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第11卷第2期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Vol.2004Vol.11.No.2有效决策与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郑卫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81)摘要:决策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
领导者能否有效决策,决定着领导工作的优劣。
而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的高低,又是影响领导决策有效性强弱的关键因素。
要增强领导决策有效性,必须提高领导者个人的决策水平。
关键词:有效决策;干扰因素;决策水平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79(2004)02-0055-0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
0领导决策能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命运。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有效实施领导,首先必须有效决策,保证正确决策。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个人决策水平。
我们知道,传统领导决策一般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意志,领导者决策成功往往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和经验判断,领导决策能否有效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决策水平。
虽然现代领导决策越来越强调集体决策,但领导者个体决策水平的高低仍然是决定领导决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各有优劣,适应性各不相同,许多时候的领导决策需要由领导者个人当机立断,迅速拍板,如果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不高,怎能作出有效决策?另一方面,领导者个体决策水平是集体决策水平的基础,领导者个体决策水平高是作出高质量集体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个人决策水平高低,更会对其组织或参与的集体决策效果的好坏产生决定性影响。
显然,要提高领导决策有效性,必须首先提高领导者个体决策水平。
而这就要求领导者排除影响有效决策的各种干扰,认清提高个人决策水平的正确方向。
一、干扰领导者有效决策的主要因素领导者决策总是要在一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下进行,这就难以避免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干扰。
如果领导者不能正确对待和克服这些干扰,领导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领导者个体决策的有效性必然降低。
不利于领导者有效决策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
11私利驱动。
任何领导决策都会与某种经济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相关,都可能产生利益再分配。
这就使领导决策要面临各种利益性因素的干扰,尤其是领导决策常常受到领导者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驱动,倘若领导者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在决策中要么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要么维护个人或小集团的既得利益,要么获取个人或小集团的非法利益,都只能作出党和人民不能满意的领导决策。
在领导决策中,受私利驱动而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一些领导者急功近利,为了早出快出政绩,以得到上下级的赞扬和承认,决策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部分领导者本位主义严重,只强调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作出的决策往往会损害全局的利益和破坏整体的联系;还有的领导者明哲保身,怕冒风险,怕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决策缺乏创造性和开拓性;也有领导者采用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决策,认为有利的就抢着干,认为不利的就拼命推,不讲原则,损人利己;少数领导者甚至为政[收稿日期]2004-01-10[作者简介]郑卫国,男,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55不廉,利欲熏心,决策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和权利交易。
21关系至上。
领导者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矛盾之中,领导决策势必要受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影响。
如果领导者不能出以公心,坚持原则,而是关系至上,凡事都讲关系,领导决策就可能为各种关系所左右,无法作出有效的决策。
在现实的领导决策中,干扰领导者有效决策的关系因素主要表现为:相当多掌握定项目、定投资的决策权力的领导者易于被那些勤跑多钻、善于周旋的关系人迷惑,进而为关系户所累,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让各种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得到项目、资金的照顾或倾斜;在处理有关责任性问题时,一些领导者喜欢作出平衡折中的决策,不分主次、轻重,不坚持实事求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以求双方与自己和睦相处;当决策涉及到上级、熟人时,许多领导者因为情面难却,不该办的事给办,不该同意的也同意;还有领导者无论何事总是过多考虑上下级关系,不管客观实际情况如何,决策唯上级领导的意图是从,极力迎合、取悦上级。
31方法不当。
领导者要作出有效的领导决策,离不开科学决策方法的运用。
由于方法不当给领导者有效决策造成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领导者决策时以一事一时代替事物发展的全体和过程,把片面的认识当作事物的全体,把表面的现象认作事物的本质,自然只能使领导决策滑向以偏概全的歧途;不少领导者过分看重经验,甚至仅凭经验决策,因而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过时的经验还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负效应,导致决策失误;一些领导者决策时仍然唯书唯上,只按书本上的字句和红头文件上的条条裁决问题,作出的领导决策往往既脱离实际,又没有创新性;还有领导者决策不是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围绕中心,总揽全局,而是陷入具体事务,忙忙碌碌,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有领导者在决策中朝令夕改,不仅使领导决策丧失权威性,而且使下属执行决策无所适从,工作难以有效进展。
41情感失控。
领导者是有感情的人,在领导决策过程中渗透进情感因素无可非议。
不过,领导者决策时过多地陷入情感之中,甚至情感失控,完全让情感支配行为,出现理智与情感错位,就会由于情感性因素的干扰而难以避免领导决策产生偏差乃至失误。
比如,那些属于感情冲动型的领导者在决策时常常情绪过分激动,或者过喜、过怒,或者过悲、过哀,这都会影响其冷静地思考和判断问题,易于作出欠考虑的情绪化决策;有的领导者在决策中往往以自己的个人好恶为转移,自己喜欢的事,不切实际也要去做,自己不高兴的事,切合实际也不同意做;部分领导者对人、对事不讲原则,搞亲亲疏疏,对亲者大开绿灯,对疏者冷漠待之,领导决策打上了明显的亲疏痕迹;还有领导者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对反映的虚假情况轻易相信或对自己信得过的人偏听偏信,结果在轻信盲从基础上作出的领导决策问题多多。
二、提高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的思路领导决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领导决策是否有效,与领导者的个人决策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现代领导者要排除妨碍有效决策的各种干扰,达到有效决策的理想境界,提高个人决策水平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
根据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当前领导者提高个人决策水平需要重视以下六个问题。
1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领导者的价值观是制约领导决策的根本因素。
领导者不同的价值观,会形成领导决策过程的不同的价值思维特点,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也就是说,价值观对领导决策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和评价作用。
因此,领导者提高个人决策水平首先应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0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就是领导决策最高的价值准则,领导者只有真正以/人民为本0,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领导决策的价值目标,才会抑制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驱动,才能找准领导决策的根本方向,实现科学的、有效的领导决策。
21坚持唯物辩证法。
领导者提高个人决策水平的核心是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进行领导决策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方法不当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科学地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客观条件56的基础上,善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决断,以促进领导决策的最优化。
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领导者学会纵横交错式地思维,全面地、系统地认识事物,既了解待决定问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又弄清此问题与彼问题的相互关系,力戒领导决策片面性;坚持唯物辩证法还要求领导者以科学态度对待经验,承认经验对于领导决策的重要性,但不对既有经验简单照用,也不对别人的经验照抄照搬,而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参考和借鉴已有的经验,努力创造领导决策的新经验;坚持唯物辩证法也要求领导者决策时统观全局,抓住制约全局的重要关节,抓住那些最重要、对全局最有决定意义的环节和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一点,影响全局,带动全局。
31广泛涉猎知识。
个人决策水平高的领导者一般知识水平也高。
丰富的知识是领导者获得决策信息、控制决策过程、确保决策成功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的知识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领导者无论在什么问题上的无知,都会降低领导决策的有效性。
领导者要提高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决策水平,需要广泛涉猎知识,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应当吸取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军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要懂得各种专业知识和管理学、领导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等知识。
理论底蕴深厚,知识储备广博,能够帮助领导者具有战略眼光,从而作出有效的领导决策。
41增强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强是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高的主要标志。
现代领导者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只有深谋善断,有真知灼见,有决断魄力,才能敏捷而准确地发现问题,迅速确定合理、明确、可行的领导决策目标,才能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关键,从大量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中判断出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才能及时正确地分析对比多种决策方案,分清轻重缓急,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最理想、最经济、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决断,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创造性地实施领导决策,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棘手问题,化劣势为优势,变优势成胜势。
显然,领导者提高个人决策水平要把增强决策能力放在优先位置,要自觉地在领导决策实践中磨练,不断发展自己的决策智慧和胆魄,发展创新能力和直觉能力,努力适应现代领导有效决策对领导者决策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
51善于借用/外脑0。
衡量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高不高,不仅要看领导者个人的知识多少和能力强弱,也要看领导者能不能有效地借用/外脑0。
现代领导决策的对象往往都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性系统,即使是非常高明的领导者,单凭自己的超人才智和丰富经验,也不可能在领导决策中事事都考虑周全,面面都处置妥当,无法保证领导决策不存在大的漏洞和不出现严重失误。
这就要求领导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一定要借用/外脑0,即求助于专家学者,让专家学者对决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然后由领导者作出决断。
专家学者组成的现代智囊团能够运用集体的智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供最优化的理论、策略和方法,使领导者无论面临多么复杂和不确定的决策问题都能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