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课件
EPC作为条码技术的拓展和延续,实现了 对单个物品全球唯一的标识,并利用 RFID的技术优势以及互联网的便捷,构 筑了“物联网”,成为EAN·UCC系统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EPC系统的构成
系统构成
名称
注释
编码体系 EPC编码标准
射频识别 EPC标签
系统
识读器
EPC中间件
信息网络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二、EAN·UCC系统的主要内容
编码体系 可自动识别的数据载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一)编码体系
1. 编码技术
(1)编码的含义
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 于人或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图形、 文字等。
信息编码的直接产物为代码,它是表示特 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序排列的符号。
(2)代码的功能
2004年,牛肉可追溯体系法。 2009年,大米可追溯体系法。
二、中国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2年,《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猪、 牛、羊必须佩带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要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体系建设。
2007年,《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出入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
采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推出的 EAN·UCC编码系统,实现对食品供应的 跟踪和追溯。
3. 日本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1年,肉牛企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 农场的可追溯系统。
2002年,将食品可追溯系统推广到全国肉 食品行业。
2003年,牛肉销售履历表制度。果蔬产品 领域建立可追溯体系。
(二)数据载体
数据载体承载编码信息,从而实现流通过 程中的自动数据采集,保证了全球贸易、 流通过程中实物流域信息流的同步。
最常用的信息采集技术:条码技术(Bar Code)、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产品 电子代码技术(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2002年1月,欧盟EU 178/2002号法令,农 产品企业对其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 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 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美国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3年5月,FDA《食品安全跟踪条例》, 要求所有涉及食品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 业要建立并保全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
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追溯体系概述 国内外食品追溯体系 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第一节 食品追溯体系概述
一、食品追溯体系的概念
1. 食品追溯(Traceability)
是指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关键环 节中,对食品、饲料,以及有可能成为食品 或饲料组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踪能力。
(4)建立定期的追溯体系评估机制
应建立评估标准及程序,定期对食品 追溯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检查其运 行效率及效益。
3. 实施
管理层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并按设计 的追溯程序运作。
制定追溯计划,确定追溯职责并就追溯相 关的培训计划与其员工进行沟通。
监控实施追溯计划,以验证追溯目标及程 序的有效性。
ITF-14条 码
UCC/EAN-128条码:用于对物流单元、 非零售商品条码标识,也可以用来标识 对厂商的物理位置、职能部门等位置的 附加属性信息。
UCC/EAN-128条 码
(2)二维条码
除了左右(条宽)的粗细及黑白线 条有意义之外,上下的条高也有意义。
(3)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比较
项目
标识能力 产品,不能辨认具 体的商品
可对具体单个的商品 进行标识
功能
条码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读写能力 数据不可更新 数据可反复被覆写
读取方便性 需清楚可视
标签隐藏在包装内也 可读
数据正确性
人工读取,增加 疏失机会
可自动读取以达追踪 与保全
抗污性
条形码污染则无 表面污损不影响数据
法读取信息
读取
不正当复制 方便容易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者的基本信息、原材料的来源、辅助材料 的来源、食品添加剂信息、生产的基本信息等。
运输过程
运输者基本信息、班次信息等。
二、食品追溯的作用和意义
食品追溯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增强 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减少企业损失。 提高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贸易
非常困难
读取速度
较慢,将限制移 动速度
能高速读取资料
(3)RFID在食品供应链中应用的障碍
信号识别范围有限,金属和液态物体会 干扰射频信号传播并影响阅读正确性。
成本过高。 标准不统一,各厂家推出的电子标签产
品兼容性不高。
3. 产品电子代码技术
EPC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包括零售 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 的唯一有效标识。
RFID系统至少应包括电子标签、读写 器、天线、主机等。
(1)RFID的工作原理
(2)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功能比较
功能
条码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读取数量 一次一个
一次多个
读取方式
直视标签,读取时 需要光线
无需特定方向与光线
读取距离 约50cm
1m~10m(依频率与 功率而定)
数据容量 小
大
只能识别生产者和
标识唯一 分类 排序 特定含义
(3)编码的原则
唯一性 可扩性 简短性 格式一致
适应性 含义性 稳定性 识别性 可操作性
(4)代码的种类
2. EAN·UCC系统的编码体系
是EAN·UCC系统的核心,提供了建立可 追溯系统的基础。
在提供全球唯一的标识代码的同时,也提 供附加信息的标识,例如有效期、系列号 和批号。
4. 内审和外审
定期进行内审,以评估追溯体系的有效性, 验证其是否符合追溯目标。
管理层应对追溯体系进行评审,提出适当 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过程。
二、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策划、建立阶段 运行实施阶段 评估与改善阶段
第四节 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一、系统简介
1. 概念
EAN·UCC编码系统是以对贸易项目、 物流单元、位置、资产、服务关系等的编 码为核心,集条码和射频等自动数据采集、 电子数据交换、全球产品分类、全球数据 同步、产品电子代码等技术系统为一体的, 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的开放的标准体系。
1. 条码技术
条码是由一组按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 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符号。
条码技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 和处理于一体。
利用光电扫描设备识读条码符号,从而实 现机器的自动识别,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 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达到自动 化管理之目的。
具有简单、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信息量 大、可靠性高、灵活、实用、自由度大、 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系统
(ONS)
EPC信息服务
(EPCIS)
识别目标的特定代码 贴在物品之上或者内 嵌在物品之中 识读EPC标签
EPC系统的软件支持 系统
(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EDI是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子数据的结构 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实现从计算机 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
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通信环境是 EDI应用的基础,标准化是EDI的特征。
《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水果、 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
第三节 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食品追溯体系的结构
(ISO22005:2007《饲料及食品供应链的追溯体系 ——体系设计及实施的通用原则及基本要求》)
追溯的原则和范围 追溯体系设计 实施 内审和外审
1. 追溯的原则和范围
(1)追溯的范围
2. 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973年,UCC统一建立北美的产品代码, UPC码。
1977年,EAN成立,随后发展为EAN International。
20世纪80年代中期,EAN和UCC共同开发 了UCC/EAN-128条码,用于对物料单元的 标识。
2005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lobal Standard 1, GS1)成立,建立EAN·UCC全 球统一标识系统。
供货追溯 加工过程追溯 客户追溯
(2)追溯的目的
增加信息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提高组织绩效和生产效率 能找出不合格原因,必要时能够进行产品
召回。
(3)设计食品追溯体系的原则
确定其产品在食品链中的历史及/或位置, 以界定追溯体系的覆盖范围。
考虑实施追溯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承受能 力。
追溯体系至少应追溯到供应链中每一组织 的前一步及后一步。
一体化。 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管理和食品供应
物流链管理水平。
第二节 国内外食品追溯体系
一、国外食品追溯体系
1. 欧盟的食品追溯体系
2000年7月,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 制定EC 1760/2000号法规(牛肉标签法), 在生产环节要对活牛建立验证和注册体系, 在销售环节要向消费者提供足够清晰的产 品标识信息。
一维条码
二维条码
信息密度及 信息容量
密度低,容量小
密度高,容量大
错误校验 纠错能力
可通过校验字符 具有错误校验和纠错
进行错误校验, 能力,可根据需求设
无纠错能力
置不同的纠错级别
垂直方向是 否携带信息
否
是
用途 对物品标识
对物品描述
(3)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比较(续)
项目
一维条码
对数据库和通 讯网络的依赖
追溯(tracing)
是指一种还原产品生产和应用历史及其 发生场所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 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
追踪(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