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例如,先天盲的人是没法成为画家的;先天聋的人是没法成为音乐家的。
关于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早期最有影响的是英国学者高尔顿进行的研究。
高尔顿用的是谱系调查的方法,他选了977位名人,考察了他们的谱系,再与普通人家来比。
结果发现,名人组中,父辈是名人的子辈中的名人也多;普通人组中,父辈没名人,子辈中只有一个名人。
他根据一系列这样的研究得出结论说遗传是能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种研究的漏洞就在于谱系只说明了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但没法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利用双生子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相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可以看做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不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则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
可以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能力上的差异,来计算在能力发展上遗传力作用的大小。
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某些地区用这种方法对遗传力所做的估计,其数值大约在0.35--0.65之间。
这一结果说明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的。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利用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关系,来研究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因为养子进入收养家庭就等于换了一个环境,长大后的养子与生父母、养父母,及其在原来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能力发展上的相关与差别,说明了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研究表明,遗传潜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能力发展会有不同的情况。
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
例如,在环境差的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发展可能只有50胃创;而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他们的智商可能发展到1肋左右。
遗传潜势差的人,他的
遗传条件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比较小。
环境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条件、儿童的家庭、所在的学校,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儿童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是营养。
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出生前后如果缺乏营养,必将影响身体器官和脑的发育,也必将影响智力的正常发展。
疾病和药物也是影响儿童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仅是儿童本身的疾病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母亲怀孕期间患病和服用药物,也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损害。
环境因素还包括环境的刺激,如母亲对孩子的科学的哺育和爱抚,家人和其他人,特别是母亲与孩子的交往,适宜的玩具和丰富变化的环境等都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的环境影响更为重要,脱离人类社会,在动物哺养下长大的孩子,即使回到人类社会,其智力发展也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发展儿童的能力,培养他的健全的人格。
外界的条件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才发生作用的,因此,儿童的个性,他的意志品质,他对知识的兴趣以及他的主观努力都会影响到他的能力的发展。
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