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丁_路德与尤金_奈达翻译及翻译理论对比研究_吴和林
马丁_路德与尤金_奈达翻译及翻译理论对比研究_吴和林
第 4 卷第 3 期
华中人文论丛 H u a z h o n H u m a n i t F o r u m g y
2 0 1 3年1 2月
马丁 · 路德与尤金 · 奈达翻译及翻译理论对比研究
吴和林
( ) 华中师范大学 外事处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摘要 马丁 · 路德与尤金 · 奈达在西方 《 圣经 》 翻译 史 , 乃至整个翻译史中的崇高地位毋庸 国内对于这两位在 《 圣经 》 翻译领域取得卓越成 就 的 翻 译 家 的 研 究 有 厚 此 薄 彼 的 情 置疑 。 然而 , 况 。 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自上世纪引入中国以来 , 对中国 的 翻 译 界 的 影 响 是 任 何 西 方 翻 译 理 论 马丁 · 路 德 这 位 在 德 语 版 《 圣 经》 上颇有建树的翻译家却鲜有关注。 家难以企及的 。 与此同时 , 《 本文通过对比路德与奈达的翻译人生 、 圣经 》 翻译和翻译理论 , 总结了他们在 《 圣经 》 翻译及翻译 理论方面的共性和差异 。 关键词 感觉化 ;写实 ;超现实 ;童年经历 了可能 。 该书 “ 虽然讨论了一些主要的翻译理论问
⑦ ” 者呢 ?
三、 路德与奈达翻译理论渊源
关于路德和奈达二人的翻译理路渊源 , 试分析 如下 : 如前文所述 , 路德无疑是圣经翻译史上最成功 的翻译家之一 , 对圣经翻译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 的作用 。 时至今日 , 路德 《 圣经 》 仍然是以德语为母 语的各个国家和地 区 流 传 最 广 的 经 典 德 语 《 圣 经》 译本 , 当然也是所有德语书籍中最普及的一部 。 从 新 约 圣 经》 出 版 开 始, 一直到路 1 5 2 2 年 9 月德 语 《 德辞世这二十四年间 , 路德 《 圣经 》 前后经历了4 3 0 次重印和不断再版 , 销量达到五十万本 。 这一数字Leabharlann 二、 路德和奈达的人生经历
马丁 · 路德 1. 马丁 · 路 德 是 德 国 宗 教 改 革 运 动 的 领 袖 和 翻 译家 , 出生于图林 根 的 一 个 农 民 家 庭 , 早年在一所 修道院中攻读神 学 , 后 获 维 腾 贝 格 大 学 神 学 博 士, 并担任解释 《 圣经 》 的教授 。1 5 2 1年因拒绝查理五 幸而经 世勒令他改变其宗教改革的主张几乎被捕 , 人护送到瓦特堡隐匿起来 。 此后 , 他便在合作者的 。他分别从希腊语和希伯 协助下着手翻译 《 圣 经》 , 来语译出 《 新 约 圣 经》 和《 旧 约 圣 经》 先后于1 5 2 2 年和 1 路德以家乡 5 3 4 年出 版 。 就 译 语 选 择 而 言 , 图林根地区较统一的正式用语为主 , 通过吸收德国 中东部 、 中南部方言 , 创造了许多新颖词汇 , 为其译 文成为德语经典 奠 定 了 基 础 。 由 于 新 版 《 圣 经》 的 问世 , 德国平民老百 姓 才 能 够 直 接 引 用 德 文 版 《 圣 经》 为自己的阶级 辩 护 , 使其能够维护所在阶级的 利益 。 因此 , 路德版 的 圣 经 常 常 被 称 为 “ 第一部民 ” 。自 然, 圣经 》 它的诞生不但深刻影响了德 众的 《 更是创造了为民众 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 , 所接受 、 所喜爱 、 所熟悉的文学语言形式 , 对德国语
文艺 复 兴 时 期 的 马 丁 · 路 德 是 读 者 反 应 论 的 一个践行者 。 他很 早 就 在 翻 译 论 述 中 对 接 受 者 给 予了极大的关注 , 并且明确了接收对象的范围 。 路 德提出 “ 你得 走 出 书 斋 ,问 问 家 庭 主 妇 、 街上的孩 6 3
童和集 市 上 的 普 通 人 。 看 看 他 们 是 怎 么 说 话 的 , 。 这一点和路德的目的不 就以那样的方式做翻译 ” 谋而合 。 他翻译的目的十分明确 , 就是要让那些既 看不懂希伯来语 和 希 腊 语 、 又 不 明 白 拉 丁 语, 而且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的 基 督 徒 和 读 者 能 通 过 阅 读 本 — — 德语看懂 《 圣经 》 全文 。 国语言 — 尤金 · 奈达在翻译圣经时 , 对于读者反应的思 考, 其实和路德的翻译思想极为相似 。 这一点在奈 达翻译理 论 的 发 展 到 第 二 阶 段 时 显 得 特 别 突 出 。 “ 正如谭载喜所言 ,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 功能的观 点 出 发 , 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 象 。 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得正确 , 必须以读者的 反应为衡量标准 ” 。
①
总的目的还是 直 接 为 翻 译 实 践 能 力 服 务 的 , 从 题, 它有别于西方 内容和实例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来 , 一些距 离 实 践 比 较 远 的 理 论 著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② 。 本文通过 对 比 二 人 的 人 生 经 历 , 点” 翻译理论
渊源 , 拟为研究路德和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 个新的视野 。
一、 引言
, 马丁 · 路 德 ( 和 M a r t i n L u t h e r 1 4 8 3-1 5 4 6) , ) 尤金 · 奈达 ( 两人所 E u e n e A l b e r t N i d a1 9 1 4- g 生活的时代相隔几个世纪 , 而这两位西方翻译理论 领域的佼佼者在中国翻译界的际遇亦是相去甚远 。 众所周知 , 马丁 · 路 德 是 1 6世纪德国著名的神学 家、 新教宗教改革的发起人和伟大的 《 圣经 》 翻译家 ” 之一 , 俗称的 “ 路德 《 圣经 》 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德 语圣经版本 。 路德 的 圣 经 翻 译 不 仅 促 进 了 《 圣 经》 在德国普通民众中的传播 , 加快了德语语言的标准 化和普及 , 而且还对翻译理论本身作出了卓越贡 献, 提出了 数 条 翻 译 技 巧 和 原 则 。 然 而 , 中国翻
③
在中世纪人口尚为稀 少 的 德 意 志 帝 国 实 属 惊 人 ④ 。 像赖希林 、 伊拉斯 谟 等 人 一 样 , 路德坚持人文主义 者的语言学观点 , 认为语言各具无法逐词互译的特 征 ⑤ 。 这一点 , 路 德 跟 奥 古 斯 丁 不 谋 而 合, 认为译 。 他认为 , 奴隶 ” 只有去除语言 者不应成为单词的 “ 采取意译 ,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重现 《 圣 外壳的束缚 , 。 经》 的“ 精神实质 ” 与路德不同 , 奈达本人对于翻译理论有比较系 , “ 主要有 “ 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 ” 翻译即 统的描述 , , “ , “ 科学 ” 翻译即交 际 ” 翻译必须重读者反应” 等。 “ 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 ” 主要体现在 他 运 用 美 国 4 0 年代 、 语义成分分 5 0 年代流行的句法结构 分 析 法 、 析法和类同于乔姆斯基层次结构的核心句分析法 , 从语言转换即语际翻译角度 , 对翻译表达形式以及 翻译程序进行 了 结 构 层 面 的 分 析 。 关 于 奈 达 的 翻 译理论 , 谭载喜在 《 新编奈达论翻译 》 一书中将其划 ( 分为三个不同的主 要 发 展 阶 段 : 描写语言学阶 1) ( ) ( ) 段; 交际理论阶段 ; 社会符号学阶段 。 2 3
屈指可数 。 译界对于路德翻译的研究如凤毛麟角 , 奈达博士无疑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他 本 人 经 过 五 十 多 年 的 翻 译 实 践 与理论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到目前为止 , 他 已经发表了 4 大多与圣 0 多部专著 , 2 5 0 余篇论文 , 。 , 经翻译相关 2 0 世纪 8 0年 代 初 奈 达 的 翻 译 思 想 和理论受到了国人关注 , 在当代众多西方翻译理论 中, 他的翻译理论 被 介 绍 进 入 中 国 最 早 , 形式最为 多样 , 内容最为丰 富 , 自然也成为影响最大的理论 之一 。 事 实 上 , 奈 达 就 是 这 一 理 论 传 播 者。 早 在 我国翻 译 家 金 堤 前 辈 就 与 奈 达 一 起 出 版 1 9 8 4年, 了《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w i t h s e c i a l r e f e r e n c e t o C h i - p ( 》 论翻译 ) 一 书, 引进奈达的翻译 n e s e a n d E n l i s h g 理论 , 这也为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 6 2
尤金 · 奈达 2. 尤金 · 奈 达 出 生 于 美 国 中 南 部 的 俄 克 拉 荷 马 城, 1 9 3 6 年毕业于洛杉矶加州大学 , 1 9 4 3 年他在布 ( ) 龙菲儿德 和 费 赖 斯 C h a r l e s F r i e s 两位名家的指 导下获语言学 博 士 学 位 。 作 为 美 国 当 代 翻 译 界 首 屈一指的翻译理论领军人物 , 奈达还从事过包括语 语义学 、 人类学 、 通讯工程学在内的等方面的 言学 、 研究 。 在 上 世 纪 8 他主要供职于 0 年 代 退 休 之 前, 美国圣经公会 翻 译 部 。 在 担 任 翻 译 部 执 行 秘 书 期 间, 他不但亲身参与 到 《 圣 经》 翻 译, 而且负责组织 译本修订工作以及 《 圣经 》 译员的培训和理论指导 。 他精通多国语言 , 其所调查研究过的语言就有一百 多种之多 , 特别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他本人对非洲和拉 他担任 美地区的一 些 小 语 种 颇 有 研 究 。1 9 6 8 年, 过一届美国语言学主席 。 尽管他不以教书为职业 , 但他却有着极 为 丰 富 的 翻 译 培 训 和 讲 学 经 历 。 除 较长时期兼职在著 名 的 美 国 暑 期 语 言 学 讲 习 所 教 他还在多所美国大学担任 授语言学和翻译课程外 , 过客座讲师和教授 , 并经常受邀到欧美 、 拉美 、 非洲 和澳洲各国作短 期 讲 学 , 获 得 多 个 荣 誉 博 士 称 号。 美国圣经公会为了 肯 定 他 在 翻 译 研 究 特 别 是 在 圣 于2 经翻 译 研 究 领 域 所 作 的 贡 献 , 0 0 1年以他的名 字命名了该公 会 的 学 术 研 究 所 。 在 与 世 界 各 国 学 界 同 仁 交 往 中, 奈 达 对 中 国 怀 有 深 厚 的 感 情, 自 与我国许 1 9 8 2 年起他先 后 十 余 次 应 邀 来 华 讲 学 , 多学校和学界同仁 长 期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学 术 联 系 和 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