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及数据处理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及数据处理
所需尺寸
67 . 385
1 . 005
第一块量块尺寸
66 . 380
1 . 38
第二块量块尺寸
65 . 000
5 .0 60
第三块量块尺寸
第四块量块尺寸
67.385=1.005+1.38+5+60 四块量块粘合而成。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例2: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成66.765mm尺寸。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 础和数据处理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1 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2.2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2.3 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分类 §2.4 测量误差 §2.5 各类测量误差的处理 §2.6 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 主要内容和要求
➢ 了解测量及尺寸传递的基本概念。 ➢ 掌握尺寸传递中的重要媒介之一—量块的基本知识。 ➢ 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来源及分类。 ➢ 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及其特点、评定指标及极限值。 ➢ 掌握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 难点
➢ 量块的基本知识。 ➢ 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 重点
➢ 量块的基本知识。 ➢ 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问题的提出:完工后的零件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 完工后的零件是否符合图样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 ◆ 检测包含检验与测量。
● 量块的一个测量面与另一 量块的测量面或另一经精密 加工的类似的平面,通过分 子吸力作用而粘合的性能。 ●量块的工作面是经过超精 研磨制造的。测量表面留有 一层极薄的油膜(约 0.02μm),切向推合力作 用,牢固联接。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3 量块的刻字
• 标称长度≤5.5mm的量块, 标称长度刻在上测量面上;
1.1 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并判断其是否合格,可用计量器具也可用量规、样板等专用 定值量具,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光滑极限量规
卡规
焊接质量好 塞规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塞卡规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塞规工作情况: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卡规工作情况:
★ 形状 长方六面体,有2个相互平行 的极为光滑平整的测量面和4个非测量 面,两测量面之间具有精确的工作尺 寸(如图中的l )。
★量块中心长度 对应于量块未研合测 量面中心点的量块长度(如图中的 l c)。 ★ 标称长度 两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之 间的距离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2 量块的研合性
作用: 尺寸传递系统中的中间标准量具; 在相对法测量时作为标准件调整仪器的零位; 直接测量零件。 特性:稳定性、耐磨性、准确性、研合性(两个量块测量面相 互接触,贴附在一起的性质)。
使用:量块是定尺寸量具,利用研合性成组使用。
GB/T 6093-2001规定:我国成套生产的量块共有17种套别, 每套的块数为91、83、46、12、10、8、6、5等。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1.2 测量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
1.测量对象: 几何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等。
2.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米、毫米、微米、纳米 角度单位:弧度、度、分、秒
3.测量方法: 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测量条件的总和。
4.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与之相对的概念即测量误差。
66 . 765 所需尺寸 1 . 005 第一块量块尺寸
65 . 760 1 . 26 第二块量块尺寸
64 . 50
4 . 5 第三块量块尺寸
60
第四块量块尺寸
66.765=1.005+1.26+4.5+60 四块量块粘合而成。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以83块一套为例
长度量块尺寸组合选用方法: 1)首先去除尾数(从最后一位数字开始选择量块, 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的一位尾数 ) 2)总块数力求不超过4块,以减少测量误差。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例1: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成67.385mm尺寸。 方法如下:
• 标称长度>5.5mm的量块, 标称长度刻在上测量面的左 侧平面上。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3 量块的截面尺寸
• 标称长度到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30mm×9mm ; • 标称长度大于10mm到100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
35mm×9mm。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4 量块的作用、特性及使用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2 量值传递
显然长度基准无法直接用于
实际生产中的尺寸测量,为
了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
因此,为使量值统一就需要
有一个统一的量值传递系统。
即将米的定义一级一级的传
递到计量器具上,从而保证
量值的准确一致。
我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如右
图所示。从最高基准谱线向
下传递,即端面量具(量块)
系统和刻线量具(线纹尺)
系统。其中尤以量块传递系
统应用最广。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 块(又名块规)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2.3.1 量块的构成
1)量块的材质:铬锰钢等特殊合金或 线膨胀系数小、耐磨及不易变形的其 他材料制成。 2)量块的形状:长方体和圆柱体两种 ★ 特点 无刻度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1.2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主要指几何参数的测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 差的测量。
焊接质量好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测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 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
测量值
L q=
u
被测量值 计量单位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引入: ● 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用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测量 ● 为了保证零件在国内外具有互换性,必须保证量值的统一
2.1 长度基准
常见的长度基准:
国际单位制机械制造 精密测超量精密测量
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米是光在真空中 1/299792 458s 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