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学习贯彻“十七大”及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结合伯西热克乡的实际,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奋斗目标。
一、农业农村经济的总体奋斗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及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以“优粮棉、扩果蔬、增畜禽、抓市场、”的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为指导思想,优化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以石榴、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实施好“两大一小一特”畜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家禽特色养殖,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
在“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以前两年打基础,后三年大发展。
到“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基本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实现人均1亩万元田,1亩“三高田”,3亩园(其中:2亩精品石榴园,1亩精品葡萄园),人均10头(只)牲畜,户均300只家禽,户均1至2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到“十一五”末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十三五”末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为奋斗目标。
二、具体工作措施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调,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上下功夫,在推进协调发展、整体提高上见实效。
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调整好种植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增收。
种植业上在确保人均一亩口粮田面积的基础上,加大多熟制种植力度,选择水肥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的村集中连片种植,努力实施“五个二”工程,即按照,小麦套播玉米,小麦成熟收割后套种洋芋2000亩;小麦套种瓜类作物2000亩;石榴套种花生2000亩;石榴套种豆类2000亩;石榴套种彩色辣椒2000亩等“多熟制”种植模式,并保证面积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大
面积种植蔬菜、棉田套种豆类等作物,绝不留下一片空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力争到“十二五”末种植业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
2、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
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前提,打造安全、优质、绿色、有机的设施农产品名优品牌;把设施农业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作为首要工作,加快发展以大、中、小拱棚相结合的设施农业建设,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丰富设施农产品种类,优化品种结构;同时合理安排好茬口,做好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的种植,增加投入,提高设施农业产出率和效益,保证设施农业亩产值达到6000元以上;充分发挥农产品销售协会的作用,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十二五”末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
3、做大做强以石榴、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在现有2万亩石榴
面积的基础上,加大补植、定植任务,力争“十二五”末全乡石榴面积达到5万亩。
加大科技投入,每年利用春秋季节,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大规模培训村干部、农民技术员,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以上,达到家家户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
加强对石榴的修剪、追肥等管护措施,着力做好人均2亩精品园的建设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丰产园的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单产达到800—1000公斤左右,亩均收入达到5000—8000元左右。
葡萄种植结合抗震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房前屋后改造等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民按照集中连片的要求,大规模修建葡萄走廊,形成地中有石榴、路边有葡萄的格局。
要加大对葡萄的科学管护力度,重点做好品种改良和新定植工作,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做好以6村、8村为重点的基地建设,力争“十一五”末葡萄面积达到1.2万亩的目标,“十二五”末达到人均1亩即2.3万亩的目标。
同时,要帮助和引导农民搞好石榴、葡萄产品的销售工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当好市场向导,对外做好宣传,适当包装,要派专人外出联系销路,提
升品位,卖好价,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从家里把石榴、葡萄等农产品拿出来,摆出去,销得出。
在扶持好本地营销大户和经纪人的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零公里工业园区进行石榴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极大的提高石榴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力争到“十二五”末林果业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4、大力发展畜牧业,培育和建立畜牧养殖专业村,发展壮大以规模养殖为主的“万元院”。
抓住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加大饲草的种植,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在畜牧业上大做文章。
加大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抓好暖棚养畜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引进、推广种植优质饲草,建成良种畜禽养殖基地,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和效益,不断发展壮大以规模养殖为主的“万元院”。
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大力培育成集中连片养牛、养羊、养鸡、鸭、鹅专业村。
牛羊养殖专业村: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对有意发展畜牧业,家境条件各方面好的农户,积极帮助引导,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发展暖棚圈养殖,花大力气让
每家每户修建和维修好暖棚圈,要大量修建青贮窖,全面推广长草短喂,搞好改良和疾病防疫工作,家家户户发展养殖业,把目前养殖大户较多的5村、6、8、17村建成牛羊养殖专业村。
大力发展家禽养殖,培育养鸡专业村:针对7村、8村、17村土地面积小的特点,大力发展家禽养殖,在已有10村建成1万只鸡的养鸡场的基础上,要继续筹措资金,扩大规模,大量修建育雏室、养鸡室,达到每村有育雏室,每家每户有养鸡室,力争户均达到养殖鸡300只以上的规模。
要积极从县小鸡孵化厂购买小鸡,做好短期饲养和防疫后再分发给农户,并制定好相关制度和措施,保证成活率,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12村水源条件相对好,部分农民喜欢养鸭、养鹅的习惯,而且该村有专门从事孵化鹅、鸭的专业户,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把12村建成养鹅、养鸭专业村。
力争到“十二五”末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4、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家庭专业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外出人员的整体素质。
使劳务输出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逐年
增长,把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力争达到每户有1—2人外出务工挣钱,每年保证有6000人以上从事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强引导和扶持,针对9村有从事家庭专业做皮鞋的专业户,有多家从事木器加工,水泥钢筋预制产品加工的优势,把9村建成从事二、三产业专业村,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
结合村容村貌建设,力争每年每个村要增加小商店、小卖铺、裁缝铺、理发店、小食堂等服务场所,既方便群众又活跃农村经济。
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利用好周边环境,零公里工业园区、建筑工地,搞好中介和劳务介绍,大量输出农民外出务工。
结合抗震安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离土不离乡,鼓励农民外出短期务工。
乡政府加强联系,指导帮助,乡村制定优惠政策,减免集体义务工,支持鼓励他们外出务工挣钱。
力争到“十二五”末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5、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第一要务,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逐步改善我乡
的基础设施面貌。
引进投资建设石榴、葡萄深加工企业,发展城市郊区旅游。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对全乡的农田、水利、道路、林带、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进行改造,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全面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在“十二五”末完成对全乡的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