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


四、用法用量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⑴体重(kg)*3= mg 生理盐水+多巴酚丁胺—50ml——泵入 1ml/h=1ug/kg.min
1 ⑵原液泵 1ml/h≈3ug/kg(60).min
2、一般用量2.5~20ug/kg.min
2 个别情况40ug/kg.min
血管活性药之
——多巴酚丁胺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412
血管活性药物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 2、洋地黄类药物 •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1 • 4、血管扩张药物:硝普钠
42 • 5、钙增敏剂:左西孟旦 盐酸椒苯酮胺
联合用药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 油)
• 2、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
1 • 3、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42 • 4、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 分类:
• 1、按化学结构:
儿茶酚胺类受体活性比较
药物
多巴胺 α 受体
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来自+异丙肾上腺素 —

多巴胺
+
++
多巴酚丁胺 —

β1
++++ ++ ++++ +++ ++++
β2
++ — ++++ ++ +
儿茶酚胺类 非儿茶酚胺类
2、按受体类型:
根据生理效应的不同,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
α受体 α1
心脏效应细胞 血管平滑肌 扩瞳肌 毛 发运动平滑肌
激动剂 (拟似)
升压 抗休克
拮抗剂 (肾上腺素作用的反转 adrenaline neversal)
降压 改善微循环
α2
β受体 β1 β2 β3
突触前膜和后膜 血管平滑肌 血小板、脂肪细胞
降血压
心脏、肾脏、脑干 强心和抗休克
心率失常 高血压,心绞痛
4 • 6、改善肠道缺氧,胃肠道PH值升高。
三、适应症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AMI并发的左心衰 • 2、各种心脏病引起的顽固性或难治性心衰 • 3、心脏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
1 • 4、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衰
• 5、病窦合并心衰
42 • 6、感染性休克的低心排量
412
一、药理作用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药物\受体 β1
β2
α
多巴酚丁胺 ++
+
+
右旋多巴酚丁胺 阻断α1
1 左旋多巴酚丁胺 激动α1
消旋
2 都有激动β的作用
4 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 心肌收缩力↑ 心排出量↑
传导性↑ 心率↑
二、药物特点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简介: 是一类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和肾上腺
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又称拟 肾上腺素药。它们都是胺类,而作用又
1 与兴奋交感神经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
42 交感胺类。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变力>变时 • 2、较少引起心动过速,浓度过高(>20ug/kg.min),
可引起心率增快。对心率和氧耗影响低于异丙肾 • 3、增加心肌收缩力(β1)的同时伴有左室充盈压的
下降(β2),具有剂量依赖性。改善左心功能作用
1 优于多巴胺。
2 • 4、增加每搏输出量同时,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动 脉压一般不变。 • 5、肾脏保护作用
子宫肌、气管 胃肠道、血管璧
脂肪组织
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可抑制组胺和慢 反应物质的释放,防止早产
激动时分解脂肪,增加氧耗,减肥和糖尿病
α受体激动剂 β受体激动剂
1 HO
NH2
2 HO
4Dopamine
多巴酚丁胺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药理作用
• 2、药物特点 • 3、适应症 • 4、用药剂量 • 5、注意事项 • 6、联合用药
4 3、剂量个体化,小剂量逐渐增加
五、注意事项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禁用 • 2、瓣膜性机械梗阻禁用 • 3、心房纤颤禁用
1 • 4、大剂量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多,梗 死面积增加
2 • 5、偶见室性心律失常
4 • 6、心率增加不超过基础心率的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