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曾在世界医学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记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0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使中国得以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医学,与此同时中西医学的接触和交流加深了两个医学体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一条新的医学发展道路——中西医结合开始在中国不断的扩展、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糖尿病.消渴病的由来
公元前四百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就记载过消渴症这一病名,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食大增,身上有疥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其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故父亲病情得到控制。

他把这些经验写到《外台秘要》一书当中,这是世界最早的医学记载。

古代埃及:公元1550年人们在法老王贵族墓群里发现了一张珍贵的莎草纸古抄本,里面记载了多种贵族疾病,其中包括一种叫多尿的疾病,并对这种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直到17世纪英格兰医生才终于发现甜尿这一事实把这种病命名为Diabetes。

一百年以后,英格兰医生才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竟然同尿液一样含有糖分,这一发现糖尿病是单纯脏器病变所引起疾病的理论被改变了。

1788年英格兰在一起意外事故病人救治过程中,发现胰腺损伤竟然可以引起糖尿病。

二、发病率
我国80年代初患病率0.67%,而在1996年已经增长到3.67%而到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患病率已达9.7%,目前糖尿病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世界第二,糖尿病前期德患病率为15.5%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从来没有象当今这样有如此高的患病率,以及惊人的增长速度,其致死及致残率已成为世界医学家棘手的问题,每年世界各国耗费巨资对此进行研究,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自从1921年班替从动物胰腺提取出来胰岛素,从而给糖尿病人带来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希望,目前已有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问世,但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只有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才能更有效。

三、糖尿病发病原因
1、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公元400年-500年《皇帝内经》在解释消渴病何以得知时曾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目前已公认肥胖是糖尿病一个重要发病原因,国内外调查材料都一致认为,当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饮食增多了,体力活动减少了,人体肥胖了,糖尿病也随之增多了,由于肥胖脂肪组织的增多,高血脂也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2、精神神经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我国自古就有关于精神因素和消渴病关系的记载。

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的压力以及突然发生的创伤等,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增加,胰岛α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都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

此外糖尿病与遗传与与饮酒与服药之间的关系不再一一陈述,当然在遗传方面现代医学有了很大的进展。

四、关于糖尿病症状
中国历代对消渴病的症状有大量记载,如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也一斗,消渴饮水不止,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饮食过人而不觉饱能使尔瘦等等。

与现代医学多吃多喝多尿消瘦是完全一致的。

五、关于糖尿病并发症
1、呼吸系统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结核病是不少的。

中医历代很多医术都有消渴病的记载,例如肺瘘痨咳,肺瘘即系肺结核。

2、眼科并发症糖尿病可以起白内障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代对眼科并发症的记载是很多的,夫消渴者多变盲目疾,或三消久之,则目无所见。

3、泌尿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微血管病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代在消渴病的记载中,把水肿与痈并列,消渴病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

4、糖尿病性下肢坏疽坏疽是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在古代医书中,曾记载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又如一男因服药后作渴,左足大指患疽,色紫不痛,若黑,若紫即不治疗。

5、其他并发症均有记载
六、糖尿病的诊断
古代中国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出依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以外,还需知道尿是甜的,因而亲尝病人小便是常有的事,有时系子女为之。

现在无论中医与西医均采用禁食10小时以上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11.1mmol/L,但是必须得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增高才能诊断糖尿病,例如嗜鉻细胞瘤、急性胰腺炎等。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HbA1c≥6.5%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标准
七、关于糖尿病治疗
1、饮食疗法:在西方国家中,糖尿病饮食管制从1796年开始直到现在,虽其原则与内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原始的饮食治疗已将有了很大的区别,但饮食治疗仍视为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

在古代中国不仅知道对消渴病人要限制碳水化合物,而且还知道避免食之过饱即饮酒的重要性,他们把这些看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体育疗法:多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许多益处,已经是举世公认,中国古代对体力活动早就给与很大的注意,华佗曾经说过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动并不能生,古书中说消渴病人应当先行120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3.精神疗法记载很多不再详述
八、关于糖尿病药物治疗
中国历代医书中,有着大量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这些中药有治疗糖尿病本身的,有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何止千万,有方剂,有丸剂,有散药,总之有着丰富的临床积累。

西药治疗糖尿病本身,注射的有胰岛素,口服的有降糖药①促泌剂①双胍类③α-糖苷酶抑制剂④胰岛素增敏剂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辨证论治即望、闻、问、切四诊参为宗旨,根据现代的中药研究有些中药有明显的降糖效果。

与胰岛素相比中药降糖作用比较温和,病人不会发生低血糖,但对改善胰岛功能疗效卓著。

中药适合治疗2型糖尿病中轻中型病人,或糖尿病前期的病人,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效果明显。

西药适合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重型病人,对并发症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好,例如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等。

可以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用汤药降低尿蛋白,泡脚改善脚麻木,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

总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只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病人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