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作者: 日期: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广播:就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
1.分类:1)按照传播信号分:电台广播、电视广播。
2)按照传播方式分: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卫星广播、网上广播。
3)按照覆盖范围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我国分为四级:中央、省、市、县);国际广播。
4)按照技术标准分: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2、电视的基本属性一一大众传播媒介广播1)电视的传媒属性一一新闻性新闻,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新闻性: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实效性、公开性等,其中新鲜性是新闻的个性。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1 )对象广泛,不受文化程度的局限,适合各类人群。
2)实效性强,制作周期短,甚至可以现场直播。
3)丰富直观,题材、体裁形式多样。
直观地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官。
4)接受随意,节目和频道的选择随人所愿。
5)顺序接受,必须按照节目的播岀顺序收听收看。
6 )转瞬即逝,无法保留,除非录制。
2、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1)广播的要素:语言、音乐、音响2)电视的要素:画面(动态图象、静态图片、文字);声音(语言、音乐、音响、动效)3、广播电视传媒的社会功能1)传播新闻一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
2)社会教育一一传播知识,传播社会规范。
3)文化娱乐一一除了能兼容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之外,还有自己独立的形式和参与性特点。
4)提供服务一一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广告)。
4、广播电视传播的地位和影响1)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列宁)。
它产生于一战末,广泛应用于二战。
和平时期的最佳媒体。
2)电视,大众的第一媒体”,产生于20C20S,兴盛于50S,比报纸和广播有着更加引人关注的画面形象, 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观点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有着强烈的影响力。
5、广播电视传播的窄播化”趋势1)背景一一分群化”的社会形势。
受众的兴趣、利益、权利意识等的分化与细化。
2)现象一一系列广播电台和专业电视频道的产生。
广播方面有新闻、经济、交通、音乐、文艺等系列;电视方面主要有新闻、综合、娱乐、体育、电影、电视剧、少儿、剧曲等。
一、广播电视节目1、广播电视的主要节目类型1)新闻节目按照时间分类:早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
按照地域分类:地方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
按照内容分类: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
按照体裁分类:消息;新闻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专题;新闻特写。
2)娱乐节目综艺节目、游戏节目、文艺晚会、各类表演节目等。
广播如:广播剧、长篇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
电视如:电视剧、电视散文、电视小品、音乐电视等。
3)教育节目分为社会公共教育和事业技术教育两类。
社会公共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传播历史、自然、地理、风光、科普等文化内容为主。
4)广告商业广告一一产品、品牌、服务、企业形象等广告。
政治广告一一政治人物为参政而作的形象宣传。
公益广告一一非营利性的,倡导社会公德塑造社会形象。
2、广播电视节目的特殊节目类型1)主持人节目:以主持人个人的风格魅力所组织或串联起来的节目。
节目特点:有固定名称、固定时间、固定长度、固定主持人。
主持人特点:亲近性、活泼性、情感交流性、灵活性、知识性、议论性。
2)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与谈话对象就预先设置的问题或话题在直播室和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开放受众热线参与讨论。
特点:话题广泛、针对性时效性强、有感染力亲和力和现场感,制作手段可丰可俭。
意义:形成新的传播模式,展现时代风貌,有利于社会稳定,观照岀社会文化现象。
3、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1)舆论导向与道德规范功能。
2)文化审美功能。
3)传播知识信息,塑造社会行为范式。
4)娱乐和消遣功能。
5)心理认同和移情功能。
4、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型1)按照节目内容分类: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综艺、游戏、电影、话剧、广播剧、广播小品。
2)节目的功能分类:欣赏型、信息型、评价型、知识型、服务型。
3)按照节目制作方式分类:录播、直播、实况转播、组合、剪辑、创作、参与型(热线和佳宾)。
5、电视文艺节目类型1 )电视晚会和综艺性节目2)电视音乐节目3)电视戏曲和曲艺节目4)电视游戏类节目5)电视剧和电影节目二、广播电视编导和策划1、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1)板块式节目一一杂志型节目”,有固定的播出时段及周期,内容融合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类型于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岀的大时段节目。
2)栏目化节目一一以星期”为单位将播岀的时间按照计划分割给各个节目,使这些节目有规律地播岀。
2)编导的方法:选题选材编排剪辑撰稿选景选人调度机位。
3、广播电视栏目的策划1)栏目:借用了平面媒体的概念,指具有固定名称、固定长度、固定周期和内容的节目。
2)策划要点:名称响亮,定位明确,周期适度,长度得当,内容有持续性,形式有独立性。
收视率预测有依据,广告收入有保障。
电影基础知识一、电影的画面1、构图画面人物、景物的安排与布局。
总的要求应该是突出那些最富有视觉表现力的内容。
2、光影:摄影师运用光影再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与明暗层次等,可以恰当的艺术处理,达到刻画人物性格、创造环境及渲染情绪的目的。
电影时光的交响乐,摄影机是光制的雕刻刀。
自然光和人工光。
3、色彩:色彩是电影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情绪因素,它可以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给观众以浓重的情感熏染。
二、电影的声音1、人物语言:人物对白和画外音。
人物语言是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观众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是电影诸元素中具有释义作用的一种特殊元素。
他在影片中起着虚实、交代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论证推理和增强现实感等作用。
⑴对白《大话西游》通过人物对话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活动以及人与人相互的社会关系、感情关系和他们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状态;电影中的对白还可以融合在故事中去叙述事件;电影对白还可以促进人物之间矛盾的激化,把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
⑵画外音:声源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可以是人声,也可以是音乐、音响效果。
2、音乐3、音响三、电影的叙事1、镜头语言2、蒙太奇3、长镜头第一节电影的画面一、构图从画面构成元素的水平和纵深关系两个层面上,即从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居的上下、左右、中心与边缘、前景与后景等多种关系上来建构和解读画面的意义。
二、光影摄影师运用光影再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与明暗层次等。
可以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达到刻画人物的性格、创造环境以及渲染情绪的目的。
三、色彩1)色彩能够渲染气氛,参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2)色彩可以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电影的主题。
3)色彩还可以来配合叙事。
4)色彩的运用可以成为导演的风格。
第二节电影的声音一、人物语言人物语言在影片中起着叙事、刻画人物形象和增强现实感等作用。
分为两大类:人物对白和画外音。
1、人物对白的基本功能: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画外音: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创作者的客观叙述,一般称旁白,用于记录片和科教片叫做解说;二是剧中人的主观叙述,又叫独白。
画外音的基本功能:1)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2)对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重要前史作以简要介绍,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作以必要的提示。
3)对人物的形象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4)具有议论、抒情功能。
二、音乐1、电影音乐的分类1)剧作音乐(有源音乐)2)背景音乐(无源音乐)2、电影音乐的作用1)戏剧性音乐:赋予情节或人物一定的性格化。
2)气氛性音乐:以音色、旋律、节奏的特点渲染气氛。
3)描述性音乐:利用音乐形象与视觉形象的相似性来解读画面。
4)情绪性音乐:让电影不仅能叙事还能抒情。
5)结构性音乐:音乐先于画面岀现,使观众产生对视觉的期待,消除了跳跃感;其次,通过音乐的重复和变化节奏等,能够实现影片整体结构的统一。
3、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1)音画同步强调音乐与画面在情绪上、节奏上的统一,使画面和音乐互相解释,互相加强。
2)音画对位,通过不同性质的画面与音乐的组合,可以产生超岀画面或音乐本身的意义。
三、音响除了人物语言和音乐以外的其他所有声音全部称为音响。
1、电影音响的种类1 )动作音响2)背景音响3)机械音响4)枪炮音响5)特殊音响(人工合成)2、电影音响的作用1 )增强影片的立体空间。
2 )渲染画面气氛。
3)组接画面,推动情节发展。
4)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5 )表现画面蕴涵的哲理。
第三节电影的叙事一、镜头语言1、景别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物等一般称为景”1)远景镜头:镜头相对被拍摄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
2 )全景镜头: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的全部,如同在剧场中观看舞台表演,可以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中景镜头: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的局部,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
4)近景镜头:表现成年人的胸部以上的或与此相当的景物。
5)特写镜头:指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对象细部的电影画面。
2、焦距从镜头外摄进的平行光线通过镜头后在镜片后形成的一个点称为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1)标准镜头:用40-50mm的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接近人的视觉感受。
(常用镜头)2 )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50mm,可以把距离很远的景物处理成近景。
(窄角镜头)3)短焦距镜头:焦距小于40mm,可以拍摄岀视野广阔的景物的镜头。
(广角镜头)4)变焦镜头:将许多不同焦距的光学结构组合在一起。
3、运动1)推与拉2)摇与移3)跟4、角度1)平视镜角2)俯视镜角3)仰视镜角5、视点镜头的视点指镜头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
1)客观镜头,也称为中立镜头,即客观叙述人物的活动和事情发展的叙事镜头。
它可以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大限度地发挥客观。
2)主观镜头,一种是以摄象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可以给观众带来更逼真的介入感;另一种是摄象机的视点在表现画面内的人物时明显地表现导演的主观评价性的观点。
3)正反打镜头,模拟剧中人物对话时的各自的观点,一般表现为从听话人的视点看说话人,并因此不断变换对话双方的视点。
二、蒙太奇1、什么是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设学用语,意思是装配、安装。
影视理论家借用这个词语引申为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电影制作首先要按照剧本的要求,分别拍摄岀许多镜头,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加以组织剪辑,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到成为一部能为广大观众理解的、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
然后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为这部影片配上声音,这个过程就是蒙太奇。
2、蒙太奇的表现形式1)平行式蒙太奇同时叙述几件互相呼应的联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