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让泰州乡村旅游逐渐上升到产业化的阶段。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2 . 下列字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惶恐孤孀疮疤(chuāng)取缔(dì)B.狂阑碾压粗拙(zhuō)话茬(chá)C.疙瘩昆仑可汗(kě)无虞(yú)D.咳嗽屏嶂军帖(tiě)毡鞋(zhān)3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印象诗派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B.《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用象征手法呼唤革命暴风雨尽早到来,鼓舞革命者勇敢搏击。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都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4 . 选词填空。

李先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A.不知B.到底C.究竟D.难道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木香花汪曾祺我的舅舅家有一架木香花。

木香花开,我们就揪下几撮(zuǒ),——木香柄长,似海棠,梗蒂着枝,一揪,可揪下一撮,养在浅口瓶里,可经数日。

木香亦称“锦栅儿”,枝条甚长。

从运河的御码头上船,到快近车逻,有一段,两岸全是木香,枝条伸向河上,搭成了一个长约一里的花棚。

小轮船从花棚下开过,如同仙境。

前几年我回故乡一次,说起这一段运河两岸的木香花棚,谁也不知道。

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做梦?昆明木香花极多。

观音寺南面,有一道水梁,渠的两沿,密密地长了木香。

我和朱德熙曾于大雨稍歇之际,到莲花池闲步。

雨又下起来了,我们赶快到一个小酒馆避雨。

要了两杯市酒(昆明的绿陶高杯,可容三两),一碟猪头肉,坐了很久。

连日下雨,墙角积苔甚厚。

檐下的几只鸡都缩着一脚站着,天井里有很大的一棚木香花,把整个天井都盖满了。

木香的花、叶、花骨朵,都被雨水湿透,都极肥壮。

四十年后,我写了一首诗,用一张毛边纸写成一个斗方,寄给德熙: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德熙很喜欢这幅字,叫他的儿子托了托,配一个框子,挂在他的书房里。

德熙在美国病逝快半年了,这幅字还挂在他在北京的书房里。

5 .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①从运河的御码头上船,到快近车逻,有一段,两岸全是木香,枝条伸向河上,搭成了一个长约一里的花棚。

小轮船从花棚下开过,知同仙境。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1)句中的木香花和紫藤萝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有人将这两个句子的语言特色概括为:①句淡而有味,②句形象生动。

请结合语句对它们的特点分别作具体分析。

6 .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观音寺南面,有一道水梁,梁的两沿,密密地长了木香。

(句中哪个词需要重读?为什么?)(2)天井里有很大的一棚木香花,把整个天井都盖满了。

(把句中的量词“棚”改成“株”,好不好?为什么?)7 . 文章回忆多处地方的木香花,除了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还寄托了哪些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天气预报准不准》,完成下面小题。

①只要一洗车,必定会下雨;特意将雨具放入包中,却碰上一整天艳阳高照;看到发布的高温预警,美美地穿上小短裙出门,却被突来的大风吹个透心凉……相信不少人遇到过类似堵心的情况。

为什么天气预报会“不准”呢?②天气预报看似很简单,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实际上,要做出精准的天气预报,工程量是非常的大。

而且,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错综复杂,“天有不测风云”就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几个小时前刚刚发生的事情,在几天前就预报出来是不可能的。

”气象学家如是说。

③另外,天气预报所测的是一个范围,很难做到定点、定时、定量。

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而下雨时已是深夜,大家正在睡梦中,没能看到下雨。

有时候南山区在下大雨,而北山阳光普照,那么在北山的人便看不到下雨。

凡此种种,都会让公众觉得天气预报不准确。

④其实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不良印象还有个心理学的原因:出于思维的特点,人们总是会牢牢记住给他们造成不愉快经历的过程,而忽略带来愉悦的过程,这就是记忆的选择性。

所以,对于天气预报,人们总是会非常清楚地记住误报和漏报,而忽略准确预报。

⑤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一般而言,省级气象局对暴雨预报准确率的考核要求是不低于__%。

天气预报属于诊断预测科学,其准确性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呈逐步精确的趋势,但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准确。

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以前只是单纯地靠把脉等来诊断,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了CT、B超等科技仪器,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但仍会有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目前,不少气象局已经改变了每天发布一次气象预报的做法,而是将预报精确到了小时和具体地区,建议公众对临短时天气预报情况多加关注。

(选自中国科学院科普文章,有删改)8 . 阅读选文,用文中的要点解答第①段画线句的疑问。

9 . 从第⑤段画线句中任选一词,说说语言的准确性。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及解说,指出其错误之处并改正。

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以前只是单纯地靠把脉等来诊断,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了CT、B超等科技仪器,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但仍会有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这段文字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即使运用科技仪器,也难以准确诊断疾病。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1 . 将下列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意。

12 . 甲文中孙权从“学习对掌权者的重要性”方面劝吕蒙学习,乙文中朱熹希望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四、句子默写13 . 名句默写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_____________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解官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甲)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①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②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乙)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 .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甲)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个孤苦凄凉环境中的女子形象;(乙)诗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之情。

B.(甲)词上阕侧重写词人的外部动作和神态,下阕偏重于内心情感的挖掘,由表及里;(乙)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沿途美景饱览无余,意犹未尽。

C.(甲)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用语新奇;(乙)诗尾联中的“最爱”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湖春景赞发美之情。

D.(甲)词下阕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

(乙)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即景寓情,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15 . 请简要赏析(乙)诗颔联“争”和“啄”两词的妙处。

六、名著阅读16 . 《儒林外史》中,作者写到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请写出其中的一位,并指出他奇在何处?七、综合性学习17 . 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昨天,省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接见了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傅稻镰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2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

傅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省博物馆报告厅。

请用一句话将“傅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35字。

(2)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A】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

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

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潮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你会和我一样,【B】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A】处划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

②【B】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博物馆:连接文化之桥”留言簿上留言。

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稀图画;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感谢您,博物馆!”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八、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快乐。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