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本不等式: ≤(a+b)_PPT
基本不等式: ≤(a+b)_PPT
│ 规律总结
3.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使用变量表示求解目 标,可以建立一个变量的函数关系,也可以建立满足一定条件的二 元函数关系.
│ 易错警示
易错警示
[易错六] 基本不等式—忽视“等号”条件成立的要素 例在算式“4×△+1×○=30”中的△,○中,分别填入两 个正整数,使它们的倒数和最小,则这两个数构成的数对(△, ○)应为________.
a2+b2
≤
2 .( )
│ 问题思考
[答案]对
[解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a2+abb≤22aabb= ab;由
于
a+b 2
=
(a+b)2 4
=
a2+b2+2ab
4
≤
a2+b2+a2+b2 4
=
a2+b2 2.
所以a2+abb≤
a+b ab≤ 2 ≤
a2+b2 2.
│ 问题思考
► 问题3 当x<0时,函数y=x+1x的最大值为-2.( )
[解答] (1)v>0且a2≥25100av2,解得0<v≤25 2.
(2)当v≤25
2
时,Q=
1000v 3
,Q是v的一次函数,所以,当v
2a
=25
2
时,Q最大为
50000 3a
2 ;当v>25
2
时,Q≤
1000 a1v+25v00
≤250a00,当且仅当1v=25v00,即v=50时,Q最大为250a00.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1 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函数最值问题 例1 证明下列不等式: (1)已知a>0,b>0,c>0,证明:acb+bac+cba≥a+b+c; (2)已知a>0,b>0,c>0,a+b+c=2,证明: a+13 +
b+13+ c+13≤3.
│ 要点探究
[思路] (1)每两个一组使用基本不等式即可;(2)不等式左端
得t2≤
8 5
,即-
2
10 2 5 ≤t≤
10 5
,即t的最大值也就是2x+y的最大值
为2
10 5.
方法3:化已知4x2+y2+xy=1为2x+14y2+ 415y2=1,令
2x+14y=cosα, 415y=sinα,则34y= 515sinα,则2x+y=2x+14y
+34y=cosα+
515sinα=2
规律总结
1.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新的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基本不 等式对所证明的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放大或者缩小,在含有三个字 母的不等式证明中要注意利用对称性.
2.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求特定条件下的二元函数的最值,其 基本思想是通过变换的方法在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之间建立起使用 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其中对条件和求 解目标的变换是解题的关键.
│ 问题思考
[答案]对 [解析] 当 x<0 时,-x>0,∴y=x+1x=--x+1x≤- 2 x·1x=-2,当且仅当 x=1x,即 x=-1 时取等号,即 y 的最 大值为-2.
│ 问题思考
► 问题 4 若 x>0,y>0,且 x+y=2,则 2xy 的最大值为 1.( )
│ 问题思考
[答案]错 [解析] 2xy≤2x+2 y2=2,当且仅当 x=y=1 时取等号.故 2xy 的最大值为 2.
等式.等号当且仅当a=b=c=23时成立.
│ 要点探究
[点评] 我们把任意交换不等式中两个字母不等式不变的不 等式称为轮换对称不等式,其证明的基本技巧也在“轮换”上, 即先对某个或某几个字母证明一个不等式,其余的类似解决, 最后通过同向不等式相加或相乘达到证明的目的.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2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P2 如果 P 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_x_=__y__时,xy 有最大值___4___.
│ 问题思考
问题思考
► 问题1 x>0,y>0,P,Q为常数
(1)若x+y=P,则xy有最大值
P2 4
,当且仅当x=y=
P 2
取得上
述最大值;( )
(2)若xy=S,则x+y有最小值2 S ,当且仅当x=y= S 取
)
25 8 A. 6 B.3
11 C. 3
D.4
│ 易错警示
[答案] (1)D (2)A
[解析]
(1)a2+
1 ab
+
1 aa-b
=a2-ab+ab+
1 ab
+
1 aa-b
=ab
+
1 ab
+a(a-b)+
1 aa-b
≥2+2=4.当且仅当ab=1,a(a-b)=
1,即a= 2,b= 22时等号成立.
[答案] (5,10)
│ 易错警示
[规范解答] 设数对为(a,b),则4a+b=30.
∴1a+1b=3101a+1b(4a+b) =3105+ba+4ba≥130.
当且仅当ba=4ba, 4a+b=30
时等号成立,即ab= =51, 0.
│ 易错警示
[易错警示] 警示1:理解清楚题目给出的4×△+1×○= 30,正确把问题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
13 6
+ba+ab≥163+2=265,故选A.
│ 易错警示
+y)2-32·2xy=1,
∴(2x+y)2-
3 2
·2x2+y
2≤1,解之得(2x+y)2≤
8 5
,即2x+
2 y≤
510.等号当且仅当2x=y>0,即x=
1100,y=
510时成立.
│ 要点探究
方法2:令t=2x+y,则y=t-2x,代入4x2+y2+xy=1,得 6x2-3tx+t2-1=0,由于x是实数,故Δ=9t2-24(t2-1)≥0,解
│ 易错警示
自我检评(1)[2010·四川卷] 设a>b>0,则a2+a1b+a(a1-b)的最 小值是( )
A.1 B.2 C.3 D.4
│ 易错警示
(2)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xx--y+y-26≥≤0,0, x≥0,y≥0,
若目标函数z=ax+
by(a>0,b>0)的最大值为12,则2a+3b的最小值为(
条件变为
a+b 2
=1,进行常数代换;(2)根据已知的和求解的目
标,把已知等式变形为关于2x+y的不等式,或者使用代数换元
的方法,即令t=2x+y,得y=t-2x,代入已知方程,这个方程
的判别式不小于零,或者变换已知式为2x+14y2+ 415y2=1使 用三角换元的方法.
│ 要点探究
[答案] (1)C
C.4
D.2( 2+1)
[答案] (1)3+2 2 (2)C
│ 要点探究
[解析] (1)向量a∥b的充要条件是m×1=1×(1-n),即m+n
=1,故m1 +n2=(m+n)m1 +n2=3+mn +2nm≥3+2 2. (2)根据已知x2+y2=(1+z)(1-z),故1+z=x12+-yz2,
│ 知识梳理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a2+b2≥__2_a_b__(a,b∈R); (2)ab+ba≥__2__(a,b同号); (3)ab≤a+2 b2(a,b∈R);
│ 知识梳理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 x、y∈R+,x+y=P,xy=S,有下列命题: 如果 S 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__x_=__y_时,x+y 有最小值 _2___S__;
│ 问题思考
► 问题 5 函数 y=sinx+si4nx,x∈0,π2的最小值为 4.( )
│ 问题思考
[答案] 错 [解析] 当 sinx=si4nx时,sinx=±2,显然等号取不到,事 实上,设 t=sinx,则 t∈(0,1],y=t+4t 在(0,2]上为减函数,故 当 t=1 时,y 取最小值 5.
│ 易错警示
(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当直线ax +by=z(a>0,b>0)
过直线x-y+2=0与直线3x-y-6=0的交点(4,6)时,
目标函数z=ax+by(a>0,b>0)取得最大值12,
即4a+6b=12,即2a+3b=6,而
2 a
+
3 b
=
2a+3b
2a+3b 6
=
警示2:根据求解目标进行常数代换,防止两次使用基本不 等式时,不能保证等号同时成立.
警示3:不要忘记验证等号成立时,具体的变量数据.
│ 易错警示
[方法剖析]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一个高频出错点就是 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两次使用基本不等式 上,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常数代换,尽可能只 使用一次基本不等式.
的每一个都可以看作是1· 以构造轮换不等式.
+13 的形式,根据基本不等式可
│ 要点探究
[解答] 证明:(1)由于a、b、c均为正实数,∴acb+bac≥2b,
cba+bac≥2c,cba+acb≥2a,三式相加即得欲证不等式成立.
(2)
a+13=
1·a+13≤1+a2+13=23+a2,
同理 b+13≤23+b2, c+13≤23+2c,三式相加即得所证不
得上述最小值.( )
│ 问题思考
[答案] (1)对 (2)对 [解析] (1)根据基本不等式xy≤x+2 y2=P42,等号当且仅当x =y=P2. (2)根据基本不等式x+y≥2 xy =2 S ,等号当且仅当x=y = S.
│ 问题思考
►
问题2
如果a>0,b>0,则一定有
2ab a+b
≤
a+b ab ≤ 2
2 10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