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
(一)消毒进雏山鸡前要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具体方法是:墙壁用石灰进行粉刷,地面用3%的烧碱水喷洒,舍内按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加水14毫升、福尔马林28毫升密闭薰蒸消毒36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气。

(二)准备饲料、药物和疫苗雏山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的
饲料;准备好消毒药品、抗菌素、消炎药、维生素和疫苗等。

(二)雏山鸡饲养管理
(一)严格保温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

1日龄山鸡的育雏温度为
36.5~37℃,2日龄为36℃,4~7日龄为34℃;2周起,每周降低育雏温度3℃,尽早实现脱温。

一般可通过观察舍内雏山鸡的分布来掌握施温,雏山鸡分布均匀表明育雏温度适合,雏山鸡靠拢或挤成一堆则温度低,要及时加温。

(二)湿度适宜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

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喷
水增湿。

湿度适宜时,雏山鸡羽毛蓬松,精神状态良好,宜于生长。

(三)密度合理育雏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时羽毛差,生长缓慢。

不要随意加大饲养密度。

1周龄每平方米养50只为宜,2周龄每平方米养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每平方
米为15只。

(四)通风和光照在保证育雏温度需要的前提下,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使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烟、无霉味,随时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可以利用晴好天气及时通风换气。

雏山鸡第1周龄要进行24小时人工光照,让其昼夜都有饮水。

2周龄以后要逐渐减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让雏山鸡夜间休息好。

(五)精心饲喂雏山鸡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1~2周龄饲料蛋白质水平要达到28%,3~4龄为24%左右,5周龄以后降到20%。

雏山鸡出壳12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和3%~5%的葡萄糖,喂水后1小时再喂雏山鸡饲料。

喂料时用盘边高2厘米的盘装料,每小时喂1次,勤添少喂,逐日增加饲料量并减少喂料次数。

此外,应保持雏山鸡的环境安静,喂料、换水时操作要轻,减少惊吓,防止飞逃。

在分群、转笼、断喙、接种时一定要轻捉轻放,避免
骨折翅断。

(六)及时断喙七彩山鸡常相互喙斗,到2周龄有啄癖现象发生。

防止啄癖的有效办法是断喙。

第1次断喙在14~16日龄进行,第2次在7~8周龄转群时补断喙。

由于山鸡的喙生长特别快,要根据生产情况,将断喙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断喙应采用高温断喙器,段喙时要断去上、下喙的1/2和1/3,操作要轻盈,断喙时不让出血,烙痂要完整,同时要作好断喙应激处理。

(七)保持圈舍卫生和疫苗接种每日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防止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场地时带进病菌,舍内谢绝参观,让雏山鸡生长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

饲养人员要经常观察雏山鸡群的生长状况,做好疫病防治。

虽然七彩山鸡抗病力强,但也要对雏山鸡注射疫苗进行防疫,目前多数注射新城疫Ⅰ系和Ⅱ系苗进行疫病防疫。

另外每周应搞1~2次的带鸡消毒。

同时可根据各地的情况,制订符合当地养殖雏山鸡的免疫程序以及选用免疫疫苗种类进行免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