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7.3 地层油气藏

第七章 7.3 地层油气藏

2018/6/29 22
整个黄金巷环礁带呈 椭圆形,长轴为北西-南 东向,长约150km,宽约 70km; 陆上分支向西 凸出呈弓背状,长约 180km,礁的宽度一般为 2km。该油田以拥有三口 万吨高产油井而闻名, 其中一口名为赛罗· 阿泽 尔4号井初产量达3.7万 T/d,为世界单井日产量 最高的油井。陆上已发 现50多个生物礁油田, 海上发现20多个油气田。
2018/6/29 29
2018/6/29 24
地层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
有利方面
1 .不整合有利于储集层的形成; — 大规模裂缝溶洞、孔隙 带(风化剥蚀、淋滤、溶解)。 2 .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一系列圈闭;(不整合遮挡和 地层超覆。) 3.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破碎面) 不利方面 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的盖层甚至储层遭受剥蚀。 如果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就不利于形成圈闭。 看问题应多角度、全面、系统,不应只看其一,不看其二。
一、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层位于地层不整合面之下。
地层油气藏及其与非地层油气藏之间的区别示意图
2018/6/29 3
形成机理: 与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及剥蚀作用有关。 区域抬升 岩层受强烈风化、剥蚀 形成潜山或 潜伏剥蚀构造 不渗透地层覆盖 形成地层不整合遮 挡圈闭 油气聚集其中形成油气藏。
潜山形成过程示意图 (A) 地层隆起形成背斜;(B) 背斜遭剥蚀,顶部储层被剥蚀掉;(C) 沉积物覆盖在角度不整合之上,石油向上运移至构造翼部聚集成藏。
2018/6/29 23
最大厚度为1467m。以厚壳蛤类骨骼为主的生物灰 岩,并混有瓣鳃类、腹足类、珊瑚等化石,由碳酸盐胶 结而成。 前礁相为礁麓角砾
岩组成,含大量厚壳蛤
和瓣鳃类化石;后礁相
为泻湖相沉积,由厚壳 蛤灰岩及夹有块状石灰
岩的硬石膏组成。从前
礁相向西则变为半深水 盆地相的碳酸盐岩沉积。 黄金巷埃尔-阿布拉礁剖面图
2018/6/29
19
(二) 生物礁的结构
古代生物礁岩相分布特征图示
以生物礁块主体和前礁相最为有利。这两个带具有丰 富的油气来源,除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外,大量的油气 可以从其相邻的盆地相中运移来。 这两个带的储集条件好,生物礁本身原生孔隙和次生溶 洞都很发育,前礁相也同样具备这个条件。
2018/6/29 20
2018/6/29 4
根据潜山的成因及形态分: 潜伏剥蚀突起 潜伏剥蚀构造
潜伏剥蚀突起(潜山)油气藏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2018/6/29
5
1、潜伏剥蚀突起(古潜山)油气藏
古地形凸起被上覆非渗透层覆盖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圈闭成因:差异风化剥蚀,古山头上产生大量淋滤孔、缝; 特点:位于不整面以下,油水界面穿层,具统一压力系统,储层空间 为孔隙、溶孔、裂缝,油气高产; 油气源:潜山上覆及侧翼新沉积层; 储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 火山岩、岩浆岩及变质岩; 盖层:潜山上覆泥质岩; 生储组合类型:新生古储; 油气运移通道:不整合面、 油源断裂。 古潜山油气藏
美国普鲁德霍湾油田构造剖面图
2018/6/29 10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
不整合面之上,由于超覆作用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地层超覆油气藏示意图
2018/6/29 11
圈闭成因: 水体渐进时,水盆逐渐扩大,沿着沉积坳陷边缘部 分的侵蚀面上沉积了孔隙性砂岩,随水盆继续扩大,水 体加深,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地层 超覆圈闭,油气聚集其中就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
地层超覆与退覆示意图
2018/6/29
12
油气来源:砂层上下及侧向深处泥岩层; 储层:砂岩; 盖层:泥质岩; 生储组合类型:旋回式和侧变式; 油气运移通道:高孔渗的砂体、断层及不整合组成的复合输 导体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不整合为运移通道的油气运移示意图
2018/6/29 13
特点: ①位于不整面之上; ②储集层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水陆交 互地带; ③位于现今构造的斜坡带或隆起带的翼 部; ④以层状油气藏为主。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2018/6/29 8
油田位于撒拉哈大沙漠东部, 寒武系砂岩产油,深约3300m,含油 面积1300km2,油藏高度270m,储量 34.7亿吨,单井日产量800吨左右, 是特大高产油田。
阿尔及利亚的哈西—迈萨乌德油藏平面及剖面图
2018/6/29 9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实例
位于北极圈以北425km,是世界 上最北边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第七 特大油田,石油可采储量13.2亿吨, 天然气7362亿方。
1. 边礁(岸礁)紧靠海岸的边缘,宽几英尺 到几英里,沿海岸分布,长带状,现代最长的边礁 是红海沿岸边礁,延伸达2700英里。 2. 堤礁(堡礁、障壁礁) 发育于泻湖与海盆之间。 最著名的为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向滨海外延伸 达30—90英里,长1200英里,大致与海岸平行。
2018/6/29
18
3. 环礁 近于园形的堤礁。 有时围绕小岛,中间隔一个泻湖,东 印度群岛巴达维亚湾为一个典型。 4. 台礁 孤立的小岩礁. 太平洋中有几万个。
英蒂萨D
英蒂萨A
锡尔特
锡尔特 二叠盆地
古新世
古新世
2.6(地质)
2.5(地质) 2.5
锡尔特
阿尔伯达
古新世
泥盆纪
0.96
0.70
勒杜克- 乌德宾
斯库瑞-斯 奈德
宾夕法尼亚纪早 二叠世
加拿大的油气产量约有6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墨西哥全国石油产量 7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 大庆油田的探明地质储量50亿吨,可采储量24亿 吨,已采19亿吨(2006年底)
2018/6/29 6
古潜山油藏实例
1.含油面积;2.高产井;3.构造等高线;4.水井;5.剖面线;6.断层; 7.潜山油藏;8.下第三系东营组
任丘油田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古潜山油藏
2018/6/29 7
2.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古构造被部分剥蚀后又被上覆非渗透层覆盖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 聚集。 成因:古构造运动、地层倾斜,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沉积,细粒 沉积岩直接不整合覆盖于古倾斜地层之上; 油气来源:古地层或新地层; 特点:位于不整面以下,油气水界面不穿层; 储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火山岩; 盖层:泥质岩; 生储组合类型:新生古储或古生新储; 油气运移通道:不整合面。
2018/6/29
25
2018/6/29
26
2018/6/29
27
2018/6/29
28
美国潘 汉得尔油气 田是由前寒 武纪花岗岩、 长石砂岩及 上古生界碳 酸盐岩共同 组成一个巨 厚的块状储 集层。 其上二叠系盐岩成为良好的盖层,形成一个巨大的块 状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含油气高度达400m,含 油部分主要位于潜伏剥蚀突起北侧。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2018/6/29
1
地层油气藏: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根据储集层与不整合的关系将不整合油气藏分三类: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层超覆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及其与非地层油气藏之间的区别示意图
2018/6/29 2
2018/6/29 15
东得克萨 斯油田乌 得宾(白 垩系)产 油层顶部 构造图及 横剖面图
2018/6/29
16
三.生物礁油气藏
生物礁:珊瑚、层孔虫、藻类等造礁生物原地堆积而 成的碳酸盐岩建造。 生态环境:水体清 净、水深20m以内。
2018/6/29
17
(一) 生物礁类型(根据礁的位置及形态)
(三)生物礁油气藏的特点: 1.一般与古海岸线有关; 2.成群成带分布; 3.储集条件特别好; 4.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5.以块状油气藏为主。
2018/6/29
21
世界主要生物礁大油田(据张厚福等,1999)
油田名称 基尔库克 默斑-布哈 沙 波扎-里卡 迪法 所在盆地 波斯湾 波斯湾 墨西哥湾 锡尔特 时代 始新至渐新世 始新至渐新世 白垩纪 白垩纪至古新世 可采储量 ×108t 20.5 4.1 3.8 2.74 油田名称 老黄金巷 天鹅丘 雨虹 红水 达赫拉- 霍夫纳 所在盆地 墨西哥湾 阿尔伯达 阿尔伯达 阿尔伯达 时代 白垩纪 泥盆纪 泥盆纪 泥盆纪 可采储量 ×108t 1.92 1.33 1.0 0.96
2018/6/29
14
东得克萨斯油田位于墨西哥湾盆地西部萨 滨隆起的西侧,上白垩统乌德宾组砂岩超覆沉 积在下白垩统不整合面上,向东的上倾方向又 被其上不整合接触的奥斯汀群所超覆覆盖,砂 岩顶、底两个不整合面在上倾方向相交,油气 聚集其中,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这个油田的总 可采储量为7.3亿T,累计产油量已超过5亿T, 是美国最大的油田之一。 C.M乔伊纳1927年发现背斜,第1、2口井因 井壁坍塌而失败。1930年让出大部分土地。结 果在构造翼部别人发现了大油田,而他只找到 一点点,失去了石油富豪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