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油菜的种植技术

小油菜的种植技术

小油菜的种植技术(一)品种选择小白菜在不同季节播种,需采用不同品种。

如在冬季、早春气温较低时播种,应选用耐寒、抽苔迟的品种,如上海四月慢、春水白菜;夏播则要选择耐热、耐风雨的品种,如D94小白菜、矮脚黑叶,以获得较高产量。

(二)播种栽培小白菜可用直播栽培和育苗移植两种方法。

(1)直播夏季气温高,小白菜生长快,同时夏季种植密度大,一般采用直播方法。

每亩用种量为250克左右。

播种要疏密适当,使苗生长均匀;避免播种过密,浪费种子,增加间苗工作量,而且幼苗纤弱,不利生长。

播种可采用撒播或开沟条播、点播。

(2)育苗移植育苗时由于苗地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再移植到大田种植。

育苗移植可节省种子,每亩用种量只需100克,且单株产量高,质量好。

一般在地少而劳力又相对集中的地方或秋冬适合小白菜良好生长的季节,多采用育苗移植,一般茵期为25天。

定植的株行距采用16厘米×16厘米至22厘米×22厘米。

气温较高可适当密植,气候较凉可采用较宽的株行距。

(三)大田管理(1)水分管理小白菜根系分布浅,耗水量多,因此不耐旱,整个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

在幼苗期或刚定植后,如阳光猛烈,必须保持每天淋水3次,即早晚淋水和中午11时~12时淋过午水,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积水,以防病害发生。

(2)施肥小白菜生长期短,在种植前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1500公斤。

追肥一般在定植后3天或直播地苗龄15天后开始施用,一般每6天~7天追一次,全期追肥3~4次。

第一二次可用较稀薄的肥水,以后每亩用30公斤~40公斤复合肥淋施或撒施,最后一次要在植株封行前进行。

其它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参照菜心的有关内容。

(四)采收小白菜从播种至采收为45天~60夭。

采收时间可根据成熟度和市场需求而定,适时采收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菜栽培菠菜是藜科的一、"二年蔬菜。

富含Vb、Vc、Vd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含蛋白质也较高,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

(一)植物学特性菠菜主根发达,较粗大,上部呈紫红色,可食用。

叶着生短缩茎上,在适宜条件下发生较多的分蘖。

叶戟形或卵形,色浓绿,质软,叶柄较长,叶是主食部分。

花茎高0."67-1."00m,叶腋着生单性花,雌雄异株,间有同株的,有时也有两性花。

花黄绿色,雌花簇生叶腋,有6-20朵,花被杯状,花柱4-5个。

雄花序是穗状花序,雄花花被4个,雄蕊4个,药纵裂,花粉黄色,轻而干燥,是风媒花。

果实是胞果,内有一粒种子。

为坚硬永存的革质花被所包裹。

花被发育有2-4个刺,成为有刺种子;有些品种的刺不发达,为无刺品种。

种子圆形,种子外有革质的果皮,水分和空气不易透入,发芽较慢。

菠菜性的表现可分四种:绝对雄株、营养雄株、雌性植株、雌雄同株。

在一般情况下,雌雄株比例相当,但依品种而有不同。

(二)分类和品种菠菜依其种子的外形分为有刺种和无刺种。

有刺种叶戟形或卵形,先端尖,一般称尖叶菠菜,成熟较早,越冬栽培易抽薹,适作早秋或春季栽培,叶片较薄,品质较差,产量较高。

无刺种叶片卵圆形,先端钝圆,成熟晚,不易抽薹,宜于晚秋或春季栽培,叶大而厚,品种好。

各地栽培有下列主要品种:①绍兴菠菜浙江地方品种。

半直立生长,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有一对深裂刻,叶淡绿色,平滑。

耐寒力较差,适早秋播,春季抽薹早。

②塌地菠菜杭州地方品种。

植株矮小,塌地生长,叶顶端尖,深绿色,平滑。

耐寒力强,较晚熟,不易抽薹。

品质好,但产量低。

③上海圆叶上海地方品种。

植株塌地生长,叶近原形,先端钝圆,基部心脏形,叶面微皱。

品质好,产量较低。

抗寒力强,成熟晚,适合春播。

④南京大叶菠菜南京地方品种。

半塌地。

种子无刺。

叶大,呈心脏形,叶面皱缩。

品种好,产量高。

耐热,适合早秋栽培。

(三)栽培技术要点菠菜在较长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抽薹,在日照较短和冷凉的秋季和秋冬季节特别有利于叶簇的生长,而不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抽薹。

故菠菜的栽培技术以秋播为主,秋播中选用耐热早熟的品种行早秋播,于当年收获,选用晚熟和不易抽薹的品种行晚秋播,越冬而于次春收获。

此外,可以选用耐热和不易抽薹的品种行春播或夏播,但栽培较少。

播种本地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后30-40天可分批采收,也可提前于7月或延迟9月中、下旬播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的,于次春采收。

春播菠菜于2-4月播种,但以3月中旬为播种适期,播后30-50d采收。

菠菜各地都采用直播法,以撒播为主,播前整地深26."67cm左右,作成宽1."33-2."67m的畦,播前施基肥,也有用干种子播后即施用浓厚粪肥的,可保持土壤湿度和促进种子发芽。

菠菜种子为胞果,其果皮的外层是一层薄壁组织,可以通气和吸收水分,而内层是木栓化的厚壁组织,通气和透水困难。

播前应可先把果皮弄破而后浸种催芽,或将种子浸凉水约12h后,放在4℃低温的冰库里处理24h,然后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经3-5d出芽后播种。

早秋播种菠菜,由于气候炎热、干旱,且时有暴雨,生长较差,且常死苗,播种量较多,一般用量每亩1."50-2."25kg。

播前先浇足底水,播后用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土。

在9月上旬前后播种着,气温逐渐降低,不必进行浸种催芽,每亩用量0."75kg就可。

10月播种或春播,每亩用量0."50-0."60kg。

菠菜的播种量除随播种季节而异外,也因播种方式、采收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一次采收完毕的,春播的用量可少些,在高温条件下栽培或进行多次采收的,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田间管理秋菠菜前期气温高,追肥可结合灌溉进行,可用20%左右的粪肥追肥,后期气温下降浓度可达40%左右。

越冬的菠菜应在春暖前施足肥料,以免早期抽薹,在冬季日照减弱时应控制无机氮肥的用量,以免叶片积累过多的硝酸盐。

分次采收后,应在采收后追肥。

菠菜发芽期和初期生长较慢,在早秋和春季的苗期应及时锄去杂草,分次采收的应在采收时除去杂草。

在采收前15d 左右用15mg/l的赤霉素喷射,可以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气温高时,菠菜对赤霉素的反映敏感,使用浓度可低些,气温低时可高一些。

使用赤霉素应结合追肥,增产效果才更显著。

采收秋播菠菜播后30d可采收,以后每隔20d左右采收1次,共采收2-3次。

春播菠菜常一次采收完毕。

早秋菠菜每亩产量180kg左右,迟播可达每亩300kg左右。

越冬菠菜每亩可达375kg左右,春菠菜每亩产量近于早秋菠菜。

留种的菠菜可适当迟播,一般在10月份,如迟至早春播种,植株生长不大而抽薹快,不利于株选,影响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抽薹以前可采收两次,按行株距20×23cm留种。

抽薹时拔除全部绝对雄株,以利于通风透光,保留部分营养雄株,以利授粉。

种株叶片变黄,种子成熟,整株拔起,晒干、脱粒、扬净后贮藏。

大叶茼蒿的栽培可以直播,也可以进行育苗移栽。

露地直播一般在3~4月份进行,条播行距为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为1."5-2."0千克。

平畦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一般为4~5千克。

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需用种100~150克。

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进行镇压,畦面一定要平整。

秋茼蒿播种后,出土前需保持土壤湿润;春茼蒿要注意覆盖防寒,出上后要适当控水,防止猝倒病的发生。

大叶苘蒿出苗迅速,温度适合的情况下,4~5天即可出苗,6~7天苗便可出齐。

直播的大叶茼蒿,出苗后间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

育苗移栽的大叶茼蒿,在2叶1心时进行移植,定植株行距为10厘米X10厘米。

大叶茼蒿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应加强肥水的管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水分不足将使茎叶变硬,劣化品质。

当植株长到10~12厘米后开始追肥,追肥时要注意少量多次。

播种后40~50天,苗高16~20厘米时就可以采收嫩梢。

大叶苘蒿可采用1次播种1次采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1次播种分批多次采收的方式。

多次采收时,在每次采收后都要追肥水,促进侧枝的萌发生长。

每667平方米产量可以达到1000~2500千克。

大叶茼蒿若管理得当,病虫害发生较少。

大叶茼蒿病害主要是叶枯病和霜霉病。

防治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霜霉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0℃,在29℃以上时生长不良,12℃以下时生长缓慢,可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

对光照要求不盯严格,较耐弱光,属长日照作物。

如果能控制好温度;在大棚内即可种植。

选择土地。

茼蒿在营养生长期内茎高可达20~30厘米,所以,可利用种植高秧作物(像菜豆、缸豆等)的大棚南面低矮部分进行种植。

选择品种。

茼蒿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两类,大棚栽培主要选用小叶品种。

小叶品种较耐寒,生长期40~50天。

栽培技术。

栽培茼蒿,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

为了和高秧作物的种植畦分开,栽培茼蒿的畦子要做成独立的平畦,以便浇水。

为促进出苗,可进行浸种催芽,并采取湿括法进行条插或撒播。

播后覆土1厘米,拧严密覆盖地膜。

一般每亩用种4~5公斤。

出苗后,将地膜全部撤去,保持畦面见干见湿1~2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并拔除杂草,保持幼苗间距4厘米左右。

注意经常观测棚内湿度,以免水分过大,造成棚内高秧作物的病害发生。

生长期间,随水追1~2次速效氮肥,株高达20厘米左右时,开始收割,不宜太晚,以免影响品质。

割完第1刀后,再浇水、追肥,促进侧枝发生,20~30天后再收获。

每次每亩追肥量为10公斤尿素。

土壤选择。

选择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透气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种植。

品种选择。

“玻璃生菜”、“结球生菜”、“花叶生菜”和“凯撒”等。

播种育苗。

一般播种期为8月至翌年2月,适宜播种为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3月上旬,5月上旬亦可播种,不过生育期短、产量低。

冬季和早春进行大棚或小棚栽培,夏季进行遮阳网或阴棚栽培。

育苗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翻耕后掺匀整平。

“玻璃生菜”以9月至翌年1月播种,“结球生菜”以10月至12月播种为宜。

育苗移栽,667平方米栽培田需苗床20--30平方米,用种量25--30克。

高温季节播种,种子必须要进行低温催芽,其方法是:先用井水浸泡6小时左右,搓洗捞取后用湿纱布包好,置于15℃--18℃温度下催芽,或吊于水井中催芽,或者放于冰箱中(温度控制在5℃左右),24小时后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保温催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