子通道,它由4 种多肽链组成。
• 每个F1单元含有6条肽链,很可能这六条肽链构成H+的跨 膜孔道。制作用是由于它结合到
ATP合酶的Fo亚基上,从而抑制H+通过Fo,有趣的是寡 霉素抑制剂并不是结合到寡霉素敏感性付与蛋白上。
.
.
ATP合酶结构示意图
.
• ATP合酶: • ATP的合成是由一个酶的复合体系完成的。这个
复合体系称为ATP合酶由两个主要的单元构成。 Fo单元:起质子通道作用的单元;(Fo中的注角o为英
文的“o”字母而不是“零”)
Fl单元:催化ATP合成的单元。 因 此 , ATP 合 酶 又 称 为 FoFl—ATP 酶 (Fo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