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2.4 产程护理。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变化,有心慌、呼吸困难者应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第二产程中严防产伤的发生,防止因失血加重贫血症状。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2.5 产褥期护理。严格预防感染。仍有贫血者遵医嘱给与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予出院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
分类:
按缺血原因分:
1、缺铁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按缺血程度分:
WHO的标准:外周Hb<110g/L,红细胞比容<0.33.我国的标准:Hb<100g/L,红细胞计数<3.5×10^12/L,或红细胞比容<0.30.
1、轻度:RBC〔3.0~3.5)×10^12/L,Hb 91~100g/L。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
(1)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
(2)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
(3)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血样要保证准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如患者为第一次输血,备血时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原来输过血的患者,血型鉴定可以不检查,但上次输血超过7天-者,应检查抗体筛检,如为第二次入院,应检查全部项目。
定义: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高危妊娠范畴,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其发生率因营养状态、有无细菌或原虫感染、有无遗传异常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1、症状:贫血的症状:乏力、头晕、耳鸣、心悸、食欲不振等。
2、体征:皮肤粘膜苍白,口角炎、舌炎、皮肤毛发干燥、脱发、指甲薄等。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处理。
3、实验室检查:
①、血象:外周血涂片为小细胞低色素刑贫血。符合上述诊断,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在正常。
②、血清铁浓度:能灵敏反映缺铁的状况,正常成年妇女血清铁为7~27umol/L,若<6.5umol/L,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③、骨髓象:红系造血呈轻度或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再生为主,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外铁均减小,尤以细Fra bibliotek外铁减少明显。
2、中度:RBC〔2.0~3.0)×10^12/L,Hb 61~90g/L。
3、重度:RBC〔1.0~2.0)×10^12/L,Hb 31~60g/L。
4、极重度:RBC 1.0×10^12/L,Hb≤30g/L。
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1孕妇的低抗力低下。
2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差。
3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第二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备输。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如果有时)。
4心肌缺氧出现贫血性心脏、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感染等。
对胎儿的影响:轻、中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重度贫血时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胎儿):与与母亲贫血、早产有关。
便秘:与服用铁剂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妊娠合并贫血的保健知识及服用铁剂的重要性的知识。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缺铁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甚至胎死宫内许多合并贫血的孕产妇便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害怕某种不良后果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对这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孕产妇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疏散她们,帮助她们既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又能从容地面对,消除孕妇对病情的恐惧。
3 预防预防缺铁性贫血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妊娠前积极治疗失血性贫血病,如月经过多、钩虫病、泌尿系感染及肝肾疾病等,以增加铁的储备;②加强孕产期保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③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妊娠4个月起应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克。④适当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可帮助改善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状况。
2.2 生活护理。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指导轻症者合理膳食,补充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注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
2.3 药物护理。服用铁剂硫酸亚铁的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主要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指导孕产妇在饭后服用,服用铁剂期间不宜与茶、牛乳、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可同时服用稀盐酸及维生素C等以利于铁的吸收。适当补充蛋白质及新鲜蔬菜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利用。铁剂用后大便颜色发黑应向孕妇讲明,以消除紧张心理。对口服铁剂不耐受的可肌注铁剂,但应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
9、若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和输血科,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检。
10、血液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11、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在处理不良反应的同时填写反应卡反馈给输血科,由输血科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处理;若无不良反应,将有关输血记录、输血报告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永久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