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东方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 1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 - 1 -(二)建设用地管控情况.......................... - 1 -二、调整原则.................................... - 4 -三、调整的主要内容.............................. - 5 -(一)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 5 -(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 - 6 -四、保障措施................................... - 13 -(一)加快推进乡级规划调整工作 ................... - 13 -(二)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 - 14 -(三)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14 -(四)加快建立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和有偿退出机制- 14 -(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整治、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 15 -附表: ....................................... - 16 -附表一、东方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 16 -附表二、东方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表- 16 -附表三、东方市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 - 16 -为落实《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省级调整方案》),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科学保障“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统一安排,对《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45207.00公顷,截止2014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529.19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3828.39公顷,至2014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48012.66公顷,超省下达指标2805.66公顷。

省下达东方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363.00公顷,《规划》实际划定基本农田42395.54公顷,规划实施至2014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为42395.54公顷,比省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多1032.54公顷。

(二)建设用地管控情况《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579.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8047.0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5540.0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2662.0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为928.00公顷,至2014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2438.8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9749.9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5295.41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2314.9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为529.1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超省下达指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未超省下达指标。

《规划》确定至2020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23平方米,至2014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规模为297平方米,超省下达给东方市的人均城镇工矿指标,与2012年东方市定期评估与调整时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457平方米相比少160平方米,因此,全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程度有所提高。

表1-1 东方市主要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单位:公顷、平方米、% 指标现行规划目标2014年剩余量执行率指标性质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45207.00 48012.66 约束性基本农田面积41363.00 42395.54 约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20579.00 22438.87 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047.00 9749.94 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5540.00 5295.41 预期性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2662.00 2314.96 -347.04 86.96 预期性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928.00 529.19 -398.81 57.02 约束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928.00 3828.39 2900.39 412.54 约束性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23.00 297.00 约束性- 3 -二、调整原则1.指标控制原则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原则上不得突破上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调控指标,确需突破的,应先通过上级规划调整进行统筹平衡。

2.保护耕地原则规划调整完善应以保护耕地为前提,确保规划调整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3.节约集约原则规划调整完善涉及的用地标准,应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相关要求、准入条件和行业用地标准等。

4.优化配置原则规划调整完善涉及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其目标应比规划调整前趋于合理、优化,科学配置用地。

5.公众参与原则规划调整完善要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举行听证,充分论证,调整完善方案应按程序进行公示。

6、规划衔接的原则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积极与城乡规划、林地规划、交通水利、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各类用地合理布局。

三、调整的主要内容(一)规划控制指标调整1、耕地保有量调整。

坚守耕地保护基本国策,严格落实《省级调整方案》下达的规划指标。

到2020年,东方市耕地保有量为49796.92公顷(74.70万亩)。

2、基本农田面积调整。

按照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基本稳定、优质耕地优先保护的原则,严格落实《省级调整方案》下达的规划指标。

到2020年,东方市基本农田面积为41395.99公顷(62.09万亩)。

3、建设用地指标调整。

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思路,确定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516.7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7868.51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12648.23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3733.5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为1102.93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23平方米。

4、其他用地指标调整。

在优先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等需求,对其他用地指标进行调整。

到2020年,东方市林地面积为138363.25公顷,园地面积为7704.43公顷。

(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1、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优化结合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依据“二次调查”和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共调入基本农田1522.79公顷(其中落实城镇周边基本农田划定任务1387.05公顷),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等别为7.10等。

在落实《省级调整方案》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前提下,将纳入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范围、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及现状基本农田中林地、建设用地、坑塘水面等非耕地及相对零星分散的耕地调出,共调出基本农田2544.42公顷,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等别为8.67等。

调整后东方市基本农田面积为41395.99公顷,平均等别为8.33等,较现行规划基本农田等别(8.41等)有所提高。

表3-1 东方市基本农田调入调出对比表单位:公顷、%表3-2 东方市基本农田调入调出质量等别对比表单位:公顷表3-3 东方市基本农田调整前后质量等别对比表单位:公顷2、一般耕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落实《省级调整方案》下达耕地保有量指标,除已纳入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范围、“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外,将未划为基本农田的192.71公顷现状耕地优先规划为一般耕地,并结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以及耕地“占一补一”要求,划定耕地开垦区5671.33公顷。

调整后,一般耕地面积为8398.95公顷。

3、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以及资源高效配置的要求,将开发边界范围外现行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调整到开发边界内,特别是将生态保护红线、山体保护范围内建设用地调出,引导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布局,并加强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清理,将具备整治条件的废弃矿山、零散未建设村庄等现状建设用调整规划为农用地。

共计调出建设用地2934.84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1149.83公顷。

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

将现行规划剩余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安排用于板桥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板桥南港河燃气调压站项目、陀兴水厂项目、高排风电110kv变电站项目等“五网”基础设施,八所镇中心城镇及八所工业园区,东方市板桥国际文化小镇、大田乡村休闲游小镇、东河黎锦文化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北黎村、塘马园村、雅龙村、江边村等59个美丽乡村及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共计调入建设用地2876.40公顷。

表3-2 新调入建设项目用地列表单位:公顷四、保障措施(一)加快推进乡级规划调整工作在本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报政府审批。

调整工作完成后,将市级和乡镇级成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二)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重点更新规划图层。

做好质量核查,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

(三)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先补后占”政策。

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旱改水”工程,规范土地整治项目成果验收,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按要求立界定桩、建档立册、上图入库。

(四)加快建立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和有偿退出机制按照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目标,将农村居民点整治复垦目标的实现情况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挂钩,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退出的农村宅基地依法优先用于满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规定申请宅基地的需求,或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复垦和利用。

(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整治、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年度计划,加大工矿废弃地等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整治力度,创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点、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要求,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有效激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推进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东方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0日附表:附表一、东方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二、东方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表附表三、东方市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附表1 东方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2 东方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表附表3 东方市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单位:公顷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