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b骨、关节与软组织基本病变
1b骨、关节与软组织基本病变
骨膜改变的各种表现
骨膜增生:CT
基本同平片,更敏感 易显示扁平骨的骨膜增生 不能显示层状骨膜及骨膜与皮质间 之间隙 增生的骨膜与皮质混在一起,类似 骨皮质增厚。
骨膜增生: MRI
对骨膜的显示早于CT与平片。在骨膜受 侵初矿物质沉积前即能测得骨膜增厚, 在T1WI上为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的线样影。 当矿物质沉积后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 对骨膜形态精确度不如平片。
定义: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 坏死的骨质为死骨( sequestrum )。 平片: – 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小梁粗(新骨 形成),髓腔密度高。 – 死骨被压缩、碎裂、密度更高 – 死骨游离于空腔内、周围密度低(脓 液)。
骨质坏死:MRI
显示骨坏死较平片和CT早 T1WI病灶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减低,在T2WI病 灶信号增高,呈中→高强度。 病灶外围T1WI和T2WI上均有一低信号,为新 生骨硬化带。 其外还可见高信号肉芽和软骨修复带。 晚期坏死区出现纤维化和骨质硬化,T1WI和 T2WI均呈低信号。
X线表现:
– 骨的密度减低 – 长骨骨皮质变薄或分层,骨小梁稀少、 细,髓腔宽。 – 脊椎之椎体内小梁纵形排列,皮质薄。
骨疏松:MRI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年性骨疏松
– 松质骨:小梁少、变细、黄髓↑骨髓在 T1WI和T2WI上信号增高。 – 皮质:薄,相对髓腔扩大。皮质内出现高 信号。
炎症、肿瘤、骨折
– 因充血、水肿、表现清楚或不清楚的长T1、 长T2信号影。
骨质破坏 Destruction of bone
定义: 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 织缺失。 1、病理组织直接作用。 2、病理组织引起破骨细胞生成或活动亢进。
骨质破坏 Bone destruction
X线表现
– 骨内局限性骨密度减低 – 骨小梁中断,进一步出现斑点状或大片状 骨缺损 – 骨皮质可出现筛孔状、虫蚀状或断续不连, 以至大片骨缺失。
软骨钙化chondral calcification
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瘤软骨的钙化是病理性。 平片、CT表现:环形、半环形、点状的 高密度形,并可融合成蜂窝状。 CT能较平片更好的显示瘤软骨钙化的特 征,对分化较低的瘤软骨少量的小点状 钙化能显示。
骨质坏死(osteonecrosis)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定义: 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 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降低, 骨质软化。
骨质软化是全身性骨病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X线表现
– 骨密度减低 – 骨皮质与骨小梁改变同骨疏松,不同点为 模糊不清 – 骨软化变形 – 假性骨折线,(Looser’ zone)表现为2- 5mm光滑透亮线与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
骨质增生(hyperostosis)
在肌腱、韧带、骨间膜附着部位,可因 慢性炎症、外伤修复形成一些骨性新生 骨——骨刺、骨唇、骨桥
骨质增生(hyperostosis)
CT
– 表现同平片
MRI
– 增生的骨组织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 影,此因增生的骨组织内小梁间骨髓组织 少。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骨质破坏 Destruction of bone
溶骨性骨破坏: 破坏轮廓不规则,边缘模糊。 膨胀性骨破坏: 病变边界清楚,可见致密硬化带围绕。
骨破坏:CT
CT基本同X线平片, 但更易显示松质骨与皮质的破坏。 更可见到骨髓被病理组织所取代。 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
骨破坏: MRI
破坏区内原为高信号的骨髓为病变组织 的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破坏区周围的骨髓可因水肿而表现模糊 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
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osteosclerosis
定义: 为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加。
骨质硬化(osteosclerosis)
骨内密度增高。
X线表现: – 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 大变形。 – 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 厚。 – 重者皮质与松质分不清,髓腔窄,以 至消失,呈骨硬化表现。
又称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
定义: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 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 新生骨。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X线表现: – 位于皮质外与皮质平行,长短不一细线状 致密影,与骨皮质间有一条窄约1mm的透 亮间隙。 – 常见形态有线状、层状、花边状、针状、 放射状。 – Codman三角。(在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 被重新破坏,残留端呈三角形或袖口状)
第三节 (骨、关节与软组织)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骨的基本病变
骨疏松(Osteoporosis)
定义: 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 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 少,但骨内两者的比例仍正常。
骨疏松(Osteoporosis)
分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
2、局限性骨质疏松。
骨疏松(Osteopo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