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PPTPPT讲稿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PPTPPT讲稿
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中毒、药物过敏等。
心肺复苏禁忌症、并发症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
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衰竭无法逆转者,如晚期癌 症。 并发症:
1、人工呼吸并发症:过度通气,胃膨胀。
心肺复苏指南的年龄划分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 婴 儿:1月到1岁 儿 童:1—8 岁 成 人:≥ 8岁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
• 注: • 非专业施救者无需检查脉搏 • 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
止的辨识能力
• 脉搏检查: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
检查清除脉搏(如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 到脉搏,则应开始CPR)
• 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
脉搏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
二、早期心肺复苏
他不仅需要急诊医生关注,而且其他各个科室的医生
都应关注的主题。
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各种
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丧失泵血 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 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 危急的情况。
• 心脏骤停并不代表死亡,通过紧急的治疗
干预有逆转的可能,甚至不遗留任何后遗 症。
判断方法:轻轻拍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 怎么了?”,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立即 高声呼救其他人帮忙,同时去枕,解开患者的衣 扣,把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
2、无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检查脉搏同时应 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濒死喘息或癫痫样 发作。
脉搏 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 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 中点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
心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 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 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的关系 “时间就是生命”在心肺脑复苏中得到做好的诠
释。 心跳停止10-20秒钟----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
绀 心跳停止20-40秒钟----四肢抽搐 心跳停止1分钟--------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4-6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心跳停止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 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 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不能电除颤!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PPT课件
猝死
• 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
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的短时间内,因 病突然死亡。
• 猝死是指未能预期的、非创伤的、非自杀
(猝然死就)是性患的者猝突然然而死死,亡无。论世患者界本卫人生还是组他织(定她)为 发病的后家6人小都始时料内不死及,亡这者就为是该猝病死的,可怕多之数处学。者定 为如1果小猝时死发,生但在也院内有,人因将为他发是病一后非预24期小死亡时,内有死可亡 者归入猝能会死成之为列非常。严重的医疗纠纷隐患。
心肺复苏历史
➢ 20世纪60年代以前 : “压式”人工呼吸法 ➢ 1958年:Peter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里程碑 ➢ 1960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现代心肺复苏的诞生 ➢ 1966年:ZOLL提出电除颤-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 1985年:诞生了心肺脑复苏(CPCR)的新标准。
➢ 2000年《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为100~120 次/分钟,并等待胸壁完全回弹; ②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至
少 5cm,改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③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
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气道通畅措施或除 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质量标准
4、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职责。 5、避免过度通气。 6、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应采用30:2的按压
-通气比率。建立了高级气道后,通气速率 的建议简化为每 6秒一次呼吸,即每分钟10 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 7、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若PETCO2 < 10mmHg,应提高CPR质量。若自主循环恢复 可能导致 PETCO2突然持续增加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 1、无意识,立即呼救
• 心脏停搏: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
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搏”,而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四种心律类型 1、心室颤动:QRS波、ST段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
极不匀齐颤动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立即行电除颤治疗!
心室颤动Leabharlann 无脉性室速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2010年新指南心肺复苏操作顺序发生了 变化:由A-B-C改为C-A-B,2015年继续 延用即: (一)C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二)A 开放气道(airway) (三)B 人工呼吸(breathing) 注意: 对于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医生应在 启动EMS前,按A-B-C顺序实施5组(约2 分钟)的CPR。 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原因所致, 故复苏应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 的病因
➢ 2005年: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 ➢ 2010年:重新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
适应症:
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者。
1、各种心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
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
3、手术及麻醉意外。
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 新观点
1、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院内和院 外出现的心脏骤停患者区分开来;
2010版生存链(5早)
2015年把生存连分为院内 及院外
2015年心肺复苏有哪些新观 点
2、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 3、心肺复苏质量标准: ①胸部按压速率:由至少100次/分钟,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