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 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交通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交通检测的目的 ▪ 检测 ▪ 预测 ▪ 诱导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交通检测的意义
交通检测的意义 ▪ 全面了解交通状况 ▪ 合理应对交通问题 ▪ 及时发布交通信息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ITS
第一节 车辆检测器
▪ 检测内容与参数:
270×237×132
机箱外壳防护等级
IP65(需选配专用机柜)
MTBF
20000小时
通讯接口
两个9600波特率的RS232通讯接口
速度
≤±2%
车长
0.2米
误差范围
车道占有率
≤±1%
计数准确率
≥99%
行车间距
≤3米
检测车道数量 参照国家标准
1~8车道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J方T/法T455~2001《环行线圈车辆检测器》
环形第四线章圈交通检流检测测技基术本与方原法 理
技术指标表
车辆速度检测范围
数据统计周期
10~255公里/小时 1~60分钟
正常工作温度-20℃~70℃湿度0%~95%,无冷凝
电源
AC220V±20%,50Hz,1.2A
功耗
≤50w
蓄电池充电电流
>2A
蓄电池放电保护电压
20.4±0.3V
尺寸(长×深×高)
▪ 3、优缺点及适用性 ▪ (3)适用性 ▪ 由自身安装条件、维护要求决定,感应线圈检测器更适用
于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不适于城市道路交通检测。 ▪ 作为传统的固定式交通信息检测设备,目前感应线圈检测
器已广泛应用于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如ITS系统的交通信号 协调控制系统、道口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车辆计数等 。 ▪ 感应线圈检测以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未来较长时期会继续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果能开 发新型材料以提升抗压能力、减小受压面积,或者开发出 埋设更深、精度更高的新型线圈,感应线圈检测的应用领 域一定会更广泛。
➢ 车流量、车速、车间距、车辆类型、道路占用率、车 辆违章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的检测
▪ 应用:
➢ 信号自适应控制交通诱导、事故事件检测、主辅路出 入口车流控制、停车场车位管理、事故事件警报
➢ 道路交通评价、交通影响分析、智能交通研究 ➢ 交通事故处理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车辆检测器
▪ 按照具体划分方式不同,有以下几种分类: ▪ ①按安装方式分为永久式安装(固定式安装)、临时性安装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二、视频检测
▪ 1、基本原理 ▪ 通过软件在视频图像上按车道设置虚拟车
道检测器,当车辆通过虚拟检测器时,就 会产生一个检测信号,再经过软件数字化 处理并计算得到所需的交通数据,如车型、 车流量、车速、车距、占有率等,另外监 控人员还可以通过监视器上的视频图像实 时观察检测范围内的车辆行驶状况,得到 所需的交通数据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 2、安装 ▪ 安装在路面上方、路中间的隔离带上。 ▪ 摄像机的安装高度通常在7~20米之间。 ▪ 通过输入从现场测量的摄像机高度、路面检测区标定长度
等参数对检测器进行校准,现代的视频检测器在校准时也 无需其他额外设备,系统自身即可完成。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 3、优缺点及适用性 ▪ (1)优点 ▪ ①系统设置灵活 ▪ ②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不破坏路面,不需封闭交通 ▪ ③可检测多个车道 ▪ ④精度高 ▪ ⑤能够得到可视图像,并直观、实时显示交通流信息 ▪ (2)缺点 ▪ ①检测精度的稳定性不好 ▪ ②检测精度受现场照明的限制 ▪ ③易受天气、环境影响,抗干扰性能弱 ▪ ④大型车遮挡、阴影、积水反射、昼夜转换会造成误差 ▪ ⑤价格偏高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二、视频检测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视频检测
▪ 其主要功能有:①移动或停止车辆的存在或通过检测;② 行车方向检测;③速度测量;④基于车辆状态值的各种报 警;⑤通过逻辑算法把多个检测器与相位的状态结合起来 给出一个参数输出;⑥可按用户需要,在监视器里显示各 种检测器的检测状态。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一、环形线圈检测
1、基本原理
▪ 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 ▪ 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通有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
(一般为2米X1.5米)。 ▪ 当车辆通过环形地埋线圈或停在环形地埋线圈上时,车辆
自身铁质切割磁通线,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 器通过检测该电感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通过或存在。 ▪ 检测这个电感变化量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 利用相位锁存器和相位比较器对相位的变化进行检测 ➢ 由环形线圈构成回路第四的章耦交通合流检电测路技术对与方其法振荡频率进行检测
2、安装
▪ 车辆感应线圈埋设质量非常重要,应敷设在路面 之中,一般使用高温导线。
▪ 切割路面线槽建议使用盘式切割机或类似设备。 ▪ 为防止线槽的直角拐角损坏线圈, 建议在直角拐
弯处切一个45º的斜角,减小线槽对线圈的破坏。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第四章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
▪ 3、优缺点及适用性 ▪ (1)优点 ▪ ①测速精度和交通量计数精度较高; ▪ ②稳定性好,一定时期内故障率低; ▪ ③不受气象和交通环境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 ④成本低、安装较方便。 ▪ (2)缺点 ▪ ①需要在每条车道下埋设线圈,对路面有破坏作用,影响
路面寿命; ▪ ②长期使用后线圈易受损坏,维护时要封闭车道、开挖路
面,影响交通运输,导致成本升高,维护工作量大; ▪ ③路面大修时往往挖断检测棒,给路面的重铺和大修增加
了困难,道路改扩建也受牵制; ▪ ④受感应线圈自身测量原理的限制,当车流拥堵、车间距
小时,检测精度大第幅四度章交降通流低检。测技术与方法
(便携式安装); ▪ ②按采集时间长短分为连续式采集设备(一般采用永久式安
装设备)、间隙式采集设备(多采用临时性安装设备); ▪ ③按检测技术方法分为感应线圈检测、视频检测、微波检测
、气压管检测、超声波检测、磁映像检测、红外检测、激光 检测等; ▪ ④按检测目的划分为综合数据调查、专项数据调查。 ▪ 目前国内外在车辆检测器中,大量应用了电磁传感技术、超 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常用检测器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