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理论探讨:书法作品与社 会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 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2、时代变迁对书法的影响
(1)秦汉时期——实用性文字
秦琅邪刻石 (小篆)
秦绎山刻石 (小篆)
秦始皇在位期间,五次巡视各地,七次刻石。包括 绎山刻石、琅邪刻石、泰山刻石等,现保存下来的 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以及后人的一些拓本摹本。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的发明与演变
1、文字的地位
将从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 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 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2、时代变迁对书法的影响
(1)秦汉时期——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4)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 丰富多样,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书法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 抒情达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②通过自有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 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 合在一起,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 的独特的艺术。 ③书法既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也是一种 实用性的艺术。因而,它是具有综合性的 艺术,是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2、时代变迁对书法的影响
(1)秦汉时期——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
面对汉末以来的社会危机,书法注重 士人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 代表: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
王羲之故居——洗砚池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王羲之《孔侍中帖》
“伏如虎卧, 起如龙跳, 顿如山峙, 控如泉流”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局部)
张旭《十五日帖》
怀 素 《 自 叙 帖 》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 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笔势飞 动,意绪狂放,有如“惊蛇走虺(hui),急 风骤雨”。原迹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 《九成宫碑》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的发明与演变
1、文字的地位 2、汉字的发展历程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2)汉字的成熟:
(3)“书同文字”:
半坡遗址陶器 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 器上的刻划符号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2)汉字的成熟: 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 (3)“书同文字”:
—
元 代 赵 孟 頫 临 《 兰 亭 序 》
—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2、时代变迁对书法的影响
(1)秦汉时期——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4)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 多样
(5)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 法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王羲之 《兰亭序》(神龙本) Nhomakorabea虚玄灵动——“书圣” 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2、时代变迁对书法的影响
(1)秦汉时期——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一统,盛世气象,书法既有狂放 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代表: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颜 真卿、柳公权
1、什么字体?
2、左图是 草书、行书 的代表作,右图被誉为
。
3、哪些是实用文字,哪些是自觉书法艺术?
小结:时代背景书艺历程
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 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 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 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 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 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 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甲 骨 文 中 的 十 二 生 肖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散氏盘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武 付鲜千 父 散(罚 则 氏鮮千 )傳 ( 西誓传 宫曰) (我棄 既之 )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2)汉字的成熟: 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 秦朝:小篆、隶书 (3)“书同文字”: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隶 书
隶 书
二、书艺历程
自发阶段
魏晋
自觉阶段
实用性
秦小篆 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 汉隶
艺术性
王羲之《兰亭序》
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二、书艺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的条件
①汉字特质: ②人才因素: ③物质基础:
祝枝山《箜篌引诸篇》
文徵明小楷
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赞语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 行书
“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 控如泉流” 张旭 草书 怀素 草书 “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颜筋柳骨” 颜真卿柳公权 楷书
上述赞语分别具体指谁的什么书体?
什么字体?
小篆、楷书
右边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 生而四目,有睿德。见灵 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 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 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 山川,指掌而拼文字。文 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 夜哭,龙为潜藏。
仓颉
——《临汾县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 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 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 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 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 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 门外文谈》 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的这段话?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三、篆刻艺术
秦少府封泥
秦郎中令丞封泥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三、篆刻艺术
西汉皇后之玺
汉殿中都尉印(官印)
思考:中国古代的印章与古代一项科 技发明的关系?
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 刷术 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启发:艺术创作对科技发明也 有一定促进作用。
苏轼《赤壁赋》(局部) 苏轼真迹精品的代表作。纸本,行楷书。其书法丰腴 劲秀,结字在方整中有流动的气势,特别是用墨虽浓,而 灵活不滞,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无穷 。
《黄州寒食诗 卷跋》是黄庭坚 在苏轼《黄州寒 食诗帖》后写的 一段跋语。此 《跋》历来为人 们所珍视,与原 帖合称“双璧”。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淡墨秋山尽远天, 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 不到平山谩五年。
米芾《淡墨诗帖》
《扈从帖》 为治平三年 (1066年)蔡襄 五十五岁时作, 用笔一丝不苟, 疏朗婉健,雍容 大度,颇具晋唐 遗风。
蔡襄《扈从帖》
宋 徽 宗 书 法 瘦 金 体
——
元 代 赵 孟 頫 《 归 去 来 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