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ppt课件
19
20
回上层
21
实验室检查
22
(一)血象(hemogram)
1、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 中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 2、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3、血小板数高低不一。
23
(二)骨髓像:
1、常规检查,增生活跃。 2、骨髓涂片铁染色铁粒幼红细胞
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少。
血清铁蛋白:机体内一种储存铁的可溶性组 织蛋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
总铁结合力: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 能结合的最大铁量。
14
转铁蛋白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 ×100%
15
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RBC寿命约120天,红细胞破坏后的 血红素铁几乎全部被利用于制造相 当数量的红细胞。 每天排铁约1mg,主要随肠黏膜上皮 细胞脱落从粪便中排泄。其次从尿、 皮肤、汗中排除。
26
1)缺铁(ID):储存铁耗竭。 A 、血清铁蛋白降低<12μg/L B、骨髓铁染色,内铁减少,外铁缺如 C、HB及血清铁正常
2)红细胞铁减少(IDE):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A、ID的A+B B、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C、FEP增加>4.5μg/gHb D、Hb正常
27
(3)缺铁性贫血(IDA): ➢ IDE的A+B+C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120g/L ,
31
2、胃肠道外给铁:
仅适合不能口服者。常用的有右旋糖酐 铁或山梨醇铁肌注
32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缺铁有关 感染 与贫血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潜在并发症 贫血性心脏病 颅内高压
33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 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 高铁质食品。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 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 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 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 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注意餐 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 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 较合适。 此外,补充铁剂的同时需要给予蛋白质,若蛋白质 缺乏,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缺铁性贫血
梅河口市新华医院 文振豪
1
他 贫 血 吗 ?
2
掌握
目的与要求
IDA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治 要点。
熟悉
实验室检查,发病机制
了解
铁代谢
3
概念
铁代谢
病因和发 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
4
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 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 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分为三个阶段:贮铁 耗尽(ID)、红细胞内缺铁(IDE)、缺铁性贫 血(IDA)。
9
铁的来源和吸收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 1-1.5mg,如海带、木耳、
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
的形式被吸收。
10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VitC 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 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 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 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
5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指人体的红细胞中 含铁血黄素低,同时红细胞体积较正常小, 形态不一。
含铁血黄素:是由铁蛋白微粒集结而成的色 素颗粒,呈金黄色或棕黄色,由血红蛋白被 巨噬细胞溶酶体分解、转化而形成的。
6
是世界上最常 见的贫血。在发 展中国家约2/3 儿童和育龄妇女 缺铁,其中1/3 患缺铁性贫血。 在发达国家亦有 约20% 的育龄妇 女及40%的孕妇患 缺铁贫血。
24
(三)生化检查: 1、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血清铁减低 <8.95umol/L 总铁结合力增加 >64.4 u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2、血清铁蛋白降低<12ug/L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增加 >4.5ug/g
25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分三阶段: 2、查找病因或原发病:
16
病因及发病机制
摄入不足:
需要增加,
铁的吸收不
良,肠道疾
病。
慢性失血:
是最常见、
最重要的原
因。
17
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由贫血、 组织缺铁及发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 三类所组成。
18
1. 贫血的表现:症状相对较轻。 2. 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
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 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Plunmer-Vinson帕金森综合征) 3. 体征: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 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 (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
抑制铁吸收
11
血浆中的铁 (Fe2+)
铜蓝蛋白氧化
铁
转铁蛋白
的
结合Fe3+
运 组织 输
幼红细胞表面与转 铁蛋白受体结合
胞饮作用
细胞内铁
与转铁蛋白分离
结合成HB
再次还原 成Fe2+
12
几
转铁蛋白铁(血清铁)
个
血清铁蛋白
概
总铁结合力
念
转铁蛋白饱和度
13
血清铁:生理状态下,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 合,这部分称血清铁。男性11-30umol/l女性 9-27umol/l。
发病情况
7
铁的代谢
分布
含量:男性约50-55mg/kg, 女性约 35-40mg/kg。
8
1、功能状态铁 血红蛋白:占60-70% 肌红蛋白:占 15% 酶和辅因子:约10% 转铁蛋白铁:约 3-4mg 2、储存铁: 男性1000mg 女性300-400mg 铁蛋白:溶于水,易 再利用 含铁血黄素:晶体, 不溶于水,难再利用
女性<110g/L
28
2、查找病因或原发病: 根据病史、体检及有关实验
室检查确定。消化道相关检查十 分重要:虫卵、胃镜、肠镜、钡 盐灌肠等。
29
治疗要点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祛除 缺铁原因。
(二)补充铁剂:
30
补充铁剂:
1、口服补铁:为首选 (1)药物: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右 旋糖酐铁,每天口服元素铁150-200mg即可。 (2)注意事项: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不 和茶、咖啡、牛奶同服。 (3)疗效观察:3天自觉症状改善,1 周后网 织红细胞达高峰,2 周后 HB 上升,1-2月HB 恢 复正常。 (4)疗程: HB正常后继续服用4-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