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本步骤.
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本步骤.
2.回转类零件非数控车削加工工序的安排
1)零件上有不适合数控车削加工的表面,如渐开线齿形、 键槽、花键表面等,必须安排相应的非数控车削加工工 序。 2)零件表面硬度及精度要求均高,热处理需安排在数控 车削加工之后,则热处理之后一般安排磨削加工。 3)零件要求特殊,不能用数控车削加工完成全部加工要 求,则必须安排其他非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如喷九、滚 压加工、抛光等。 4)零件上有些表面根据工厂条件采用非数控车削加工更 合理,这时可适当安排这些非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如铣 端面打中心孔等。
制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选择并确定数控加工的内容、对零件图 样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零件图形的数学 处理及编程尺寸设定值的确定、数控车削加 工工艺过程的拟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 公差的确定、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车削加 工工艺文件。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一.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 由于设计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图样上可能出现构成 加工轮廓的条件不充分,尺寸模糊不清及尺寸封闭 缺陷,增加了编程工作的难度,有的甚至无法编程。 二.精度及技术要求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是否齐全、 是否合理;本工序的数控车削精度能否达到图样要求, 若达不到,需采取其它措施(如磨削)弥补的话,则 应给后续工序留有余量;有位置精度要求的 表面应在一次安装下完成;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 表面,应确定用恒线速切削。
三、工序的划分
下面以车削图示手柄零件为例,说明工序的划分。
该零件加工所用坯料为φ32 mm棒料,批量生产, 加工时用一台数控车床。工序划分如下: 第一道工序(按图示将一批工件全部车出,包括 切断),夹棒料外圆柱面,工序内容有:先车出 φ12mm和φ20mm两圆柱面及圆锥面(粗车掉 R42 mm圆弧的部分余量),转刀后按总长要求 留下加工余量切断。 第二道工序(见c),用φ12mm外圆及φ20 mm端 面装夹,工序内容有:先车削包络SR7mm球面的 30°圆锥面,然后对全部圆弧表面半精车(留少 量的精车余量),最后换精车刀将全部圆弧表面 一刀精车成形。 综上所述,在数控加工划分工序时,一定要视零 件的结构与工艺性,零件的批量,机床的功能, 零件数控加工内容的多少,程序的大小,安装次 数及本单位生产组织状况灵活掌握。
四、工步顺序和进给路线的确定
1.工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1)先粗后精 对粗精加工在一道工序内进行的,先对各表面进行粗 加工,全部粗加工结束后再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提高加工 精度。此工步顺序安排的原则要求:粗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工件各 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如图6-10中的双点画线内所示部分)切 掉,一方面提高金属切除率,另一方面满足精车的余量均匀性要求。 若粗车后所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时,则要安排半 精车,以此为精车做准备。为保证加工精度,精车要一刀切出图样 要求的零件轮廓。此原则实质是在一个工序内分阶段加工,这样有 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但可能增加 换刀的次数和加工路线的长度。 2)先近后远 这里所说的远与近,是按加工部位相对于对刀点(起 刀点)的距离远近而言的。在一般情况下,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加 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 3)内外交叉 对既有内表面(内型、腔),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 件,安排加工顺序时,通常应先进行内外表面粗加工,后进行内外 表面精加工。切不可将零件上一部分表面(外表面或内表面)加工 完毕后,再加工其它表面(内表面或外表面)。
进给路线的确定
三、工序的划分
பைடு நூலகம்
1.数控车削加工工序的划分 对于需要多台不同的数控机床、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工序划 分自然以机床为单位来进行。而对于需要很少的数控机床就能加工完零 件全部内容的情况,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1)以一次安装所进行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将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 安排在一次安装下完成,以免多次安装所产生的安装误差影响位置精度。 2)以一个完整数控程序连续加工的内容为一道工序 有些零件虽然能在 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很多待加工面,但考虑到程序大长,会受到某些限制。 3)以工件上的结构内容组合用一把刀具加工为一道工序 有些零件结构 较复杂,既有回转表面也有非回转表面,既有外圆、平面也有内腔、曲 面。对于加工内容较多的零件,按零件结构特点将加工内容组合分成若 干部分,每一部分用一把典型刀具加工。这时可以将组合在一起的所有 部位作为一道工序。 4)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对于容易发生加工变形的零件,通常粗加工 后需要进行矫形,这时粗加工和精加工作为两道工序,可以采用不同的 刀具或不同的数控车床加工。对毛坯余量较大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 件,应将粗车和精车分开,划分成两道或更多的工序。
编制数控车削 加工工艺的基本步骤
主讲:郑才华
1.教学日期:2008.12 2.教学班级:数控班
3.教学章节:§2-1 4.教学课时:4学时 5.教学目的:掌握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方法 6.教学重点: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7.教学难点:数控车削加工工序的划分 8.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编程方法 9.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10. 教学过程:
二、 加工方案的确定
一般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结构 形状、尺寸及生产类型确定零件表面的数控车削加工方 法及加工方案。 数控车削内回转表面的加工方案的确定 1.加工精度为IT8~IT9级、Ra1.6~3.2μm的除淬火钢以外 的常用金属,可采用普通型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车、 精车的方案加工; 2.加工精度为 IT6~IT7级、Ra0.2~0.63μm的除淬火钢以 外的常用金属,可采用精密型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 车、精车、细车的方案加工; 3.加工精度为IT5级、Ra<0.2μ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 金属,可采用高档精密型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车、 精车、精密车的方案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