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教案
同学们,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或者正方形纸,剪出你喜欢的图案,小组间互相看看你们剪出的图形。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3、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认识对称现象师:同学们请看课件主题图片,你们能发现上面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二_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三章(单元)节1课时
课题
认识轴对称图形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至第36页共2节内容安排4个例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 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和旋转(《课标》要求增加的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它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旋转: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二年级下册第一次学习轴对称,认识轴对称现象。学生在日常的折一折,画一画中已经见识过轴对称图形,本章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学生会喜欢这种动手操作的知识。只要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就能学会本章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它的特征,会找对称轴。
生:对称图形的特征是: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有些图形左右对称,还有些图形上下对称。
认识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像课本29页例1一样,剪一剪,小组间看看,完成的小组上讲台展示。
四、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点拨第40页对点训练。教师巡视,点评。关注待优生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观察发现,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物体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
师:如果把它们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像这样的现象叫做对称。这些都是对称的。
师: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观察一下刚才你们剪出的图形,有对称的图形吗?组内同学讨论,展示。
师: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重点
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它的特征。
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手工彩纸,安全剪刀
预设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六、布置作业
典中点第页
预习单第页
七、教学板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