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形式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形式

2014 年 1 月, 教务部公布了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 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 3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规程》 对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成、 职责及运行等重要问题分别作 了规定。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国 家规范, 首次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的 最高学术机构定位。
52-53. 编辑 李少华
!!!!!!!!!!!!!!!!!!!!!!!!!!!!!!!!!!!!!!!!!!!!!
(上接第 203 页)
活动多、爱说话、较容易口渴,哪些宝宝不太说话、出汗少、 不太容易口渴, 我们便会分情况让有个体差异的宝宝随渴 随喝。 现在看到宝宝们都自己喊道:“我要喝水! ”然后排队 去喝水的情景,虽然队伍还排不像,但有了自己要喝水和排 队喝水的意识,我们心里就特别开心,因为从“要我喝水”到 “我要喝水”确实是不容易的。 2.4 表扬奖励,进一步培养习惯
2 现阶段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
对于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设置, 各高校的章程中有 不同的规定,总体而言,主要涉及到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 术委员会、院系学术委员会和专门学术委员会。 校学术委员 会为学校最高的学术审议机构; 学部学术委员会为相关学
科领域的院系、研究所、中心等共同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 院系学术委员会是院系或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单位共同组成 的学术审议机构; 专门委员会主要是指校学术委员会根据 工作的实际需要下设的一些专门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 通 过对多所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分析, 可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结 构形式: 2.1 校学术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其他
作者简介:蔡芸(19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学历,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科员,研究方向为学科建设。 204
总第 278 期 2014 年 5 月(中)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78 May 2014(B)
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常设或临时性的评议组、 评审组和专题组”(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 2.5 模式五: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各院 (系)学术委员会(基层学术委员会)
高校可根据学校学科数量,院系数量,在任教师等实际 情况,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管理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正确 的在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立多个学术委员会有利于突出学术 委员会的核心和权利地位, 明确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 内容,可以调动学术委员参与学术决策的积极性,进一步彰 显高校学术权力,充分落实教授治学的举措。
教育管理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
蔡 芸 李春燕
(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江苏·南京 210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14-0204-02
摘 要 随着学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高校逐渐开始重视 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各高校学术委 员会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及代表院校, 并提出设立正确组 织机构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术委员会 组织机构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orms of China's University A- cademic Committee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 Cai Yun,Li Chunyan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academic research,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gradually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orms of university academic committee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proper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academic committee;organizations
1 学术委员会发展的现状
2010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充分发挥学术 委员会在学科建设、 学术评价、 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 制”。 ①
虽然很多高校设立了学术委员会, 但学术委员会并没 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学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逐 渐开始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比如复旦大学在 2011 年 3 月正式出台了《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且正式成立了 学术委员会,距上一届学术委员会长达 10 年。
复练习,形成习惯后,教师再组织别的幼儿来“欣赏”,使幼 儿对自己产生自豪感。
3 家长的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 长期以来,幼 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 是家 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殊不知,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 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这项工作应是家长 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所以 吃饭、入厕、穿脱衣服大人都帮忙,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幼 儿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 缓。 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与家长 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
《规程》 中第十一条提到:“学术委员会可以就学科建 设、教师聘任、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事项设立若 干专门委员会,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应当根据需 要,在院系(学部)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设置学术分委员 会,也可以委托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相应职责。 ”②对于学术委 员会的组织结构形式,教育部没有强制要求,各高校可根据 需要设置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形式。
注释 ① 新华B/OL].
/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②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EB/OL]./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402/xxgk_163994.html.
2)重要的榜样示范。 我们会对正确洗手而且洗手快的 宝宝进行表扬:“某某宝贝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洗得又快 又干净! 其他宝宝要向他学习噢! ”然后在洗手前先朗诵洗 手童谣再进盥洗室洗手,我们请被表扬的幼儿先做示范,其 他幼儿“欣赏”后,使其产生“我要学”的心理,然后要求幼儿 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边朗诵童谣边洗手,每天洗手时坚持反
代表学校:山东大学、湖南大学。 这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即校学术委员会 下设专门委员会和学部委员会, 学部委员会又下设院系学 术委员会。 如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一方面在校学 术委员会下设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 信息科学、医学科学等 6 个学部学术委员会;另一方面又设 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术纪律检查委员会等若干专门委 员会;同时又设立了基层单位学术委员会。
3 设立正确组织机构的重要性
一所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简单的包括校学术委员会、院 学术委员会两级,复杂的可包含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术委 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多种形式。 如何理清不 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对组织职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校学术委员会是一个核心的具有指导作用的学术委员 会,高校的学术事务复杂,包括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专业调 整、重点学科专业申报、自主科研项目管理、人才引进、论文 奖励标准等众多学术事务。 横向上,可设立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学术道德与纪律监督等有职 能分工且方便日常管理的专门委员会, 处理相关的学术事 务;纵向上,可设立学部学术委员会、学院学术委员会、系学 术委员会等,分管各个部门相关的学术事务。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不能像中大班幼儿 一样自己遵守各项生活常规。 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发 展特点,在幼儿生活习惯养成中通过“榜样示范、表扬奖励” 进一步进行培养。
1)适当的表扬奖励。 刚开学的半个月,我们会从宝宝一 天的表现中挑选宝宝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表扬,比如: “某某宝宝,今天你都没有小便尿在身上,表现很好噢! ”在 表扬之后在每个宝宝的身上都贴上一个小五角星进行鼓 励。 小班的幼儿受到表扬奖励后,都会十分开心,这种鼓励 方式让幼儿渐渐形成“我表现好的话老师就会表扬奖励我, 那我以后每天都要好好表现”的心理。 半个月过后,我们还 是会进行适当的表扬, 但奖励开始逐渐减少。 先是在一天 中,不是只有一个方面或部分方面表现好,而是所有生活习 惯都较好的宝宝进行奖励, 后来慢慢变成一周表现都好的 才奖励一个大苹果。 如果天天都奖励的话,幼儿的兴趣反而 会减少。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学科专业规模扩大,中国大学在探 索“学院制”的进程中,二级实体学院的数量剧增,设置数普
遍在 20 个以上,不少学校在 30 个左右,少数学校甚至在 40 个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学院制 已成为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瓶颈, 故而我国部分高校也在 推行或酝酿学部制改革。 学部制度的建立为整合优质资源,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有益尝试, 同时也是进一步彰 显高校学术权力,落实教授治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艾飞飞.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建及其运行— ——基于学术委
员会章程文本的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2:22-28. [2] 刘婷.浅谈设立高校学部制对高校学术权力的提升作用[J].教育
研究,2011(180). [3] 成建宇.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职能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代表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这种组织结构较简单,仅设立校学术委员会、院级学术 委员会,没有针对具体情况设置专门委员会,但是可以根据 需要设置临时的小组。 一般情况下,院(系)学术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指 导下开展工作,一般是由院(系、所、中心等)主要负责人和 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负责院级学术事项和学术活动。 涉及到 不同学院、不同领域的时,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小组(分委 会、评议组、评审组和专题组),代表校学术委员会处理相关 的学术问题。 2.2 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 代表学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青岛大学。 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部学术委员会, 学部学术委员会 又下设院系学术委员会。 这种组织结构下,校学术委员会指 导学部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 学部委员会则是根据相关 学科领域设立。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都是这种形式,只是 每个学校根据学科领域设立的学部名称和数量不同。 2.3 校学术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基层学术委员 会)、专门学术委员会 代表学校: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 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各高校会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比如学科专业、 职务职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成立若干个专 门委员会。 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中指出:“校 学术委员会内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 作、学术道德与纪律监督四个专门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受校 学术委员会委托,咨询、评议、审议相关学术事项,重大事项 经专门委员会讨论后提交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 ”上海交 通大学也指出:“学术委员会下设教师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 会等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及各学院(学科)学术委员会。 各专 门委员会对相关学术事务拥有终审权。 ” 校学术委员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和院级学术委员会,专 门委员会和院级学术委员会各司其职,没有直接关系。 2.4 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其他 代表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这种组织结构也较简单, 专门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 指导下开展工作, 除了校学术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外,“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