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颅多普勒TCD讲解PPT课件

经颅多普勒TCD讲解PPT课件


4.TCD尚可对高血压病引起
的脑血流循环障碍的治疗进 行疗效观察,以便合理选择 药物,治疗由于高血压引起 脑血流循环障碍而产生的各 种脑部神经系统症状。
计算方法:

PI=(收缩峰速度-舒张末速度)/平均速度= (Vp-Vd)/Vm
正常值: PI=0.65~1.1 意义: 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指标。



PI↑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所至,见于脑动脉硬化。 PI↓ 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加所至,见于脑血管畸形(AV)、动脉瘤。

计算方法:
RI=(收缩峰速度-舒张末速度)/收缩峰速度 = (Vp-Vd)/Vp

正常值:RI=0.50~0.80 意义:反映血管的舒缩状况、阻力状况的指数。
计算方法: S/D=收缩峰速度/舒张末速度
血流速度是指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主
要根据多普勒频移计算出来。血流速度是TCD 频谱中判断病理情况存在的最重要参数,管径 大小、远端阻力或近端流入压力的改变均会造 成血液速度变化。血流速度又包括收缩期峰值 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
血流方向
血流方向是指被检测到的血管血流 相对于探头的方向。血流方向是识别正常颅内 血管和病理性异常通道的重要参数。病理状态 下,当一侧大血管出现严重狭窄和闭塞后,某 些相邻血管血流方向会发生改变,根据血流方 向改变可以识别病理通道的出现。
治疗:除降压外,还应用脑血管扩张剂,增加
脑血流量,及早预防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3.TCD见脑动脉硬化的频谱,或出 现高阻波形,血流速度降低,则 表明高血压已属Ⅱ-Ⅲ期,---脑血管病变
已达广泛的脑动脉硬化程度,此期临床上神经 系统症状较明显,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 等。 治疗:常规降压,脑血管扩张剂,增加脑血流量, 并应用改善大脑细胞、改善脑动脉硬化的药物, 以达预防脑血管意外,预防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1.频谱形态的变化:脑动脉硬化时,收缩峰变圆钝, S1和S2常融合成一圆钝的峰,且S2>S1,但必须伴 有舒张末血流速度的降低。 2.频谱的血管弹性指标变化:有2个以上的指标大于 正常,或PI>1可诊断。 3.出现高阻波形。 出现 其中 之一可确诊脑动脉硬化,尤其2、3条。 如在频谱图像中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或↓,表 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合并有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 狭窄。
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包括硬化、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的劳损及无菌性炎症。 1.BA、VA Vs↓ 2.PI、RI、S/D可正常或↑ 3.ICA、MCA、ACA可正常 4.脑动脉硬化频谱
二.锁骨下动脉盗血 1.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或患侧VA血流方向逆转。 2.ICA颅内段或锁骨上探测SCA时间有较高的血流速度, 显示ICA颅内段或SCA存在狭窄。 如SCA完全阻塞时,则SCA完全探测不到信号。
1.VA、BA、PINCA(小脑后下)Vp↓,Ve、Vm正常,
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以多支血管为多见, 且 以双侧性降低为常见) 2.频谱检测多为正常。 3.当某支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诊断为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以ICA系统血管如ACA、MCA、ICA的痉 挛为主。 痉挛以多支血管为多见,常呈双侧对称性 的表现。 收缩期血流速度↑一般为中、轻度。 频谱形态正常,PI、RI、S/D正常。 多表现为一支或多支血管出现收缩期血 流速度↑-表现为脑血管痉挛。 治疗:解除脑血管痉挛、调节自主神经功 能。
痉挛---早期 如患者有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高血压 早期脑血管功能改变---类似于血管性头痛。 治疗:钙离子拮抗剂或阻断a受体、5-羟色胺阻 滞剂类药物使周围血管痉挛解除,血管扩张而 降压。
2.
TCD见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表明血管病变 已有形态学上的改变。
可能小血管早期硬化—从而脑的供血量降低。
原因: 1.血管痉挛; 2.动脉硬化性改变; 3.脑血管狭窄; 4.脑内小动脉瘤。
高血压 A.收缩期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 为主,往往对称,单侧少见,以 ACA、MCA、多见,VA、BA少见。
B.收缩期血流速度↓:脑供血不足为主,
多支血管为主,MCA、ICA多见,ACA 少见。
1.TCD仅表现为血流速度增高---表现为脑血管
1.脑动脉硬化TCD:收缩峰圆钝,S2>S1,或S1与S2 融合,舒张末血流速度降低,PI、RI、S/D↑。 2.脑血管狭窄TCD: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出现收缩 期血流速度↑,甚至出现湍流、涡流的TCD特点。 以单支血管为主。 3.脑血管痉挛的TCD:无脑动脉硬化频谱形态改变, 仅为收缩期血流速度↑,一般以单支血管痉挛为主, 常为单侧,少数为双侧。 4.脑血管分支梗死的TCD:少数受累血管Vp↓↓,与 健侧相差30%-50%以上,同名血管两侧明显不对称。




A 眩晕(美尼尔氏) 病因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脑血管痉挛 3.椎基底动脉狭窄 C 功能性眩晕 一支或多支血管出现收缩期 血流速度↑,表现为脑血管 痉挛的频谱,以MCA、ACA、 ICA为主,常呈双侧对称性。 一般为轻中度增高,极少伴 有某支血流速度降低。


B 脑血管性眩晕 1.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性眩 晕 2.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1.血管性头痛:
a:脑血管痉挛的表现---Vp↑ b: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扩张---Vp↓ c: 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相差>25%-30%. 2.肌紧张性头痛:一般为椎基底动脉Vp↓,可 单侧也可双侧。

3.脑血管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引起的头痛a.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PI、RI、S/D↑或 高阻波,VE↓或接近等于0. VS↓明显。 B.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头痛:脑动脉硬化 频谱指标;多支血管VP↓;在脑动脉硬化基础 上出现某支血管VP明显↑。 c.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d.未破裂的血管畸形引起的头痛:无明显 的脑动脉硬化TCD,某支血管VS明显↑↑, >150cm/s.舒张末血流速度↑↑,PI、RI、 S/D低于正常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