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

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表现在:
一、以书本知识为本体
书本知识的学习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是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给直接经验以应有的重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的学习就等同于读书。

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

二、以教师为本位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

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和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彻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

三、获取知识与培养迁移能力相脱节
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结论,而教学又把知识做了“简单化”的处理。

知识被分割为一个个的小要点,离开了整体任务和相应的问题,这些小要点常常显得没有意义,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

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常停留在要点的记忆上,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四、忽视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把结论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巩固,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

这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束缚、被扼杀,从根基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赖以孕育和滋生的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形成高分低能的尴尬局面。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生和创造的历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

学生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有利于贯彻新课改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反对机械训
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与优化教学过程。

可以说,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现代教学的理念,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三)新课改给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空前提高,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

(四)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数学魅力,改变学生不爱学数学的局面。

通过创新课堂,学生重新认识数学,认识数学文化,认识数学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自学课,教授课。

活动课,实验课,信息课。

自学课,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独立阅读材料,独立进行实验,主动思考、探索来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新模式。

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让学生单纯的自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中的教学模式。

对于某些的教材的知识含量不太高,难度较低,学生通过阅读和简单的操作,能够理解和消化,并在一节课时内可以完成新授课或复习课,可选用这种模式。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自信心,终生受益。

运用这种模式的具体程序:先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尔后是教师辅导、点评,第四步是以提问形式收集自学情况,进行目标检测,最后是总结,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教授课,抽象性比较强的概念课、规律课、理论课和习题课采用
改进的讲授教学模式改进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从传授知识而言,讲授式模式教学的效益是最高的,因为讲授式教学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学习较多的知识,这是其他的教学模式所不及的。

但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们对传统讲授式模式进行了改造和补充。

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为三大主部: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内容,最后是通过运用以巩固和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

在改进的讲授式模式中,我们对这三个部分都作了充实。

在复习部分,于提出新课题之前,加入了兴趣导入环节。

在教师授新部分,把教师单方面的注入讲授转化为学生参与的师生共同研究新内容的双向互动
教学活动。

具体做法是,视教材内容或增加课堂提问,或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讨论,或角色对换让学生当十几分钟教师等。

我们全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点,主要是按现行课本的章节顺序排列,给出了每节课可作发散思维训练的知识点,以便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在运用和巩固部分则增加了教与学的反馈活动。

这种反馈活动是当堂进行的,不是课外作业和单元测验的形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时,应当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以真正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收到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