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肿瘤与肿瘤样变解读

骨肿瘤与肿瘤样变解读


(4)软组织肿块, 其内可有少量不 规则瘤骨形成。
腓骨小头溶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X线表现
(1)以肿瘤骨生成为主,溶骨性破坏 较轻。
肿瘤骨是X线诊断上最重要的本质性表 现,包括三种主要形态:
①象牙质样瘤骨(分化较为成熟); ②棉絮状瘤骨(分化较差); ③针状瘤骨(分化较差) ;
(2)瘤旁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中亦 多有瘤骨形成;
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
疼痛、肿胀,运动障碍和静脉曲张, 若有病理性骨折则有相应的表现。
X线表现
溶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混合型骨肉瘤
溶骨型骨肉瘤X线表现
(1)骨质破坏:虫蚀状或 斑片状溶骨性破坏,肿瘤 可跨骺线生长,可伴病理 性骨折;
(2)肿瘤骨:破坏内 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不 规则的较高密度影;
(3)局部骨膜反应:骨 膜新生骨呈葱皮状、花边 状、日光放射状等改变。 随着肿瘤不断增大,骨膜 新生骨亦被破坏,边缘部 分残留,呈三角形,称 Codman’s三角,又叫骨膜 三角;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 岁,男性较多。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股 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最为常见, 发病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
病理
肿瘤的骨质破坏和肿瘤骨的形成是同时进 行的,但发展并不平衡,肿瘤组织中央有成骨、 成软骨和成纤维三种成分,构成骨肉瘤的多种 X线表现。根据肿瘤骨的多少和骨质破坏的程 度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溶骨性多见。
右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 Ⅱ~Ⅲ级)
桡骨巨细胞瘤(Ⅲ级)
股骨下端恶性巨细胞瘤
(二)恶性骨肿瘤
1. 骨肉瘤(osteogenic sarcoma) 2. 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
of bone)
1、骨肉瘤
概述 病理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概述
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它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瘤细胞能直接形成 骨质或骨样组织,因此也称成骨肉瘤。
六、骨肿瘤与肿瘤样变
概述 分析原则 检查方法 常见骨肿瘤
一、概述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基本组织或其附属组 织的肿瘤,是常见病。同身体其它组织肿瘤 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包括骨原发 性肿瘤、继发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X线检查在骨肿瘤的诊断中占有重要 地位。X线不仅能显示肿瘤,还常能判断 其性质。但是,如下几种情况却给诊断带 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临床表现
局部肿块,疼痛。较大时皮肤温度 可升高,静脉怒张,关节功能障碍。
X线表现
(1)骨端关节面下单房或多房的膨胀性或溶骨 性骨质破坏,常为偏心性,皮质变薄向外膨隆, 分房型者内有小骨嵴分隔,似“皂泡样”改变;
(2)肿瘤与正常骨组织有明显分界,一般 不穿破关节软骨,周围无骨质增生硬化, 少有骨膜反应; (3)如合并病理性骨折,可有骨膜反应;
(3)层状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 (4)肺转移灶密度一般较高。
成骨肉瘤:
CT平扫见股骨下段骨质不规整增多,骨髓 腔消失,骨皮质破坏,周围有放射状骨针形成。
股骨远侧干骺端单发骨软骨瘤示意图
临床表现
临床除局部肿块外,一般无症状。 带蒂的肿瘤可以发生骨折,个别病例 可恶性变。
X线表线
(1)长骨干骺端邻近骨骺线的骨性隆起,常 背离关节或垂直于骨干生长,根据基底部形 状分为带蒂和宽基两种类型;
(2)瘤体的皮质及松 质骨分别与母骨的皮质 骨和松质骨相延续。
诊断时注意区分几个问题: ①骨肿瘤与瘤样病变; ②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 ③原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
三、检查方法:
1、正侧位片,必要时增加病变处 的切线位摄片(以显示软组织内的 瘤骨、瘤颈和骨膜反应等); 2、血管造影; 3、CT、MRI 检查。
四、常见骨肿瘤
骨肿瘤分为良性骨肿瘤、恶性骨 肿瘤和瘤样病变,恶性者又有原发性 和转移性之分。
骨巨细胞瘤
概述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概述
起源于骨骼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由 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 故也称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本病 较为常见,发病率在良性骨肿瘤中居第 二位。
病理学依肿瘤内基质细胞和巨细胞的 比例不同分为Ⅰ级(良性)、Ⅱ级(生长 活跃)和Ⅲ级(恶性)。多见于20~40 岁成人,好发于长骨骨端关节面下方,以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最为多见。
(3)软骨帽钙化可 呈菜花形或不规则斑 片状致密影。
多发骨软骨瘤
多发骨软骨瘤:
双膝关节两侧干骺端骨性肿块向骨外突起, 瘤内含骨松质,外缘与正常骨皮质延续。
右侧坐骨结节骨软骨瘤
腰1椎体骨软骨瘤
右肩胛骨 骨软骨瘤
(4)恶性变征象: ①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的肿瘤突然生长加 速; ②软骨帽钙化密度变淡、边缘模糊或残缺 不全; ③邻近母骨骨质不规则破坏; ④瘤体内新出现透亮区。
①肿瘤的X线表现因部位、恶性程度和 发展阶段不同而多种多样; ②不同骨肿瘤可有相近似的X线表现; ③良性骨肿瘤可发生恶变; ④一些瘤样病变的临床、X线或病理表 现与骨肿瘤相似。
骨肿瘤的诊断必需强调临床、病理 及影像学三结合的诊断原则,综合分析, 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二、分析原则
观察X线片时,应注意发病的年龄、 性别、发病率、症状体征、病变的部位、 数目、骨质改变、骨膜增生、周围软组 织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全面分析。
(一)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概述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概述
又名“外生骨疣”,属软骨肿瘤, 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本病多在儿 童发病,常见于10~30岁,男女发病 相仿,可单发或多发,单发多见。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由纤维组织包膜、 软骨帽和骨性基底构成。其基底可呈蒂 状或广基底。儿童及少年多见,肿瘤生 长缓慢,成年时停止生长。
肱骨骨巨细胞瘤:
肱骨大结节下多房 透光区,偏心性破坏 肱骨上端外侧,局部 骨皮质变薄。
骨巨细胞瘤:
桡骨远端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破坏区内 有许多纤细骨嵴,将病变分隔为无数个大小 不一的小房结构。
骨巨细胞瘤
髌骨巨 细胞瘤
(4)恶性或恶性变征象: ①.骨性包壳出现筛孔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 ②.骨嵴残缺紊乱; ③.软组织中出现边界不清的巨大肿块; ④.骨膜增生显著,可有骨膜三角形成; ⑤.短期内肿瘤迅速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