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穴奇案修订版

洞穴奇案修订版


洞穴奇案——立法的目的?法律的表面规定与其本身?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 首席法官特鲁派尼提出,要尊重法律条文,法 典规定,“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都必 须被判处死刑。”尽管同情心会促使我们体谅 这些人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地,但是法律条文不 允许有任何例外。 • 至于立法,法官福斯特指出一个人可以违反法 律表面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我们面对的法 律条文从来没有依照字面意思被加以适用,即 任何法律无论文字加和规定,不应以同它的目 的相悖的方式加以适用。
洞穴奇案——为紧急避险而采取的绝望行动?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 首席法官伯纳姆同样否定了紧急避难的说法, 被告不能说明任何客观理由来证明他们除此之 外别无选择,也无法证明在该情况下是合理的, 因为他们并没有面临十万火急的情况,减轻饥 饿也并非只有杀人一种选择。其次,制造危害 者不能受惠于紧急避难,这些人是自愿参与了 这项危险的运动并也提前设想了山崩的危害。 • 但法官斯普林汉姆指出,探险者们为紧急避难 而采取的绝望行动是合理的,因为它不是建立 在他们自己对于生命的预期之上(这种预期会 被虚弱和恐惧所扭曲)而是根据专家意见而做 出的选择。
洞穴奇案 案情 简介法官们的十四的观点大多围绕以下几个 关键点展开,在此我们可以对以下话题 进行探讨。 • 1. 法律的精神和立法目的是什么?几名 被告是否犯了故意杀人罪? • 2. 这起案件是否适用于成文法?抑或适 用于自然法? • 3. 这起案件是否属于自我防卫?是否属 于紧急避险? • 4. 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对其中几个问题 进行讨论。
我 的 观 点
• 总而言之,对于这起案件,我认为被告 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由于被告所处环境 复杂恶劣,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可 以选择的范围很小,并且他们的犯罪意 图并不十分恶劣,故综合考虑之下,我 认为几名被告的犯罪情节较轻,应免除 他们的死刑,改判徒刑。
我 的 观 点
• 2.反对自我防卫说和紧急避险说 • 我查找了自我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意思。 • 自我防卫,是当一个人受到他人威胁或人身 伤害时,为了阻止其受到利益、精神和言语或 者身体本身的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其目的 完全带不含违背法律的意思,其行为主要是为 了抗击违法行为,受害人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 施是针对侵害者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加害人的 打击是法律所鼓励的。 • 威特莫尔的生存本身并不会对被告的一些权 益直接造成任何侵害,因而自我防卫纯粹是无 稽之谈。
本书介绍
洞学以流官抗公食的洞 穴观九派的辩众案法穴 奇点个。判及同,律奇 案,法其词赦情并虚案 》并官后反免、牵拟是 By 睿政 涉 案 著 映等 萨邱 一最提 书终出伯五事治陷例名 。编九再种实因入,法 著种次不,素绝是学 法额引同他、境一家 学外用的以紧、宗富 巨的此法五急抽同勒 著法案哲位避签类提 《哲,学法险、相出 •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洞穴奇案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当受困者被救后,大家得知,在进入洞穴第二十三天,其 中一名叫威特莫尔的探险队员被杀死吃掉。而他正是最先提 出吃人及最先提出抽签的人。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大家曾反 复讨论抽签的公平性。然而在掷骰子前,威特莫尔撤出约定, 期望再等一星期。但其他同伴坚持计划,并只要求他对是否 认为掷骰的公平性表态,受害者并无异议,他人替他掷骰, 结果是对被害者不利。 在审判中,由于一名法官的弃权,主张故意杀人罪成立的 人数与主张无罪者持平。最终法院对几名幸存者处以死刑。 第二部分: 一位独居老人在洞穴奇案一审结之五十年后被警方拘捕, 他承认当时也是洞中其中一员,尽管洞穴奇案一中的四名被 告未曾透露第六者的存在。而在再审过程 中,同样有一名法官表示弃权,主张有罪和无罪的人数再次 持平。老人最终被判处死刑。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我 的 观 点
• 1.反对立法目的说 • 对于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我们应该关心的 被告是否存在犯罪意图。 • 我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在某些时候的 确可能发成冲突,但此案中由于所处环境恶劣, 被告们的选择范围很小,虽然杀人是故意的, 但他们是为了防止自己因饥饿而死亡,从某种 程度上说,确实无恶意,但是被害人曾要求退 出协议,却遭拒绝。当探险者们进行抽签时, 威特莫尔亦没有明确表示同意,而是被当作默 认,所以我认为被告的行为是故意杀人,亦存 在犯罪意图。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洞穴奇案——正当防卫 or 故意杀人?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 法官唐丁解释正当防卫的理由是谋杀的法律条 文要求“故意”,而一个人抵御别人对他的攻 击性威胁不是故意的,而是本能。而在案件中 被告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故意的,饥 饿不是杀人的理由。 • 法官基恩认为本案不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因 为威特莫尔没有威胁被告生命。 • 法官斯普林汉姆认为本案是没有犯罪意图的故 意杀人,因为他们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动机 而杀人的。
立法 目的 正当 防卫 紧急 避险
洞穴奇案——立法的目的?法律的表面规定与其本身?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 在联邦诉斯特莫尔的案例中,根据把汽车停放 在特定区域超过两个小时构成犯罪的法律规定, 被告是有罪的。被告力图移开他的车,但无能 为力,因为街道被一个他没有参加也没有理由 预测到的政治游行所阻断了。 • 他举出了正当防卫的例子,他认为立法的主要 目的是阻止人们犯罪,如果自我防卫中杀人构 成谋杀罪,那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因为一个 人生命受到威胁时肯定会反抗攻击者而不管法 律如何规定。类比到此案,如果确实构成谋杀 罪,但从故事的发展可知,任何人都会选择自 保,因而,威慑一说便不存在了。
洞穴奇案 案情 简介 案件 关键 洞穴奇案的案情可以简要概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 五位探险队员相约去一洞穴探险。他们与家人 约定一旦在约定时间之后仍未归来就请人展开营 救。探险过程中发生山崩导致队员被困,而他们 只携带了勉强够吃的食物。营救如期展开,由于 山崩不断,途中有十个营救人员死亡。 在被困的第二十天,营救人员与探险队员取得 无线电联络,被困者被专家告知最少还十天方能 得救,而且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十天是不可 能。八个小时后,被困者再询问专家如果他们吃 掉其中一个人是否可再活十天,得到的答案是肯 定的。他们再次询问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该死亡 是否可行,包括医学家、法官、政府官员、神学 家在内的人都保持缄默。 之后他们自愿关上了无线电。
我 的 观 点
• 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 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 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 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 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 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保护国家、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 避险行为。 • 如果认为被告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是为了 保护“较大”合法权益而牺牲较小的合法权益, 那我想请问生命权有大小吗?一个人的生命就 比四个人的生命廉价吗?那既然如此,那为营 救他们,牺牲的十条救援人员的生命又如何解 释,因而,紧急避险说显然是不成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