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需求分析

劳动需求分析


第二节 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2.1 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2.2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2.3 长期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互动
2.1 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1、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1)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
R(Q) Q • P
Q Q(L)
R(L) Q(L) • P
利润最大化 就业 管理效用最大化 销售收入最大化 ……
1.2.4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定义为“一系列被制 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 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 益的个人行为”。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 就业制度 用人制度 工资制度 福利制度 非正式制度 社会意识形态 伦理道德 惯习
内容概要
本章中,我们首先从市场与非市场的角度,探 讨影响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各种因素;其次,考 察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劳动需求行为; 第三,将完全竞争模型扩展到不完全竞争市场 结构下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第四,考察劳动 需求的弹性问题;最后,将劳动需求理论应用 于政策领域,考察劳动需求理论的实用性。
公式表示为: VMP=W或MP·P =W
数学推导
(L) P • Q(L) WL
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下式成立:
d (L) P dQ(L) W 0
dL
dL
即 P dQ(L) W dL
上式即为 VMP W
2、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 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
生产函数在短期和长期可能是不同的, 不同的生产函数就会导致对劳动需求的 不同。
表2-1 资本和劳动调整的时间滞后
劳动
资本
1、改变劳动数量的决策时间 改变资本数量的决策时间
2、广告(以及其他的搜寻方 式)搜寻时间
搜寻时间
3、面试时间
生产者的制造时间
4、培训时间
安装和调试时间
表2-2 短期、长期和超长期分类
MP dR(L) dQ(L) • P
dL
dL
VMP MP • P
注意MR、MP、 VMP的不同
(2)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
C C(Q) C W •L MC dC(L) W
dL
(3)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 “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 本”即工资相等。
劳动力市场上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1.2.5 产业发展
制造业大国与“蓝领缺失”
近些年,在我国企业中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能员工短缺正成 为一个日益沉重的话题。“高级蓝领”万金难求的现象纷纷见 诸报端。据报道,深圳一家企业为高级钳工开出6000元的月薪, 但仍未得其人,只能发出“好钳工比研究生难找”的感叹;青 岛一家制造公司开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切招聘一名具有丰 富经验的高级模具工,最终也因面试者寥寥而无下文;杭州汽 轮机厂将数控机床工人的月薪提到6000元,在人才市场上仍一 无所获。高级技工成为人才市场上有价无市的“香饽饽”。据 统计,全国7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工比例极低,只占5%。
课程目标
一、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二、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四、劳动需求弹性 五、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课程目标
✓一、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二、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四、劳动需求弹性 五、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如果某一企业使用的生产函数具有固定技术系 数的特征,那么该企业在使用生产要素时无法 相互替代;
如果某一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可变技术系数的 特征,那么该企业在生产中就可以根据生产的 成本状况进行替代,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产品。
1.2.2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 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
W
推导过程:
W
1)VM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水平的工资率曲线W; 3)二者交点连线。
VMP=P·MP=d
W
L
L
两个潜在的假定
第一,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 变化的影响;
第二,产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一节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 1 派生需求原理 1. 2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 1 派生需求原理(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是企业 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特点: 第一:劳动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 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 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 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
❖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 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第二:劳动需求是共同性需求
❖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共同性”,即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 依赖性。
第三:劳动需求与工资率反向联系。
劳动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W
A W1
C
B
W2
D1
D2
O
L1 L2
LD
1. 2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2.1 技术 1.2.2 厂商的经济目标 1.2.3 时间的长短 1.2.4 社会制度环境 1.2.5 产业发展
1.2.1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企业生产函数:Q=f(L,K) 表明: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
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不同的生产函数也 反映了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 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与可变技术系 数
时间范围
变化的要素
固定不变的要素
短期
劳动
资本和技术
长期
劳动和资本
技术超长期 劳动、资本而后术出于简化模型的假定: 只存在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两种投入各自都是同质的; 劳动投入在短期内是可以变化的,而资本只在长
期内变化,生产技术在超长期内才能发生变化。
1.2.3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