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及检测

纺织材料及检测

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涤纶、腈纶和锦纶。

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纶,保形性最好的是涤纶,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锦纶,耐光性最好的是腈纶,耐光性最差的是锦纶;保暖性最好的是腈纶,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涤纶;腈纶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锦纶。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生长期包括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时期。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形,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天然转曲。

棉主要性能包括长度、线密度、吸湿性、强伸性、化学稳定性和成熟度。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

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有天然卷曲。

4.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5.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型制品。

6.标准状态指的是温度为20±3C0,相对湿度为65±3%。

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它与实际回潮率接近。

7.纺织天然纤维主要有棉、麻、丝、毛等纤维。

8.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

细胞壁愈厚,成熟愈好。

9.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的统称。

包括茎纤维和叶纤维。

其中亚麻是茎纤维,剑麻是叶纤维,苎麻属于茎纤维。

10.羊毛是由许多细胞集构成,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主要部分的皮质层;在毛干中心不透明毛髓组成的髓质层。

11.再生纤维是采用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与机械方法而再生制得的。

再生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2.在常用的合成纤维中,维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强,丙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差,锦纶纤维最耐磨,丙纶纤维最轻,氨纶纤维的弹性最好,涤纶最为常用。

13.棉、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它们较耐碱;毛、丝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它们较耐酸。

14.涤纶、棉、麻按吸湿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麻、棉、涤纶。

15.山羊绒、棉、丝、麻四种纤维材料中,特别适宜做冬季面料的是棉和山羊绒,手感特别粗硬的是麻,手感特别爽滑的是丝,价格最贵的是山羊绒。

16.纺织纤维按来源分。

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17.缩绒性是羊毛的独特性能。

18.随着回潮率的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提高、降低)。

19.天然纤维素纤维比较耐碱而不耐酸。

20.某种常规化纤吸湿性很强,但吸湿后强度显著下降,湿强约为干强的50%,这种纤维名称为粘胶纤维。

21.腈纶又有合成羊毛之称,维纶又有合成棉花之称。

22.锦纶的最大优点是耐磨性,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和高弹性。

23.天然纤维素纤维包括棉、麻两大类。

24.羊毛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呈鳞片覆盖的圆柱体特征。

25.合成棉花是指维纶纤维,粘胶纤维根据长短不同分别具有人造棉、丝、毛之称。

氯纶纤维具有防治关节炎的效果,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

26.表示纤维线密度间接指标有特克斯、旦尼尔、支数。

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是纺织材料、空气和水组成的混合体的导热系数。

大多数热塑性纤维受热温度提高时,将相继出现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两个转变点即玻璃化温度、粘流温度。

天然纤维素纤维比较耐碱(酸、碱)而不耐酸,天然蛋白质纤维比较耐酸而不耐碱。

27.纺织材料是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成品的统称。

28.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纤维涤纶、锦纶、腈纶。

常见纤维中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纶,吸湿性最好的是羊毛,弹性最好的是氨纶。

29.大多数热塑性纤维受热温度提高,相继出现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

出现两个转变温度玻璃化温度、粘流温度。

30.目前常采用的捻度测试方法退捻法和解捻加捻法两种。

31.棉纱的实测缕纱强力要根据实验室温度、试样回潮率和缕纱中单纱根数进行修正。

32.纤维素纤维与腈纶是易燃烧的,燃烧迅速;羊毛、蚕丝、锦纶、维纶等是可燃的,容易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芳纶、聚乙烯醇-氯乙烯共聚纤维(维氯纶)等是难燃的,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离开火源后自行熄灭。

33.影响纺织材料介电系数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种类、回潮率、频率和温度等。

34.当两种纱线粗细不同时,用捻系数比较加捻程度的大小。

35.在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蚕丝;合成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丙纶。

36.纺织材料、空气、水这三种物质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为:水>纺织材料>空气。

37.织物上的静电衰减到原始数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电荷半衰期。

38.锦纶、涤纶、腈纶这三种纤维,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涤纶。

39.比较下列纱线的粗细:4tex比20tex 细 ; 纯棉21s比纯棉21 tex 粗 ;20N比20tex 粗 ; 纯棉50s/2纯棉10×2tex 细;40.影响纺织材料热定型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时间。

41.纺织纤维的拉伸变形有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42.纺织纤维静电现象严重与否,与纤维摩擦后的带电量以及静电衰减速度有关。

43.单纱公制支数为48支,用两根单纱合并加捻为股线,则股线支数的表示形式为 48s/2 。

44.150D表示9000米长的长丝有 150 克公定重量。

45.加捻后纤维倾斜,使纱的长度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捻缩。

46.表示纺织材料坚韧性的指标有断裂功或断裂比功。

47.50%涤纶、25%锦纶、25%粘胶的混纺纱命名为涤/锦/粘(50/25/25)。

48.用两根18tex单纱合并为股线时,则股线的特数表示形式为 18tex×2 。

49.当纱线的重量偏差为负值时,表示纱线实际与设计相比偏小。

50.化纤纱热定型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捻度。

51.纺织材料的介电系数比空气介电系数约大 2-5 倍,52.纤维双折射等于零时,表示该纤维在光学性质方面具有各向同性。

1、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

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2、丝光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中处理,纤维横向膨化,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

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纤维强力。

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3、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4、初始模量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时对应的强力。

5、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6、纱线毛羽:加捻成纱时伸出于纱身外的纤维端或打圈纤维。

7、捻回数: 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8、断裂强度: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9、机织物: 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

10、标准回潮率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这称为公定回潮率。

公定回潮率较接近实际回潮率。

1、什么是羊毛的毡缩性?引起羊毛毡缩性的原因?常见的防缩整理方法有哪些?答: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

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产生原因: (1)纤维本身原因(或称内因)羊毛表皮是鳞片层,由于鳞片存在,使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大于顺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称为定向摩擦效应。

羊毛纤维具有良好的伸长能力、弹性回复性、天然卷曲使纤维易于纠缠。

(2)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穿插。

防缩绒方法:采用化学药剂破坏羊毛鳞片,或涂以树脂使鳞片失去作用,以达到防缩绒的目的。

3、什么是差别化纤维和特种纤维?两者在性能上、形成和应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这类纤维使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

例如,异形纤维、中空纤维、复合纤维、细特纤维等。

差别化纤维主要用于服装及装饰织物。

特种纤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纤维。

特种纤维的结构、功能的获得与应用,涉及高科技和边缘学科,成本高,产量少。

例如,高强纤维、耐高温纤维、耐热纤维、导电纤维等主要用于工业、军事、医疗、环保、宇航等领域。

4、为什么未成熟棉纤维的吸湿性高于成熟棉纤维?细纤维的吸湿性高于粗纤维?棉纤维的吸湿性高于棉纱线?棉和粘胶具有相同的亲水基团,但由于棉的结晶度为70%左右,而粘胶的结晶度仅为30%左右。

结晶度越低,吸湿性越强。

此外,粘胶纤维结构比棉纤维疏松较易吸水,所以粘胶吸湿能力大于棉。

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多,表面吸附能力越强。

成熟度差的原棉比成熟度高的吸湿能力强。

比表面积越大,纤维越小,隙缝空洞越多,吸湿能力越大。

所以细纤维比粗纤维的回潮率高,吸湿能力大。

棉纱中棉纤维间抱和,较棉纤维空隙少,吸湿性不及棉纤维。

7、试述影响纺织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主要因素。

纤维的内部结构:大分子聚合度:纤维的强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聚合度小时,随聚合度的增加纤维强度显著增加,到达一定聚合度后,聚合度对纤维强度的影响不明显或不再增加。

结晶度:纤维的初始模量、密度和屈服点应力都随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分子取向度:纤维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屈服应力都随取向度的增加而增加。

温湿度:一般纤维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

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受温度影响更为敏感。

一般纤维随相对湿度增加强度降低,然而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强度反而增加。

这是由于聚合度、结晶度均高,纤维吸湿后拆开非结晶区链段的结合点,增加同时受力的分子数,使纤维强度增加。

试验条件试样长度:纤维强度随试样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纤维的断裂点总是在最弱处产生。

试样长度越长,出现最弱点的机率越多,所以强度愈低,特别对强度不匀大的天然纤维影响更大。

试样根数:由束纤维试验所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度要比以单纤维试验时所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度为低,束纤维根数越多,两者差异越大,这是由于束纤维中的各根纤维伸直程度、受力情况不同,出现断裂的不同时性和少量纤维滑移所致。

拉伸速度及负荷方式:拉伸速度大,纤维强度偏高。

相关主题