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2课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2课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2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3.自觉树立整体观念,大局意识。

1.政治认同:支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联系观。

2.科学精神:能用联系的观点客观分析学习生活中的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01全局或发展的□02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03一;部分是事物的□04局部或发展的□05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06多。

□07主导地位,整体□08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09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联系:二者是□10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11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1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13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14部分。

2.方法论要求(1)我们应当树立□15全局观念,立足□16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17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同时必须重视□18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01相互联系和□02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03整体性、□04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05优化趋向。

3.方法论意义(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06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07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08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09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10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思考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明了部分决定整体。

对吗?提示:不对。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是说部分影响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所有部分都能决定整体。

在二者关系中,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因而不能说部分决定整体。

Ⅱ.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种观点对吗?提示:错误。

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Ⅲ.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二者不能等同,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更加突出和强调了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要素的优化组合。

探究活动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情景: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发现捕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

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

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

”结果,一个也没有捕到。

问题探究:(1)从哲学上看,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能捕到呢?提示: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而且组成网的各个网眼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从而使网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捕雀的功能。

所以,网能捕到雀,而脱离网这个整体的单个网眼却不能捕到雀。

(2)故事中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在生活中,你犯过类似的错误吗?提示:这个人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据实回答即可。

全面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别提醒(1)误认为关键部分可以决定整体,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甚至决定整体的功能,但不能由此颠倒二者关系,认为部分可以决定整体。

(2)认为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组织在一起时,可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理想效果;但如果各部分以不合理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时,就会导致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1.“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2)部分的变化一定会推动整体的发展吗?(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材料中有体现吗?提示:(1)不是,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不一定,部分的变化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3)有。

[答案] B探究活动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情景:传说宋朝时,一次皇宫失火,宫殿和亭台楼阁都化为废墟,大臣丁谓奉命主持重建。

要在短期内清理堆积的废墟垃圾,运输木材和石材,还需要准备大量的新土,时间不够怎么办?丁谓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从施工现场向城外挖一条大沟,挖出的新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

然后从城外把河水引入沟内,使之成为一条人工河,用来运输建筑用的木材和石材。

完成运输任务后,把沟里的水排空,将剩下的废弃物及垃圾统统填入沟内,重新平整为平地。

这个施工方案节约了人力物力,缩短了工期,工地秩序井然,都城交通和百姓生活没受影响。

问题探究:(1)丁谓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他又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提示:丁谓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就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丁谓准确而机智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2)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提示: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故事启示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系统优化的方法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家,还是最小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个家。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小家连着大家连着国家。

这告诉我们()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②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部分与整体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同样重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国与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吗?(2)整体功能是否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3)部分的发展能否推动整体的发展?(4)部分与整体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否完全相同?提示:(1)是。

(2)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能。

(4)不完全相同。

[答案] A知识点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汽车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等组成。

由此可知()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②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③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④整体是部分的简单相加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A解析汽车发动机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部分组合而成,①正确。

发动机的功能是各个部分所不具备的,③正确。

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②表述片面。

④中“简单相加”表述错误。

故选A。

2.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保证它的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短板,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它告诉我们()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C.部分统率整体,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D.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答案 D解析“木桶效应”告诉我们,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D正确。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C错误。

B不符合题意。

3.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这样说过,高等教育是一支大乐队,名牌大学是乐队里的钢琴,但不要只把眼光盯在钢琴上,大提琴、小提琴都是好乐器。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部分由整体构成,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D.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答案 C解析题干强调的是要树立全局观念,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选C。

A、D分别强调的是整体的地位和局部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整体由部分构成,B观点错误。

知识点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4.在动物的世界,“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

三只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

有人将经济领域中的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

“小狗经济”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答案 C解析材料说明了要合理安排部分,优化整体功能,C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不选。

B说法有误,应是从整体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D不符合题意。

5.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他的作品,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总体感觉郑板桥的作品与从单个字上去欣赏存在差别,这说明()A.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主体差异性B.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事物C.整体功能总有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D.系统的有序性基于主观目的才有实际意义答案 B解析无论是总体感觉还是从单个字上去欣赏郑板桥的作品,都是个人的认识,没有涉及不同主体,故A不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不选;D本身表述错误。

材料告诉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事物,B正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雾霾天气,目前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倾向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

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

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要说,谁都有理”。

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活;工地说要赶进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运用联系的相关观点,说明两种心理倾向的不合理性。

答案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