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对外贸易分析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分析
1.国家政策扶持战略机遇,国家已将汽车工业包括零部件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务院颁布多项政策支持,“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为零部件行业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对实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针对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包括设立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生产出口基地和工业园区,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出口信贷、税收、产品配套、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引进、企业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政策支持对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自由贸易区为进出口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之前同智利、秘鲁等国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在降低关税和投资门槛的利好下,将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进军海外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国际汽配大市场值得期待
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也促成了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国际汽车价格竞争的加剧,国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采用全球汽配零部件采购方式以降低整车生产成本和优化供应结构,这又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打开了一个新的大市场。
据商务部统计,从2002至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保持了35%的年增长率。
4.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投资逐年增加
国外汽车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海外原零部件供应商也大批随之进入,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都具有很大的经营规模、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使国内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对国内的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摆脱长时间的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实现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5.跨国汽车集团实施全球采购战略
跨国汽车集团及世界级零部件公司纷纷建立全球采购系统,从世界各地采购其所需的零部件,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这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出口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平台。
据估计,跨国公司在中国未来每年的计划采购量都有十
几亿到上百亿美元。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问题分析
国内低成本劳动力向技术领先的转移,出口贸易壁垒增多,国内企业相互压价竞争,有可能引起国外反倾销投诉,海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外部经济环境不佳,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活动虽有启稳迹象,但仍在低位徘徊。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受全球经济拖累,经济活动难以摆脱较弱局面,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需求出现进一步下滑。
贸易壁垒增多。
出口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和摩擦。
例如,巴西政府明显针对中国汽车的工业产品税政策,厄瓜多尔采取的乘用车进口配额政策等。
海外售后服务仍较薄弱。
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备品备件供应不全、不及时,售后服务不到位,是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兴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可以认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是售后服务网络和服务水平的竞争。
出口产品水平和档次不高,发达国家市场仍难以突破。
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汽车市场,排放、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较高,企业进入的认证过程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同时,这些地区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品牌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从目前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的条件。
汇率波动提升成本压力。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今年以来,已升值1.73%,人民币对日元升值约20%,人民币对韩元升值约10%。
企业出口利润大幅收窄且有很大不确定性,企业出口信心受挫,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性降低。
出口秩序需要规范。
出口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数量众多,必然会带来竞争加剧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造成企业整体利润降低,品牌形象受损,不利于国际化的可持续战略。
因此,出口秩序的规范需要更加严厉的措施,对故意扰乱出口市场,
恶性价格竞争,以及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维护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
海外运输困难。
随着汽车零部件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海外运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大批量出口的因素之一,并且短期难以改变。
目前,国内能够批量运输的滚装船运力较少,大部分滚装运输船队控制在国际运输巨头手中,而这些企业大多与跨国汽车企业巨头具有股权关系,因此运力优先满足关联企业,导致我国的多数汽车企业出口海运只能被动接受拼装,且价格较高,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而且影响交货期。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虽有启稳迹象,但仍有波动,缺乏拉动引擎,全球经济活动摆脱较弱局面尚需时间,市场信心不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客观上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行业。
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汽车出口的种种壁垒不断出现,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总体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汽车出口行业总体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三,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解决方案
根据汽车零部件出口行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出口特点,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行业形势越是困难,越有利于我们发现和分析问题。
1,积极寻求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增加汽车零部件的附加值,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等。
2,创新出口模式为产品、服务、品牌相结合综合的高附加值出口模式,而且能够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有效规避各类贸易壁垒。
3,克服运输问题,组建大的物流企业,国内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服务不规范,档次低,与国际物流企业集团差距大。
4,降低汇率影响。
及时把握经济变化,争取主动规避政策风险,研究国际动态。
5利用电商平台,开发优质客户,力争找到切实可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服务好。
6,再次,争取信贷支持,形成产业联盟,抓住国际买家,提高国内厂商接受各种信用证上的承受能力,接受多种成交模式。
7,政府应该落实出口信贷、保险等专项安排和特殊政策,着力解决中小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引领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灵活利用出口信贷政策,扩大出口,同时推动汽车行业结合国家政策实现大批量、大规模出口,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在适当时间组织上下游企业对接会、交流会,形成产业联盟“走出去”,把量做上去,国家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和各商业银行研究、探讨促进汽车出口的新机制、新思路,并将组织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与银行、中信保的对接会,沟通思路,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金融支持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具体举措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仍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种种困难和新老问题,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外贸易继续发展的大趋势更不会改变。
我们应该看到,应该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全面做好市场开拓、订单落实、合同执行、订单储备等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