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


产品差异化策略
服务差异化 产品主体差异化
促销差异化
产品差 异化策略
品牌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
电影院线寡占市场结构下的差异化: 电影院线市场的潜在竞争是比较强烈的,为 了避免同质性带来的价格战并获得更高的利润水 平,采取更多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是保证电影院线 在其市场空间上拥有相对的垄断势力,实现消费 者忠实性,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指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是原有企业持 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度的因素。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上,产品可能是标准化的也可能是 具有差异的。对电影院线来说,其核心产品与服务——电影放 映,本身没有差异化,不同院线的影院在同一档期放映同一部 电影,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具有极强替代性的。对融发行和放映 于一体的中国电影院线来说,尽管规模经济、关键要素投入和 政府相关政策能够形成产业进入壁垒,但总体而言,这一领域 的进入壁垒并不是非常之高。
一级价 格歧视
企业把消费者分为有不同需求曲线的两个或更多组, 并将同一商品按不同价格向不同组的消费者销售。
中国电影行业的价格歧视
(1)时间价格歧视,通常新产品都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发 布,然后逐渐降价,目的是先占取高消费者的剩余,然后 攫取低消费者的剩余; (2)高峰价格歧视,在周末节假日需求的高峰时间定高 价,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更大,在工作日需求相对较少时定低价或以打折方式吸引 消费者; (3)两部收费,这一定价方法针对影迷群体,培养优惠 顾客。消费者办一张电影票VIP卡,先付一个“入门费” (比如半年或一年的固定次数观影费用) ,超过部分可 以实行打折措施对新增加的观影实行“会员优惠” 。
中国大电影产业
1、1905-1931(艰难的拓荒期):在将近30年的时间 里,中国电影从放映外国影片起步到开始摄制自己的影 片,从寄生于外国资本到开始自己独立自主地制片,经 历了痛苦的蜕变。
2、1931-1949(走向成熟期):在观念方面,突破早 年的“影戏”说,使电影更趋电影化,并将早先着重娱 乐、经营的思想转向电影与时代、现实的结合,使中国 电影与新文艺合流,表现出厚重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华谊兄弟的差异化竞争:
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的商业模式是华谊兄弟在国内 业界频频取得成功的法宝。另外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 广和发行上也有大笔投入。同时,在运做的每一个环节上,华 谊都在力求从三个方面做到专业化: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 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是技术先导。 海外发行——在中国电影界,华谊兄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人,电影《大腕》是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这种合 作方式给华谊兄弟带来巨大的利益 ,除了票房收益外,影片 发行的海外渠道是华谊兄弟得到的最大硕果。 与其他的独立制片人不同,华谊兄弟拥有自己的旗下的演 员,这得益于华谊兄弟围绕影视制作投资拥有运营权成立的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公司”,该公司专门运作和推行影视经纪 人制度。
《摄制电影许可证》《发行电影许可 证》
成本壁垒:
从相关法令法规来看,电影行业的准入注册资金如下: 电影制作企业:中资合资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100万;中外合资企 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00万。 电影技术企业: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 500万。 电影发行企业:中资合资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0万。 电影放映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投资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600万。 就放映领域来看,现在国际流行的新型影院已不再是简单的欣 赏影片的场所,而更多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视听等一系列服务于 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影城,各种先进的设备及其配套设施使得投资 成倍地增加。据估计,投资新建或改造时下流行的新型影院,每一视行为, 包括一级价格歧 视、二级价格歧 视、三级价格歧 视
3
价格协调行为, 如卡特尔等
企业不仅对每一位顾客,而且对他们购买的每 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该价格等于每 位顾客愿意为其购买的每一产品所支付的最高 价格。
三级价 格歧视
二级价 格歧视
是指企业将同一产品(或服务)划 分为不同消费量的“区段”,并对 不同区段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
1、绝对集中度(CRn)指标的测定
(1)行业集中度指标concentration ratio,也叫绝对集中度指标,是 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指标。 (2)通常指行业内在规模上处于前n位的企业的有关部门数值(产值、 产量、销售量、职工人数等)的累计数量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用公式表示:
X——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 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产业内的企业数。
计算所得的 HHI 指数通常比较小,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乘以
10000。
从院线票房具体排名看,万达院线继续保持 行业龙头地位,前三甲院线优势较为稳固。根据 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的数据,2012年电影票房 收入前三名院线依次为:万达院线24.56亿元、 上海联和院线16.50亿元、中影星美院线16.20亿 元。三大院线票房合集57.27亿元,占全国票房 的33.54%。从绝对集中度和HHI指数的测算结果 来看,中国的市场集中度高,属于典型的垄竞争 市场。
中国电影产业SCP 范式分析
广西科技大学课程演示
邓志
主要内容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绪论
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为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绩效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总结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绪论
按照传统的定义,电影行 业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了电 影制作和电影发行放映这两个 子行业
事实上,现代市场情境 下的电影经济早已超越票房 经济,电影产业链和衍生产 品的发展已经使得大电影产 业已形成。
CRn Xi / Xi
i 1 i 1
CRn——产业中规模最大原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 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 n——产业内选取的企业数 N——产业内的企业总数
n
N
2、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标的测定
CRn指标未能说明全部市场的产业集中度信息,以及整个 市场的规模分布状况,而赫芬达尔指数不受企业规模和数量 的影响,也不会出现CRn取值的主观性,其计算公式为:
市场结构
市场集 中度 产品差 异化 进入 壁垒
1、CRn 2、H.H.I
价格差 异、品 牌差异 等等
政策法 规、成 本壁垒
一、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指企业在数量、 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等方面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 决定的竞争形式总和 ,其实质是反映了市 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影响市场结构的主 要因素有三个 ,分别是市场集中度、 产 品差别化和进入、退出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在特定的市场中 , 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 指标 ,直接反映了市场的垄断或竞争程度。
一般用该产业主要的、最大的企业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 比重来表示。
以北京的电影产业为例: 截至2013年,北京影院已有433 家,银幕2505块,全年北京电影观众 达5458.9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 长36.7%,票房收入7.25亿元, 比前年同期增长43.8%。
序号 1 2 3 院线名称 北京万达 上海联和 中影星美 票房收入 245600 165035 162024
4 5 6 7 8 9 10
中影南方 金逸珠江 广东大地 北京新影 浙江时代 四川太平洋 浙江横店
132629 117513 110538 82596 71613 60315 56768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 指标,包括:绝对集中度指标(CRn)、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数(H.H.I)等 (二)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包括: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三)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 (四)反映共谋潜力的指标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 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 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或者说是企业为实现 其既定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调整 行为。企业行为大体可以分成价格竞争手 段和非价格竞争手段。
价格竞争手段: 企业定价行为的内容
1
非合作策略性定 价行为,包括阻 止进入定价行为 、驱逐对手定价 行为等;
5、1979-1989(在探索中前进):十年动乱结束后 , 中国电影也由此步入了自觉时代。电影艺术家们也开始 解放思想,挣脱了长期束缚他们创作的“左”的枷锁, 将中国电影的发展推向了第二个高潮。
6、1990—现在( 蓬勃发展):进入90年代,中国电影呈 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
2010年,在政府相关 利好政策出台以及经济 环境良好的大背景下, 中国电影市场加速增长, 3D以及IMAX技术的迅速 普及,使2010年的中国 电影在高速增长中呈现 出良好的态势并且中国 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 人民币。
进入壁垒的一般分类
结构性 进入壁垒 策略性 进入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产品差异化;建立可置信威胁;维持过剩的生产能 力
法律或制 度进入壁 垒
由政府故意或不经意设置,包括专利权和著作权;政 府特许经营
政策法规壁垒:
随着中国履行WTO成员国义务的过程和电影行业市场化的改革 进程,中国政府已经且正在不断地放宽电影行业的准入政策,这在 近几年的政策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外资,政策允许外资参股 与境内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允许 外资公司参股经营改造电影制片、放映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允许 外资以合资方式改造和建设电影院,并可控股与经营,在七个试点 城市外资比例最高可达75%。在电影发放方面更加放宽,只要获得 了许可的电影行业各环节各企业,都依《电影管理条例》享有与现 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3、1949-1966 (在曲折中求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到 新中国17年,既经历过艰难的曲折,又在曲折中坚韧地 前进,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良成就。一大批优秀的导 演和表演艺术家的崛起,及其各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 造,将中国影坛点缀得摇曳多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