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利集团介绍

伊利集团介绍

课程论文伊利集团战略分析学生姓名:***学号:**********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班级:64工商管理教师:***2008年12月10日4(二)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竞争优势 5 (四)协同优势 5(一)一般环境分析 6(二)产业环境分析 8 (1)现有竞争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新进入企业的潜力进入威胁分析 9 (3)供应商能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买方分析 9 (5)替代产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0(一)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10(二)IFE内部评价 11 业务组合分析 12(一)SWOT分析 13 (一)远景和使命 (16)(二)企业目标 (17)(一)成本领先战略 19 (二)差别化战略 19(一)产品发展战略——产品创新战略 20 (二)产品竞争战略 20(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1 (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21 一、伊利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一百三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10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八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国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曾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2005年伊利成为主营业务收入第一家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的乳品企业,收入达到121.75亿元,利润总额4.92亿元。

截至2005年,伊利集团连续三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七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2004年,伊利入选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榜中仅有的两家本土品牌之一;根据权威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估, 在过去三年,伊利分别以127.87亿元,136.12亿元和152.36亿元的价值,始终位居中国食品业品牌首位,品牌价值实现强劲增长。

2005年11月16日, 伊利产品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正式乳制品,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品牌。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伊利发展历程的一个全新起点,是伊利品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也是中国乳业迄今为止取得的最高成就。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推行“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正在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为实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关键战略要素(一)业务组合1、液态奶产品2、奶粉产品介绍3、冰淇淋产品介绍4、酸奶系列(二)资源配置伊利集团“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

伊利充分利用自身和政府等各种资源,做大做强了自己的规模,并不断开发创新产品,不断降低成本,取得了企业的规模和品牌的比较竞争优势,已经处于乳业的龙头老大位置!(三)竞争优势伊利是整个行业的领导者和领先者,只有伊利一家取得了所有主营产品都位居三甲的经营成就。

作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业绩连续三年稳居行业第一,仅2005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就突破90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一个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乳品企业,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蝉联乳品乃至于食品行业第一名,比同业第二名高出50多亿元,行业地位与品牌高度在业内首屈一指。

伊利还拥有全国最大优质奶源基地,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团队等。

(四)协同优势作为中国乳品企业的龙头,成功牵手北京会的伊利集团,利用奥运会宣传自身品牌。

同时,在经历了日前波及整个乳品的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再次着眼未来,提出“打造一条和谐、健康的链条”的目标。

伊利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奶牛合作社模式”,打造安全、稳定的原奶基地。

这种模式的最大意义就是将奶农吸纳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股东,统一奶农和企业的利益,使得原奶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在企业的严格监控之下,因而能够完全保证原奶的安全。

对伊利集团而言通过奶牛合作社将大量原本分散的奶农与公司进行直接连接,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节省了管理成本并使奶农和伊利结成了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保证了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三、外部环境分析(一)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降低。

随着乳制品对国民健康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家也加强了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和监管力度。

2007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8年3月和6月,国家发改委又先后发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我国第一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从治乱入手,对行业准入做了明确规范,进一步提升了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将会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改革开放依赖,特别是在1994年十四大确立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其市场经济地位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与此同时,党不断改革并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来规范市场竞争,目前,在我国境内经营的企业主要要遵守以下的法律:《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反垄断竞争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还有一些国务院公布的相关法规.我们从这次发生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一事中政府的反应来看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方式——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2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以下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奶粉市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奶粉的违法行为,净化奶粉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下午6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质检总局和河北省负责人通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有关处置情况,并答记者问.为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3.9月16日,河北省加派四个工作组进驻三鹿集团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又有2人被逮捕7人被刑事拘留;集团党委兼董事长田文华被解职。

4. 9月19日电国务院办公厅19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

5.10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并要求各部门个地区从公布之日起始行。

2.经济环境我国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市场消费需求急剧扩大,中国2007年人民生活统计,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有9.7千克,这与全球人均乳品消费100千克的差距仍然很大。

中国年人均乳品占有量,仅为乳制品市场尚属发育期的亚洲年人均乳品占有量的1/2,不到世界年人均乳品占有量的1/12。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对乳制品的需求将会急速增长。

根据目前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状况,预计今后3~5年内国内乳品的消费需求年均增长将超过15%,需求总量将达到1620~1680万吨左右,年人均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11~12千克。

对乳制品的消费倍增.乳业的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技术环境我国鲜奶加工企业设备相对也较落后,加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研制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十分困难,难以和国外大型奶业集团抗衡。

奶源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除了加工能力问题,奶源的质量也制约着我国乳业的发展。

2001年全国奶牛数量为568万头,比上年增长16%,但奶牛优良品种的比例不高,导致全国奶牛的平均单产只有1700千克,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4000-5000千克的平均水平。

4.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重视身体健康,而牛奶作为营养丰富的产品在市场中除了饮料还扮演着营养品的角色。

中国的奶制品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

而牛奶产品的销售相对于其他产品更依赖于品牌的影响。

光明通过广告的宣传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参与在民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5.自然环境近年来,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呼和浩特奶牛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4年,全市奶牛存栏量突破5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59万吨,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达到615公斤,是发达国家人均鲜奶占有量的近一倍,乳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

在全国37个省会首府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等指标均位居第一。

今年前7个月,呼和浩特市奶牛头数达到58.2万头,鲜奶产量136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和51.1%,乳业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呼市地处北纬39.58—41.36度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世界上公认的饲养奶牛带上,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适宜的自然环境,富饶的天然牧场,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使呼市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乳制品。

(二)产业环境分析一、现有竞争力分析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我们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

1.全国性乳品企业。

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

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

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

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动格局。

2.地方性乳品企业。

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主要品牌。

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个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

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

3.国际性乳品企业。

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