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第3版) 第一章艺术起源与发展
艺术概论(第3版) 第一章艺术起源与发展
▪ 斯宾塞:艺术和游戏是人的这种过剩精力的 发泄.
克罗齐
▪ 直觉即表现: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 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 底是情感的表现.
爱德华泰勒
▪ 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 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的陌生和神 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 物有灵.
举例:京剧流派,歌剧《白毛女》
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 一种艺术合理吸收另一种艺术的成分往往 能使自己更加丰富。
举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艺术概论(第三版)
《艺术概论》(第3版)教学大纲
▪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 1、课程性质
▪ 《艺术概论》是高等学校艺术类各专业的必 修课、基础课、骨干课。
▪ 开课时间为一个学年,周学时为2(或开课 时间为一个学期,周学时为3 )。
▪ 2、课程任务
▪ 认识和掌握艺术的主要现象和发展规律,包 括:艺术起源与发展、艺术本质与特征、艺 术存在与环境、艺术功能与作用、艺术创作 与作品、艺术鉴赏与评论等;并学习与认识 主要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艺术起源多源论
模仿说
游戏说
表现说
巫术说
劳动说
游戏说
▪ 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代表人物:席勒-斯宾塞理论 ▪ 合理:揭示艺术的精神层面; ▪ 不合理: 脱离实践,不能揭示艺
术根本特性
文明时期艺术起源论
艺术起源多源论
模仿说
游戏说
表现说
巫术说
劳动说
表现说
▪ 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代表人物:克罗齐 ▪ 评论:合理:解释艺术的精神层面 ▪ 不合理:没有揭示本质
二、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 艺术的与时俱进 ▪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 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主
要作用
艺术的与时俱进
掷铁饼者
米洛思岛的维纳斯
艺术的与时俱进
▪ 《掷铁饼者》之所以呈现出裸体的形态, 是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的。他们 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是神 性的体现。
▪ 《米洛斯岛的维纳斯》既以美也以健康平 静,完美地表现着那一时代对人的肉体和 精神追求和谐的自信。
▪ 4、阅读。熟读教本,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 (详见各章正文末)。
上篇 艺术原理
▪ 第一章 艺术起源与发展 ▪ 第二章 艺术本质与特征 ▪ 第三章 艺术存在与环境 ▪ 第四章 艺术功能与作用 ▪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与作品 ▪ 第六章 艺术鉴赏与评论
下篇 艺术门类
第七章 音乐 第八章 美术 第九章 舞蹈 第十章 戏剧 第十一章 文学 第十二章 电影电视艺术
劳动
人
艺术
劳动说
亚里士多德
▪ 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 类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 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 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席勒-斯宾塞理论
▪ 席勒认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 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人总是想 利用自己的过剩精力,来创造一个自由的天 地
艺术起源时间
阿尔塔米拉洞窟 们于西班牙坎塔布 利亚自治区的桑蒂 利亚纳·德耳马尔附 近。这些岩洞在距 今11000~17000年 前已有人居住,一 直延续至欧洲旧石 器文化时期。
阿尔塔米拉洞窟
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 艺术起源于模仿 ▪ 艺术起源于游戏 ▪ 艺术起源于巫术 ▪ 艺术起源于表现
文明时期艺术起源论
▪ 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 世纪初
▪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 ▪ 举例:江苏将军崖岩画,
广西祭神舞蹈图,戏剧, ▪ 欣赏:非洲祭祀舞, ▪ 评论:具有一定合理
性,但也不准确.
文明时期艺术起源论
艺术起源多源论
模仿说
游戏说
表现说
巫术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劳动说
劳动说
▪ 产生时间:19世纪末
▪ 代表人物:希尔恩等
▪
理论实质:实用价值-审 美价值
文明时期艺术起源论
艺术起源多源论
模仿说
游戏说
表现说
巫术说
劳动说
巫术说
▪ 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 世纪初
▪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 ▪ 举例:江苏将军崖岩画,
广西祭神舞蹈图,戏剧, ▪ 欣赏:非洲祭祀舞,云南
纳西族原生态物等 ▪ 评论:具有一定合理
性,但也不准确.
巫术
将军崖
广西祭神舞蹈
巫术说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 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 发展的不平衡。
▪ 因素:经济状况、意识形态、社会政治、 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地理、民族 等。
▪ 时间、空间、人之间所造成的横向和纵 向的不平衡。
继承与创新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 任何艺术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继承 着人类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经验。
第二节艺术发展
▪ ▪ 一、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
▪ 原始时代(约4万年以前——4千年以 前)——实用器具的创造包含着造型艺术 创造的因素。
▪ 文明时代(约3-5千年间)——人类有了独 立和成熟的艺术,不为实用而主要是以欣 赏与审美为需要的艺术逐渐在人类的精神 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 二、课程安排
▪ 1、讲授。 课堂讲授36周,每学期复习1周, 机动1周。
▪ 2、作业。选择一个艺术问题,独立完成1项艺 术评论或研究,并写出课程论文。
▪ 依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写作 :认真选题、搜 集资料、构思提纲、正文写作、修改文稿;能 依据中心论题进行立论、论证、征引等。
▪ 3、考试。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 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0。
第一章 艺术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艺术起源
▪ 艺术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 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 人的脑髓。”
一、艺术起源
▪ 产生时间:上万年前的冰河期. ▪ 产生原因
➢ 蒙昧时期的艺术起源论 ➢ 文明时期的艺术起源论:多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