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盘剪工艺

圆盘剪工艺


第一节 圆盘剪概述
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拉剪和动力剪。拉剪即剪 刃转动没有传动装置,由其他拉力辊等设备将带 材拉过圆盘剪进行剪切。动力剪即有独立的电机 作为动力源自主运转,有的动力剪亦可做拉剪用, 在传动系统中应装有离合器。 圆盘剪的主要结构参数有:圆盘剪刃的几何尺寸 (外径、厚度)、剪切速度、咬入角、重合量和 侧向间隙等。 圆盘剪一般被放置于机组的中部,我厂各线都将 圆盘剪放置于纠偏辊后。圆盘剪是机组中关键设 备之一,用于剪切带钢的宽度,剪切质量的好坏 决定了带钢的边部质量。
第二节 圆盘剪基本参数
– 剪刃直径:Φ407mm
• 剪刃厚度:45mm • 刀轴轴向串动间隙:
≤0.01mm • 刀盘端面跳动:
≤0.015mm • 刀盘径向跳动:
≤0.01mm 剪刃侧间隙 剪刃重叠量
• 带钢厚度:2.0---3.5mm • 带钢宽度:1010mm • 最高工作速度:
180m/min、250m/min • 切边宽度:5—20mm • 机架开口度调节范围:
– 2 圆盘剪前后设备对边部质量的影响
– 圆盘剪前后设备的配置主要是确保剪切时具备 正常的工作条件,例如,稳定带钢的张力,保 证切边质量,杜绝断丝、拉边现象的产生。圆 盘剪前后的设备一般包括前夹送辊、稳定辊、 去毛刺辊和后夹送辊等装置。
侧间隙、重合量的设定
– 实际上要保证上下刀片及刀片平面与机组中性 线的绝对平行是不可能的,为了弥补这些偏差, 获得界限分明、端面平滑的边部质量,可采将 间隙适当放大的方法来进行调整,对剪切中等 强度的钢带可按如下检验公式对剪刃的参数进 行确定,对剪刃IF等超深冲钢带应当把间歇适 当的减小、重叠量适当的加大。
– 经验公式:
– 侧隙△=h/9
– 重叠量C=0.85-0.2h

刀片
随时观察刀片的磨损情况,发现断口有异样现象,应立即对设备 及刀具进行检查,如果刀具有轻微磨损,用油石对刀口进行手工修整, 可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如发现刀具确是需要整体修磨,应立即 换下修复,以免因刀口变钝,受剪切力变大所引起的刀具崩刃现象
700mm—1900mm • 侧隙和重叠量调整范围
• 压靠盘的直径和厚度等
第三节 圆盘剪传动原理
• 圆盘剪主要由剪刃传动系统、重合量调整系统、 侧间隙调整系统和宽度调节系统四部分组成。 剪刃传动系统使圆盘剪刃实现相对等速运动, 即上下两剪刃等速转动;重合量调整系统可完 成重叠量的变化,根据厚度的变化来调整重合 量值;侧向间隙调整系统实现两剪刃间侧间隙 的变化,也是板厚决定的;宽度调节系统实现 剪切不同宽度带钢时剪轴箱的距离变化,完成 剪刃对钢板的剪切。 一、圆盘剪传动原理 1、圆盘剪为被动拉剪。传动装置由交流电机、 电磁离合器等组成,穿带时,动力由电机经电 磁离合器带动刀轴转动,对带材进行剪切。机 组联动时,电磁离合器自动打开,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示意图
剪切变形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正常剪切断口由压陷面、剪切面、脆 性断裂面组成,并且在断裂面根部形成毛刺,如图所 示。
压陷面是剪切开始前钢带产生塑性变形形成的;剪切 面是金属材料从剪刃压人剪切阶段直至裂缝开始产生 时形成的,即剪刃压人材料的内部,材料与剪刃侧面 相接触同时被挤光的平面,因此断面比较光滑,正常
第六节 剪切经验、相关知识
1、为了使已切掉板边的钢板在出圆盘剪时能够 保持水平位置,而切下边则向下弯曲,在设计时 可将上刀片轴相对下刀片轴移动一个不大的距离, 或者使用上刀片直径比下刀片小些的剪刃,此时, 被剪掉的板边将剧烈地向下弯曲,不易窜边。 (只适合磨削外圆的剪刃)
2、确定侧向间隙时,要考虑被切钢板的厚度和强 度,侧向间隙过大,剪切时钢板会产生撕裂现象, 侧向间隙过小,又会导致设备超载、刀刃磨损快, 切边发亮和毛边过多。
第五节 圆盘剪刃重合量和侧向间隙的调整
• 三、 剪刃间隙的确定方法: 在上下剪刃重合量叠加后,用塞尺(薄厚按目测估
计值选定)沿作业方向竖立着塞入上下剪刃间缝隙, 用以确定剪刃间隙,以塞尺较费力通过缝隙为好。4# 剪要将测得数值输入计算机内进行侧间隙标定。纵剪 侧间隙不对时,通过调整隔套及间隙调整垫来保证侧 间隙值。 四、 剪刃重合量的确定方法: 在上下剪刃重合量稍微分开后,用塞尺(选用尺身较 硬直的1mm为好)沿剪轴轴向左右移动平铺着塞入上 下剪刃间缝隙。如不能通过证明重合量小于1mm,应 做放大处理,反之做缩小处理。当1mm的塞尺正好通 过此缝隙时,此时上下剪刃间距为1mm,以此为依据 调整重合量压下。4#剪将测得数值输入计算机内进行 重合量标定。2#、3#及纵剪按压下行程经计算进行调 整。
影响带钢边部质量的因素
1圆盘剪是对钢带的边部进行剪切以去除带钢边 浪及裂边等缺陷的设备。圆盘剪中与带钢切边 质量关系密切的因素主要有刀盘、压环、剪刃 间隙量和剪刃重叠量。
1.1 刀片和压环
– 圆盘剪刀片是控制边部质量最直接的零件,其 材质和热处理由带钢产品的材质所决定。刀片 表面硬度均匀性和尺寸精度对带钢边部质量的 影响最大。若剪切面硬度不均匀,在使用一段 时间后会造成带钢出现边浪,严重的还会崩刀, 造成产品成材率下降。压环包括上压环和下压 环。上压环一般为橡胶压环,下压环采用橡胶 或钢质压环。根据带材的厚度情况,上压
第六节 剪切经验、相关知识
• 3、剪切速度要根据生产率、被切钢板厚度、机械 性能来确定。剪切速度太大,会影响剪切质量, 太小又会影响生产率。 4、下胶套的直径应大于剪刃的直径1-2mm,上 胶套直径应小于剪刃直径2-3mm来配置使用。 5、带钢的剪切基理:压入金属、金属滑移两部分。 6、轴向窜动(剪轴、刃套):影响侧间隙调整的 精确性。 端面跳动(剪轴、刃套):影响侧间隙调整的精 确性。 径向跳动(剪轴、刃套):影响重合量调整的精 确性。
第五节 圆盘剪刃重合量 和侧向间隙的调整
侧间隙和重叠量定义(见图3)
切边质量判定标准
• 切断面约占带钢厚度的1/5~1/3;切断面与断裂
剪切面变分形界的线过连程续、平直;整个剪切面平整光滑、无
缺口、无大的毛刺。 • 带钢的剪切变形包含了带钢的弹性变形、塑性变
形、裂纹扩展、材料断裂等过程。在弹性变形阶 段,上下刀刃挤压带钢,使带钢产生弹性压扁并 略有弯曲;而后随着刃口距离的不断靠近,板带 达到屈服极限,金属内部发生塑性变形,得到光 亮的切断层断面;剪切继续进行,在刃口处产生 应力集中并诱发微小裂纹产生,上下裂纹迅速扩 展、重合,带钢断开,剪切过程完成。
第五节 圆盘剪刃重合量和侧向间隙的调整
• 一、 重合量的调整原则: 重合量应为被剪切带钢板厚的1/3---1/2取值调整。 重叠量应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以减少剪刃平面 的磨损,但它也必须足够大,以保持剪边质量。 在特殊操作条件下,要找出折中方法。 二、 侧向间隙调整原则: 在正常条件下,我们建议侧向间隙相当于带钢厚 度的大约7.5%至10%。然而根据材料和其它条件 的变化,要相应作出改变。 根据带钢材料确定的剪切间隙如下: 钢质较软材质,取侧向间隙为带钢厚度的5%--10%。 钢质较硬材质,(号钢、高合金钢)取侧向间隙 为带钢厚度的10%---20%。 对于较薄的,强度值较低的带钢,用较低的值。
影响带钢边部质量的因素
– 一种典型的侧隙调节机构是采用楔形块结构, 通过齿轮电机旋转滚珠丝杠,驱动楔形块在直 线导轨上运动,从而拉着偏心套内的游套带动 上刀轴实现轴向移动。
– 1.3 剪刃重叠量
– 剪刃重叠量的设定与带钢的厚度、材质及刀具 强度和硬度有关。重叠量主要通过影响带钢的 咬入角进而影响剪切力。
剪切变形的过程
条件下,剪切面宽度是钢带壁厚的1/5—1/3;断 裂面是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由于裂缝不断扩展直至上 下裂缝重合而形成的,断面比较粗糙;毛刺是剪切过 程中剪切面和断裂面凸出部分和钢带角部被挤出形成 的。
剪切变形的过程
纵剪钢带边缘的质量是由被纵剪钢带的材质、壁厚及力学性能,圆 盘剪剪刃力学性能和外形尺寸,圆盘剪工作时的侧间隙、重合量 的设定以及剪刃是主动还是被动等因素决定的。如果剪切条件设 定不当,剪切断口即钢带边缘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第三节 圆盘剪传动原理
• 2、重合量传动部分:电机输出的动力传到压 下机构上,由蜗母减速机分别传到操作侧、传承座, 实现压下调整即重合量调整。 3、开口度及侧间隙调整部分:由交流电机经 过减速机带动底座上的滚珠丝杠转动,因螺母 固定于机体上,从而使左右机体沿底座上的滑 道对称打开或闭合使圆盘剪的开口度调整到需 要值。开口度由电动自动调节,光电编码器检 测,屏幕数字显示,两机架通过直线导轨与底 座连接,剪刃侧间隙电动自动调节,屏幕数字 显示。
影响带钢边部质量的因素
环的外径应适当小于刀片直径,下压环反之。 压环在切边过程中对带钢起支撑作用并可以避 免下刀片在带材表面产生压迹,保障成品带钢 的表面质量。此外,在剪切过程中,压环可有 效减小刀片的侧向推力。
– 1.2 剪刃侧隙量
– 剪刃侧隙量是影响带钢剪切质量最重要的因 素之一。实践表明,与重叠量相比较,侧隙量 对边部质量的影响更大。侧间隙调整主要是为 了减少剪切毛刺、浪边等质量缺陷以及降低机 械过载,其大小是由带材的物理性能和厚度决 定的。
第四节 圆盘剪剪刃的更换
• 一、 拆装过程: 拆除压紧螺栓,以消除压紧装置对剪刃的压紧力,然后 用手从剪刃轴上拆下压盖(或液压螺母、备母),依次 拆出垫片环、胶套、隔环、剪刃。安装时顺序与之相反。 最后将螺栓(或液压螺母)拧紧,使剪刃和备环之间的 间隙消除,并能获得足够的压紧力。 二、 注意事项: 各部件安装时,要保持表面清洁,不能有遗留物,要保 证剪切轴表面的清洁(特别是剪轴端面)。剪刃安装时, 要确认剪刃内孔与剪切轴的配合是否良好,不能太紧和 太松,可用皮锤或铜锤轻击,如阻力过大要检查剪刃是 否上正,不许用力打击,要拆下重新安装,最好在剪切 轴表面涂抹少量干净的润滑油(防锈油),锁紧剪刃时 要保证锁紧良好。 纵剪的各胶套和隔套一定要保证精度,拆装时要轻拿轻 放,防止端面磕碰,安装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